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玻璃钢救生艇-救助艇认可及检验的补充要求
关于玻璃钢救生艇-救助艇认可及检验的补充要求
应编制完整的以每条艇为单位的制造过程跟踪和检验跟踪记录。 5.7.1 艇体结构糊制过程记录至少应包括 (1)纤维增强材料预处理后进入车间存放的型号、批号、时间、温度和湿度; (2)剪裁的型号、批号、时间、温度和湿度、剪裁规格数量; (3)树脂配制的型号、批号、时间、温度和湿度、数量、凝胶试验结果(根据 工艺规定); (4)模具型号准备和脱模剂的涂敷; (5)胶衣涂敷、铺敷结构、每一层纤维增强材料的类型和密度规格、开始和结 束时间、温度和湿度、作业模块和部位(图); (6)脱模前的巴氏硬度测试点分布、测试时间、测试值; (7)脱模时间记录、固化时间记录; (8)固化后各模块层板厚度检测点分布(图)、检测时间、检测值; (9)模块的重量检测时间、数据; (10)模块尺寸测量的时间、数据; (11)上述记录均应有操作人员及检验人员签名。 5.7.2 浮力体现场发泡阶段应包括发泡原料型号、批号、数量(重量)、配制和发 泡(开始和结束)时间、温度、检查结果、相关人员签名。 5.7.3 模块合体应至少包括时间、检查结果、相关人员签名。 5.7.4 设备、零部件和属具的安装调试阶段和备品配备,应至少包括时间、安装 调试结果和外观、数量检查判定结论、相关人员的签名。 5.8 救生艇检验记录(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内容至少应包括: 5.8.1 救生艇的类型、型号、编号、图纸批准号、船级社认可证书号; 5.8.2 救生艇的制造商名称和地址、救生艇制造完工日期; 5.8.3 救生艇的规格数据;
CCS Circ. PD No. Page
5.8.4 救生艇设备、属具、备品的型号、数量、批号/编号、有效期和失效时间(如 有要求时)、船级社产品证书编号(如有要求时); 5.8.5 完工检验记录(包括试航记录); 5.8.6 应随附全套设备、属具、备件质量证明文件。 6、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和属具备品持证要求
CCS Circ. PD No. Page
3.4.8 固化条件与说明; 3.4.9 过程检查要求和依据(如:检验点的设置、巴氏硬度的测试、艇体测厚、 测厚位置分布、检查标准值等) 3.4.10 浮力体发泡工艺(发泡环境温度控制、混合方法、A/B 组分混合比例、发 泡机混合压力、发泡步骤等) 4 工艺认可和工艺检查要求
CCS
通函
Circular
中国船级社 建造入级处(2008)通函第 015 号总第 048 号
2008 年 9 月 18 日 (共 11 页)
发:本社验船师、救生艇制造厂
关于玻璃钢救生艇/救助艇认可及检验的补充要求
1、适用范围: 本要求为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指南》第十五篇的补充,适用于船舶及海
上设施所配备的玻璃钢救生艇、救助艇。(包括敞开艇*) *敞开艇的检验应符合 SOLAS74 公约、《国内航行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CCS Circ. PD No. Page
5.3 原材料、零部件和属具备品的存放 5.3.1 仓库应密闭、防日晒、清洁、干燥,按需要通风、控制环境条件,以使原 材料类产品不受污染或者变质。剩余材料应按其生产商建议密封储存。 5.3.2 树脂、催化剂、固化剂和促进剂、发泡原料应储存在在生产商建议的温度 且通风良好的处所。贮存期不应超过自身的活性期。填充剂和促进剂应贮存在密 封的不透湿无灰尘的容器内。 5.3.3 对彼此间接触会发生危险、污染的原材料、属具备品应分开存放。催化剂 应按防火险规则储存在远离车间的阴凉干燥处所,遇险火焰信号产品应单独存放 于遮蔽、通风的处所。 5.3.4 不同型号规格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属具备品应分开存放,应有明显的标识 和进出库记录(包括进出库时间和数量)。 5.4 生产环境条件的控制 5.4.1 剪裁和铺敷车间应完全密闭、干燥、清洁、防尘、有充分通风(一般为上 送下排)和良好照明,并有适当保护,避免任何由于光线或人造光源影响树脂的 正常固化,车间内的温度应在 15~32℃之间,相对湿度应小于 80%,并保持稳定, 防止结露或冷凝,喷射成型区域的湿度一般不小于 40%。 5.4.2 车间内应有温度和湿度监控装置,并在每条艇的生产跟踪记录的剪裁和糊 制阶段上有记录。 5.5 铺敷成型模具的要求 5.5.1 成型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不易变形。模具尺寸和光洁度应满足 产品要求,型线和形状顺畅。 5.5.2 模具结构应用合适材料制造,不应受树脂及辅助材料的侵蚀,也不应影响 树脂的固化。 5.5.3 使用脱模剂应不影响树脂固化,涂敷应均匀,不遗漏,使用前模具应调节 至车间温度。 5.6 从事铺敷成型工作的管理和作业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5.6.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增强纤维材料和树脂的特点,熟练掌握 铺敷成型工艺,具有缺陷判断和排出的能力。 5.6.2 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对工艺和施工质量进行判断的能力,负有对整个成型
