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综合状态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美元指数显示的是美元的综合值。
一种衡量各种货币强弱的指标。
出人意料的,美元指数并非来自CBOT或是CME,而是出自纽约棉花交易所(NYCE)。
纽约棉花交易所建立于1870年,初期由一群棉花商人及仲介商所组成,目前是纽约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期货与选择权交易所。
在1985年,纽约棉花交易所成立了金融部门,正式进军全球金融商品市场,首先推出的便是美元指数期货。
USDX中使用的外币和权重与美国联邦储备局的美元交易加权指数一样。
因为USDX只是以外汇报价指标为基础的,所以它可能由于使用不同的数据来源而有所不同。
USDX是参照1973年3月份6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几何平均加权值来计算的,并以100.00点为基准来衡量其价值,如105.50点的报价,是指从1973年3月份以来其价值上升了5.50%。
1973年3月份被选作参照点,是因为当时是外汇市场转折的历史性时刻,从那时起主要的贸易国容许本国货币自由地与另一国货币进行浮动报价。
该协定是在华盛顿的史密斯索尼安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达成的,象征着自由贸易理论家的胜利。
史密斯索尼安协议(Smithsonian agreement)代替了1948年在新汉普郡(New Hampshire)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达成的并不成功的固定汇率体制。
欧元
57.6
日元
13.6
英镑
11.9
加拿大元
9.1
瑞典克朗
4.2
瑞士法郎
3.6
当前的USDX水准反映了美元相对于1973年基准点的平均值。
到现在目前为止,美元指数曾高涨到过165个点,也低至过80点以下。
该变化特性被广泛地在数量和变化率上同期货股票指数作比较。
二、美元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1、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走势偏好。
从美国国库券(特别是长期国库券)的价格变化动向,可以探寻出美国利率的动向,因而可以对预测美元走势有所帮助。
如果投资者认为美国通货膨胀受到了控制,那么在现有国库券利息收益的吸引下,尤其是短期国库券,便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债券价格上扬。
反之,如果投资者认为通货膨胀将会加剧或恶化,那么利率就可能上升以抑制通货膨胀,债券的价格便会下跌。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美国在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逆差和巨额的财政赤字的情况下,美元依然坚挺,就是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资本从日本和西欧流人美国的结果。
美元的走势,受利率因素的影响很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大大超过国际贸易额,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极大发展。
利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过去更为重要了。
当一个国家紧缩信贷时,利率会上升,征国际市场上形成利率差异,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移动,资本一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
这样,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人,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抢购这种货币;同时资本账户收支得到改
善,本国货币汇价得到提高。
反之,如果一国松动信贷时,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则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人减少,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同时外汇交易市场上就会抛售这种货币,引起汇率下跌。
2、商品价格
国际商品市场上商品大多以美元计价,所以商品价格与美元指数成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如下图中,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CRB指数来与美元指数叠加,来形象的观察美元指数与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
CRB指数是由美国商品调查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通常简称为CRB 指数。
CRB期货指数反映的是17种商品的价格,是用算术平均与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它不只是17种商品没有加权的价格平均数,同时也收入了每种商品在不同时间的价格平均数。
由于CRB指数包括了核心商品的价格波动,因此,总体反映世界主要商品价格的动态信息,广泛用于观察和分析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
它能比较好的反映出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变化。
研究表明,CRB指数是一种较好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它与通货膨胀指数在同一
个方向波动,与债券收益率在同一方向上波动。
可以说,CRB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经
济发展的趋势,与经济波动同样也具有较强的趋同性。
相对于名义利率而言,实际利率剔除了通胀的影响因素,它表明了货币的真实收
益率,美国的名义利率一般意义上指联邦基金利率。
作为一个基准利率,与这个利率息息相关的一系列利率有很多,例如一年期短期国债利率等等。
