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词性、句子成分、复句_ppt
词性、句子成分、复句_ppt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句例:
[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 情地][同他]交谈。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Ⅰ 1、主谓谓语句: 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2、复杂宾语句链: 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3、兼语句链: 大家 选 他 当 班长。 —— — ~~ — ~~~~ 4、双宾语句: 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 ~~~ ~~~~
并列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复 句
转折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限二重复句)
修 辞 方 法
初中生必须 把握的八大 修辞格
明喻、暗喻 比喻 借喻、博喻 比拟(含拟人和拟物) 排比 夸张 反复 对偶 反问 设问
借代 引用 双关 反语
另出现的四种修辞格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 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 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 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 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 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 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 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 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 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 动词。
5、天气 [ 比屋子里 ] 冷得 < 多 > 了。 ——— ——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 —— (庞大)的根系。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1、沙锅可以炖豆腐。 2、前面围着一圈人。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
句例: 1、今天星期六。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 ———
3、说话[要]简洁〈一些〉。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 ——— ~~~
讲 座
语法知识
——特殊句子成分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 (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 (女)教练。
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______________
返回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 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 形容词充当。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 你是学生。
返回
3、宾语:是动词谓语后边 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 涉及的人或事物. 它一般 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 是“谁”或“什么”的问 题.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 如: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请看下列句子: 1、车间 [ 已经 ] 完成了 ( 全年 ) 的任务。 —— ————
~~~~~~
2、 (薄薄)的轻雾浮起 < 在池塘里 > 。 —— ——— 3、我家 ( 一场很大 ) 的变故。 —— [忽而]遭了 ~~~~~~ —— 4、我 [ 已经 ] 读过 < 两遍 > 了。 — ———
5、连 动 句: Ⅱ 他们 听了 这个消息[很]高兴。 —— —— ~~~~~~~ —— 6、把 字 句: 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 — 7、被 字 句: 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 ——— 8、存 现 句: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 —————
分析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词 的 色 彩
感情色彩
中性词:结果、害怕 贬义词:勾结、渺小 口语词:见面、注意 语体色彩 书面语:聆听、邂逅
名词(表人或物、表时间、表方位) 动词(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 实 形容词(表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 词 数词(含确数、概数、序数) 量词(表物量或动量) 代词(含人称、疑问和指示代词)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 介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 连词(起连接作用) 助词(起辅助作用,表附加的语气、动态或结构意义) 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 拟声词(摹拟事物的声音)
返回
6、补语:补语是谓语后边的
连带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 作用.它可以回答 “怎么样”、 “多久”、“在什么地方”等 问题.形容词、动词、代词、 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 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 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 得<像调紧的弦>.
返回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1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1、沙锅[可以]炖豆腐。 2、前面围着(一圈)人。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虚 词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 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 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 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 ""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字)
汉 字
转注:考、老同属老部而又可以互训 单音字:海、孩 (考,老也。老,考也) 字音 多音字:中、折 同音字:明、民 一字一音一义:水、东、眺 一字多音多义:吭 字义 多字一音一义:炮 多字多音一义:哥、兄;母、妈、娘
词,由字组成,但也有个别字直接就是词 事物名称:飞机、大米 单义词 科技术语:元素、行星 词 基本义:东海 的 引申义:海量 多义词 意 比喻义:火海 义 同义词:时代、时期 反义词:反对、拥护 褒义词:伟大、善良
状语
补语
“==== ” “—— ” “~~” “ ( )” “ [ ]” “ < >”
划在主语下面 主要 划在谓语下面 成分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附加 用在状语前后 成分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 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 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 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汉语的发展顺序
汉语是由字、音、义三位一体的语言系 统,是世界几大古老语言体系之一
汉 语 拼 音
字母(26个) 详见资料 声母(21个) 韵母及拼音规则 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隔音符号
字
词
汉语的演变过程: 短语 单句 复句 多重复句
字形
象形: (见图片) 指事:二、上、下、凶 会意:武、比、从、森 形声(形旁、声旁):江、花、圆 假借:辟(原字)譬、壁、避( “辟”引申义的假借
①
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
②并列语序可互换位置
短语与短语构成单句,单句与单句构成复句,句 子是单句和复句的合称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主谓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单句 主语 定语 单 句子的 谓语 中心语 状语 成分 句 补语 宾语 陈述句 疑问句 句子的 祈使句 感叹句 用途 主动句 被动句 不同句式的选择和运用 肯定句 否定句
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 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 于、比、被、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 汇。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关系, 如表示并列、表示选择、表示转折、表 示原因等等。 如:和、跟、同、与 既……又、要么……要么、虽然……但 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1、整齐比不整齐好。
2、信不信由你。 3、拆台比搭台容易得多。
4、他不参加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