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命题作文——因为有你

命题作文——因为有你

命题作文“因为有你”写作指导与范文评讲【教学目标】1、理解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2、提高学生习作中能说真话,抒真情的意识,培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一、出示文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60)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奋,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二、写作指导作文特点分析:1.开放性与指向性结合。

题目中的“你”较为宽泛,可以实写“你”为具体的人或“物”,如同学、父母、邻居以及社会上各种人、人与人、一本书、一处风景等;也可以虚写“精神”,如宽容,爱,挫折、一句名言等,还可以写今年四川抗震救灾中的人或事;还可以写古人,发挥新奇浪漫的想像力。

从体裁上看,适合各种体裁(当然诗歌除外),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从立意上说,也比较自由,可以就事物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也可以从个人对集体、个人对一个地方的贡献谈,还可以从精神层面对人的影响上来谈,等等。

但是,题目又不是毫无限制,提示语结尾“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提醒考生本文要想立意深刻,不能仅就事论事,你要在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和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中,谈出你的感悟和情感。

选材可以多样,但要赋予一定的寓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此题命题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2.人文性与时代性结合此题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体现现代意识。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独立意识强,个性比较突出,但合作、参与意识相对要弱一些;而现在又是一个越来越强调合作的时代,不能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要更加突出团队意识。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关系的融洽;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人们对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人的精神追求等时代色彩鲜明的主题均可写作。

再比如,今年初发生的一些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南方的雪灾、尼泊尔的水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全世界高度关注并予以支援,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

3.文学性与创新性结合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既要鼓励自由表达,更要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因为有你”是个意犹未尽的短语,富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发散性非常强,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提示语富有诗意的表达,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拓展了空间,中间的省略号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学生可从类似仿句的练习中得到启发,激发灵感和诗意的的想象。

2008年的中考作文题,积极向上,导向明确,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内容、思维指向宽泛,适合各种体裁的写作,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的需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想像世界,易于动笔,易于表达真情实感。

(1).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对于初中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要多指点他们关心身边的人或事,鼓励他们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指导他们对生活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描述。

(2).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要有文体意识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虽然考试作文一般注明文体不限,但学生要有文体意识,要根据表达需要,文体清晰,尤其是要把握好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

除了写作兴趣与自信、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之外,注重学生写作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注重学生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或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能具体地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感情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从而展现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克服作文“假、大、空”的毛病。

三、【写作指导】本次作文要求写标题作文。

文体限定——记叙文。

题目采用了“材料+标题”的形式。

材料中“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暗示出作文的立意应该健康、积极、乐观,应该避免“因为有你”而更悲观更愁苦的立意选择。

提示语中的“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提示立意最好能有一定的哲理高度。

题目“因为有你”包含了多重信息:“你”可以实指,如同学、父母、邻居以及社会上各种人、人与人、一本书、一处风景等;也可以虚指“精神”,如宽容、爱、挫折、一句名言等,还可以写古人,发挥新奇浪漫的想像力。

“你”在文中要明确,避免含混不清。

“因为”提示出“你”的存在是事件结果的必要条件,前因后果的逻辑性要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要突出“你”与另一方的联系。

“没有你”和“有你”的世界于另一方有多么的不同,最好存在比较。

“有”字的增加是对“你”存在的一种强调,暗示出“你”的作用影响和决定了最终另一方的命运、现实、情感或认知,“你”要成为叙事行文中的一个线索,要充分展现“你”的作用力,不能点到即止。

(罗丽佳老师执笔)(一)、审题立意分析:1.从题目“因为有你”来思考,“你”是第二人称,“因为有你”从修辞上来看应是呼告,呼告是指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

从这个层面来看,文章应是“我”(写作者本人)对“你”(文章的写作对象)的感情诉说,思想沟通,或语言交流,而不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介绍某一个物,叙述某一件事,阐述某一种理。