在这里我们用联邦基金利率来代替名义利率,用美国的CPI增长率来描述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的差值获得
美国的实际利率。
通过将美国的实际利率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图叠加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指标的关联性。
美元指数与美国的实际利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美元或者美国债券的资金收益率
在剔除了通胀因素后还有这较为客观的收益时,美元往往成为市场追捧的重要资产,这段时
期美元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实际收益率,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较高,或者是因为其经济体内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当高利率和低通胀并存时,美元指数的表现则更为抢眼,如从1995年开始到2001年美元指数的一个牛市。
相反的,如果通货膨胀很高,那么资金更青睐于黄金或者商品来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因为投资者在通胀时期普遍预期价格汇持续上涨,而现在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抛出自己手中的货币或者具有较强流动性的债券来换取商品,以免接下来自己的财富的更大缩水。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2001年美联储FED在网络科技破灭和911之后,为挽救面临衰退的美国经济而不断降低利率,促使了美国实际利率变为负值,同时还有通货膨胀的加剧,美元指数的走熊也就理所当然了。
当然,你也可以用另外的思路来解释这一现象,就是FED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导致流动性泛滥,引发美元贬值和
商品牛市。
3、欧元汇率
美元指数根本上来讲还是一系列汇率的一个加权指数,所以最终还是反映到美国与其
主要贸易货币的自由兑换货币的强弱上。
在美元指数构成的一揽子货币上,欧元是权重最重的一个货币,欧元的走势自然也成为与美元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下图是美元指数与欧元汇率的一个相对叠加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欧元汇率和美元指数成非常强的负相关。
这也验证了欧元汇率在美元指数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推测,欧元汇率的强弱很可能成为美元强弱的反向指标。
近期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动荡对欧元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欧元区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反而较美国提前步入衰退,这也成为投资者看空欧元从而促使美元飙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美元指数的未来走势关注因素
美国10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1%,创61年来的最大降幅,这也许预示着美国经济正在向通货紧缩转变,价格指数的下降或许印证了美国经济正在步入衰退,而严重的或许是更为漫长的衰退预期。
现在的美国让很多研究者和普通百姓联想到了1929年的大衰退,如果美国经济真的走出了“L”型经济衰退和萧条,那么美国的接下来的通货紧缩或许才刚刚开始。
而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没有任何上调的可能,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危机应对中还要采取降息来提振市场信心。
那么在这种美元指数获得持续强势的
唯一动力就来自美国的通货紧缩,只有将通货膨胀率持续的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甚至是负值,美国的实际利率才有可能保持不继续下挫,否则通货膨胀的上升将极有可能重蹈实际利率为负的美元熊市。
欧元区的经济已经先于美国步入衰退,而且似乎比美国更为糟糕,因为美国有着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美国的经济韧性较强,这很大程度上源自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的货币发行国优势。
另外,欧元区的经济整体协调能力脆弱也是制约欧元区经济抗击金融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欧元区的经济在今后比美国表现的更为糟糕,那便会使美元指数获得走强的机会。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全球拯救金融系统的行动,让我们似乎想起七年前的一幕:美国政府为拯救网络科技破灭和911恐怖袭击后的脆弱的美国经济,以不惜将美国实际利率将为负值的代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美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美国的房地产业。
现在发生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正是七年前种下的苦果。
在拯救一个危机的同时,我们在制造另一个危机。
这句话回顾七年前是正确的,放在现在也是正确的,只是需要时间来验证。
把通货膨胀比作一个气球,我们现在就是把气球补好继续吹。
全世界的中央银行向市场中注入了这么多流动性货币,这些高能货币迟早会通过银行系统向整个流通领域以货币乘数的倍速扩散,那时的美元流动性将更为泛滥。
美国是一个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国家,因为我们很难想象40万亿的国债它怎么还,除了它还是这个世界通用货币的发行国外,美国没有任何理由维持自己的高负债。
由此可见,美元未来的崩溃似乎是注定的,因为它违背了货币最初产生和存续的最重要因素——信用。
但美元在结束其历史使命之前还有一段更为坎坷的路要走,希望未来货币体系的构建能够在美元的兴衰中吸取跟多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