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④近景:(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 面积一半以上) 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小 的物体或者人物表情,提升它的重 要性,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的不同 寻常的意义。
⑤特写;(如人的脸部,非常有利 于展现人物脸部细微变化、刻画人 物心理,具有很强的主观表现力) 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捕捉细微表 情变化,在视觉上有强制性与极端 性,强调细节在影片中的意义。
四、景别的意义
1、暗示、描绘电影空间
2、建立影片与群众、人物之间 的情感距离
3、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 格
五、景别的剪辑规则
1、相邻景别不接
2、不轻易使用两极镜头
3、景别越往全景系列,其画面 时长越长,景别越往特写系列, 画面时长越短。
以全景为主的电影的几种形态: ①客观写实,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主 要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小武》 ②以反映意境为主的电影,景与人的交 织是指唯美主义的交织,突出意境; 《黄土地》、《悲情城市》、《流浪艺 人》[希腊]安格拉·普洛斯; ③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景别划分为两类或三类 全景系列:全景、远景、大全景、大远景、人物 全景 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或) 全景组:远景、全景 中景组:中景、近景 特写组:特写、大特写 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 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造。 1、景别意味着距离 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
二、景深的概念
景深是指通过光学镜头拍摄下的画 面,其影像清晰的纵深范围,即所 表现的分置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 像清晰的空间范围。
决定景深大小的因素: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 大;光圈的 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 的直径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 深越大;
2、分类:
①短焦镜头(广角镜头,Wide angle shot) 在35mm规格的电影摄影机中,焦距小于35mm的是短 焦距镜头,短焦镜头使拍摄空间的范围变大,突出 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夸张了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 间距离感。
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尤其是摄像机 位置距离被摄物体越近,线条的透视 效果就越强烈,变形夸张效果也就越 明显。 画面的色彩还原好,清晰度高。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的运用
A.利用广角镜头具有扩展空间的特点, 可以在近距离表现大场面的景物。
B.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可以 对被摄景物进行多层次的表现,从而 增加了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C.利用广角镜头适宜近距离拍摄的特 点,可以在一些活动场合进行抢摄。
D.利用广角镜头对作横向运动物体速 度反应不灵敏的特点,进行横向移动 摄像机机位,容易使电视画面保特稳 定。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别
一、景别的概念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 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 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 置与空间关系。
二、景别的划分
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 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 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 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 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1、特写组: 特点:A.比较电影化、能创造独特的视觉 形象,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B.消除观众 与人物之间距离,易使人产生认同感、同 情感;C.特写是一组镜头的重点;D.特写 善于表现细节和人物视点
2、中景组: 特点:A.数量最多,常规叙事手法景别; B.全景与特写的过渡;C.同时兼顾景与人, 中庸; 局限性:①人景两难全;②比较难产生感 染力;③难于左右观众注意力、对白、动 作;
作为叙事手段的景别:强调景别的叙事功能 1、景别交代特征 2、景别强调细节
三、景别的功能与特点
①远景:(常用来展示人物所处的环境,强 调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这种镜头常见于史 诗片) 大远景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 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 远景强调空间和人在其中 的距离) 这类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 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画面的叙 事信息比较丰富。全景也可用来塑造 空间环境,有时人物形象是比较明确 而突出的。
③中景:(膝盖以上,常被用来交待 人物对话关系) 既能交代环境,也专注于人物主体的 形体和表情及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 是叙事性非常强的功能景别。
以特写为主的电影:(主观化倾向强) ①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性主 题;《天使艾米丽》 ②需要强烈视觉效果,靠大量特写形成 电影节奏;《战舰波将金》奥德萨阶梯
第二节 焦距与景深
一、焦距
1、概念:又称焦点距离,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至焦 点的距离。根据光学镜头焦距的可调和不可调,分 为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 距的长短,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 头。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 小。
第三节 构图、角度
构图的定义: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摄影画面 中,依据一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要求,将 要表现的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有 机、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一、画面布局的基本因素(结构) 主要因素包括:主体、陪体、前景、后景、 背景等,除了这个几个主要因素之外,还 有画面上的空白部分。
3、全景组: 特点:A.主要表现环境,表现人与 景的关系;B. 创造意境,为故事展 开开创气氛;C.展开群众场面和大 场面一般为高机位; 局限性:①全景长度不能太短,信 息量大;②节奏缓慢,不善于表现 运动;③表现演员的戏有舞台化的 倾向;
电影的景别观念:全景式电影(强 调“环境”和“人”与“环境”的 关系)和特写式电影(强调人的内 心、人性)
②中焦镜头(Medium focal length shot) 又称标准镜头,焦距在35mm— 50mm之间,这种镜头能还原人对空 间的视觉透视感受,空间既不延伸, 也不压缩。
③长焦镜头(Full-length shot)
焦距在50mm-250mm之间的镜头, 这种焦距镜头把空间的纵深感压缩, 前景后景的距离被填平,背景虚化, 看上去后景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 内一样。长焦镜头适合呈现远处的 主题细微状况,也适合让主体从环 境中突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