2.从话题材料上来思考,材料语有二个层次,一具体,一概括。

就具体的方面看,从中得出的思考便是:“你”和“我”是两个互不相同的个体,像“蜜蜂”和“花”,“松柏”和“山”,但是二者又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因为有“你”的存在,才有了“我”的现在,“鲜艳”也好,“巍峨”也好,“宽广”也罢,都在暗示着“你”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应该是正面的形象,是作者着力歌颂、给自己带来巨大改变的东西,换句话说,也就是提示语中的“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就概括的方面看,“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生的太阳……”,实际上是在发散考生的思维,而结尾的省略号更是在提醒考生可写的内容并不止于此。

考生应在前面参照物的基础上,选取最有价值、最有感受的材料,这样才能在广阔的空间写出个性化的东西。

但是空间开放不等于漫无边际,“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写出自己的思考,既是选择材定位的根本,也是文章最终的指向。

(二)、写作思路指引:这篇文章更适合写一篇记叙文,或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当然也可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或托物言志的散文,但无论是哪一种文体,写作过程中都应抓住以下几点:1.“你”到底是谁,文章中必须有明确交代,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2.“你”何以让“我”如此思念、牵挂、动心、感悟?文章中必须重点展开,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3.“你”到底给了“我”哪些“感悟”?是生活中的欢乐,感情上的慰藉,还是成长中的鞭策,思想上的启迪?也就是说“感悟”是什么,文章必须清楚地说明,这是文章主题升华的关键。

4.“你”最好是实指,是一个个体,如果虚指,将“你”泛化,那么最好也要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下,而不能是旁不相干的人、事、物。

(三)、改卷存在问题:(写作时应该避免的)1.泛泛而谈。

叙述事情空洞,没有一个详细具体的事件,也就无从看出“你”对“我”的影响,也就无法写出“我”对“你”的感悟。

2.理解不准。

只看题目“因为有你”,无视其余,忽视作文材料在启发审题立意上的作用,信马由缰,如将“你”写成抽象的“希望”,更有甚者将“你”写成“陈水扁”,是陈水扁让我意识到祖国统一的必要;或虽知点题,但却忽视了“感悟”,写成一种单方面的赞美。

3.牵强附会。

虽然所写对象在作文材料提示的范围内,但是和“我”的感悟却无甚联系,如写“太阳”,在对太阳做了番描写后,得出的感悟却是自己要坚强。

4.剪裁不当。

文章主体部分不够突出,比例失当。

比如说写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关爱没写几句话,前面自己考试失利却写了一大堆,这样一来重点就不够突出。

5.人称不准。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叙述一个事,虽然在结尾时点到了“因为有你”,但是从整个文章的情感抒发来看,已大打折扣,而且与题目不符。

6.华而不实。

有的同学以为开头词藻华丽,句式整齐就能得高分,但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说开头用的排比段,用的好,自然贴切,恰到好处,自然给文章增色不少,但若生拉硬扯,无甚联系,这样写的结果却只能适得其反。

按陈妙云的话说,那是文风不正。

7.认识肤浅,如改写“狐假虎威”的故事,小狐狸虽然让群兽纷纷躲避,那都是“因为有你”——老虎的缘故。

如果不是认识上的上问题,那么写作态度不免有些儿戏。

(四)、【优秀习作】中考佳作选评:因为有你——给语文的一封信亲爱的语文:你好!有人说,语文是郁达夫秋风里的故都,语文是朱自清朗月映照下的静谧荷塘,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乐音中回荡[把“语文”换成“你”是不是更亲切]……可我要说,语文,你是我生活中一道永不磨灭的风景。

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开篇破题,简洁明了]多少个闲适的午后,我捧着一盏香茗,翻开泛黄的书页,静静地躺在古藤椅上,与你进行着意境悠远的约会。

[文字简约,意境优美]因为有你,我开始痴迷于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陶潜的悠然、易安的伤感……我飘飞的思绪不经意钻进了你博大的心胸,眼前便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

太多太多,宦海的沉浮,人世的变迁,积淀了你如此深厚的底蕴,铸就了你如此光辉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执著是你告诉我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是你教给我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