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忌语和委婉语

禁忌语和委婉语


三.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使用
①Malinowski提出了context的概念 ②Halliday提出了register的概念。 ③Hymes提出了分析言语活动应注意的八组因素。
从社会文化和语言交际式图解
一般词语
社会文化层次
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言语交际层次
言语交际层次
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准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语 ①宗教信仰、文化传统 名讳
西方委婉语的产生最初与宗教信仰和宗教中的禁忌有关。 禁用Jesus, Christ, Moses, Joseph; God → the Lord, 中国封建宗法思想和礼教观念使我们对人名有所避讳: 为尊者,长者,亲着讳,不能直呼帝王,君主,尊 亲的名字,必须直呼时,用其他词代替或省略。E.g. 李世民:世→代,民→人,观世音→观音;点灯→ 放火;敏→秘;买神像→请神像,
④ 政治体制
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下,对皇帝名讳的避讳 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常用委婉语来自我美化,掩 人耳目,也称“化妆词”:prison →the big house; the poor →the under-privileged, the disadvantaged, the have-nots; economics crisis→ recession; strike →industrial action, economic things
(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语在语言交际层次的 半禁忌避讳词语 ①由于语言交际的需要:看病或问幼儿时,排 泄行为得说 ②作为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法,《红 楼梦》,《水浒传》中用了许多禁忌避讳词 ③在语言交际冲突时常用的咒语,骂人的脏话。 ④讲话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而用的禁忌 避讳词语。鄙夷,憎恨的人直接说 “他死了”
③价值取向
英美文化被称为“我文化”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 西方人崇尚独立,自由,平等,个人取向;为了体现 平等,人权,许多“卑微地下”的职业获得各种婉称 也称“安慰词”:garbage collector →sanitation engineer(环卫师),tree-trimmer →tree-surgeon, plumber →pipe engineer 英美文化对“老”有所避讳,老意味着无用,死亡, 得不到别人的尊敬,有关老的委婉语:senior citizens, seasoned man, advantaged age, reach one’s golden age
②社会结构
行为规范
美国人类学家甘柏兹曾指出语言的运用与社会行为规范和社 会结构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联系。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社会 规范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a). 有关性及与此行为有关的词 b). 人体排泄器官,排泄行为及有关的词语:去方便,wash my hands, answer nature’s call c). 有关病,死及其他不利的词语(语言灵物崇拜和趋吉避凶 的心理作用)。 死:帝王-驾崩,王子-薨,大臣-卒,和尚-圆寂;长眠,作 古,与世长辞,to cross over, go to one’s long home, go to the heaven, fall asleep in the Lord, join one’s ancestors. 病:cancer →the big C, long illness 精神病→she is not all there, she is a little confused 艾滋病→social disease
(三)在社会文化层次是非禁忌避讳词在言语交际层 次准禁忌避讳词,要慎用甚至不能用。 ①与语言交际者的背景有关的词语。警察释放罪犯时, 不能说“再见”;船家忌“沉” “翻” ②与语言交际者的场合有关的词语,在法律,外交场 合:e.g. Present argument→ Make submission
委婉语:( Euphemism) 一词发源于希腊语, 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委婉语是人类各语种 大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在正式场合或 日常交流中,人们常用一些温和的、委婉的、 吉利的、间接的词语来替代一些让人听起 来感到粗俗的、不便直说的、忌讳的、不 吉利或失礼的词语。
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像生, 老,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有关的 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亦称恭维词或誉美之词,与禁 忌语无关
禁忌语和委婉语
Taboo and Euphemism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 一门边缘学科,主要是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变 异现象( variation)与社会环境( social context)之间的相互关系。委婉语和禁忌 语就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与社会文化和 交际语境有很大关系
一.定义 禁忌语(taboo):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 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 或者是tapu。所谓禁忌语则指“那些不能说出 口的事物, 尤其是那些不能使用的词语与表达, 也就是那些神圣的、忌讳的或不洁的东西, 并 由此被认为具有危险性的事物或概念”。由于 人们对语言的迷信, 形成了种种禁忌, 如关于 宗教方面的, 关于性方面的等。
3. 时代性(可变性) 这是因为委婉语在使用了一 段时间后就不再有委婉语的特点, 会再度成为 禁忌语。e.g. lavatory → bathroom, washroom, restroom. 。还表现在适用范围上,与十九世纪 人相比, 现代人似乎禁忌越来越少(科学技术与 思想观念的转变)。 4. 民族性 民族和民族之间, 总是存在某种程度 上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而这种民族差异在 委婉语的使用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e.g. 老, 名字
意见有分歧→坦率交换意见 对某事不满意→深表遗憾
③与语言交际者的方式有关的词语,同音字,词;舌 头→招财 ④与语言交际者的反应有关的词语。
总结
崇拜与禁忌是社会群体的共同文化心理,人们 生活在某一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社会 的文化环境、文化传统、文化秩序的制约和 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 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掌握文化间的差异,不 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从中 窥视英语国家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习俗,进一步 了解西方文化,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委婉的语用特征 1.普遍性 无沦高度文明社会不是原始部落,无 论是大语种还是少数民族语,社会各阶层和领 域都存在委婉语。这跟礼貌原则几乎存在于有 言语交际的任何时间和地方有关。 2.间接性(模糊性) 委婉语最大的特点是含蓄和间 接。委婉语绝对不能精确,越模糊越好,模糊 到让人不得要领才是真正的委婉。E.g. pay the debt of nature, go the glory, do one’s busines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