CCS Circ. PD No. Page
2.2.3 冲水装置(喷嘴直径为 16mm,水压不小于 0.1MPa,试验时与冲水对象距 离不超过 3m 或者等效方法) 2.2.4 空气压缩机; 2.2.5 标定重量的配重块/物/袋; 2.2.6 秒表; 2.2.7 自由降落救生艇试验架及其配套水池/水域; 2.2.8 检查纤维增强材料含水率所需要的分析天平和烘箱; 2.2.9 用于试板试验的万能材料试验机(建议)。 3 图纸和技术条件审查要点增加:(3.1/3.2/3.3 根据 MSC.218(82)LSA 规则修正案) 3.1 铭牌图:应包括制造商名称与地址、救生艇型号与产品编号、制造年月、救 生艇被认可的乘员数量(如兼用救助艇,则需要标注作为救助艇时的认可乘员数 量)、LSA CODE 1.2.2.9 认可的信息; 3.2 释放装置结构图、布置图、强度计算书(包括连接件和辅助吊钩)及操作保 养手册(危险标志应反映在手册中); 3.3 救助艇座位布置图(包括每个座位和担架的尺寸); 3.4 救生艇建造工艺、检验规程:应包括 3.4.1 建造条件说明:包括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原材料的贮存和管理、纤维增 强材料的预处理等; 3.4.2 树脂、增强纤维材料、芯材、发泡原料技术规格;(此处强调:艇体及刚性 顶盖(内、外)必须使用无碱玻璃纤维材料;艇体及刚性顶盖(内、外)与艇机 罩壳均应采用阻燃材料) 3.4.3 玻璃钢结构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例(相当于纯树脂重量的百分比),不同环 境条件下的树脂配制要求; 3.4.4 铺敷方法,包括增强材料类型、排列方向和顺序、铺敷层数、树脂混合比 例和树脂适用期; 3.4.5 脱模方式和脱模的技术参数; 3.4.6 部件和构件的连接方式(包括二次粘接、金属与非金属构件的连接、芯材 粘接工艺等) 3.4.7 铺敷设备种类、型号和特征参数;
名称
证书中应列明符合的要求 注意事项
持证要求
浮力材料 MSC81(70)
生产商的 CCS
认可证书+制
造厂证明
树脂
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及公 用于救生艇艇体及+制
燃型。
造厂证明
纤维增强 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及公 应为无碱的。
生产商的 CCS
对于初次型式认可、重要工艺变更应进行工艺认可;在日常检验时,验船师 将不定期进行工艺检查。 4.1 纤维增强材料预处理工艺 4.1.1 纤维增强材料的预处理,其目的是在于保证使用前的含水率达到工艺文件 的要求。为此需要通过对含水率的考核来确定不同气候条件下纤维增强材料的烘 干温度和时间。烘干处理后,至少在与铺敷成型车间相同的温度湿度环境下存放 48 小时才使用。 4.2 艇体铺敷的工艺认可 4.2.1 在日常的施工环境条件下,由验船师见证,铺敷操作人员按送审的工艺规 程糊制一块供试验用的试板,或者由验船师指定的艇体部位延伸糊制一块试验用 试板; 4.2.2 试板应表面平整、均匀、无气泡、无分层和纤维裸露等缺陷; 4.2.3 试板试样的数量和规格按接受的有关标准进行加工,供试验使用; 4.2.4 试验项目包括: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压缩强度、 压缩模量、树脂含量、巴柯尔硬度、MSC/Circ.1006 阻燃试验和氧指数测定(这 两项试验将使用连体试样作比对试验,在试样通过 MSC/Circ.1006 试验时,与此 试样连体的试样进行氧指数法得到的氧指数,将作为日常检验时进行的氧指数法 试验的标准。); 4.2.5 试验结果应符合经本社批准的相应艇体结构强度计算书和工艺文件的要 求。 4.3 艇体铺敷的工艺检查 4.3.1 在糊制申请批量检验的救生艇/救助艇的艇体时,在验船师的见证下,由验 船师指定的艇体部位延伸制作一块试板进行试验,且至少 10 条艇进行一个试板
工厂应按照发泡原料厂推荐的 A/B 料配比和工艺进行现场浮力体发泡,工 厂应在开机、换料时制作发泡试块(建议采用发泡原料制造商的推荐方法),进 行外观检查和密度检查等相关检查,结果应符合其工艺文件的要求,并做好记录。 验船师在日常检验时将检查上述记录。根据检查情况,将不定期要求工厂做发泡 试块的检测。 5 质量管理要求 5.1 原材料、零部件和属具备品等的供方评价 5.1.1 工厂应制定原材料、零部件和属具备品合格供方的评价准则,该准则应纳 入本社对这些产品的持证要求。 5.1.2 工厂应每年对供方进行一次评价,并形成新的合格供方名录,提交本社备 查。 5.1.3 工厂不得从合格供方名录之外的供货商进货。 5.2 原材料、零部件和属具备品的进货验证 5.2.1 工厂应建立完整的进货验证制度,该制度应纳入本社的持证要求,明确每 一种产品的验证内容、方法和标准。 5.2.2 工厂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进货验证,核对供货商提供的证明文件与产品实 物及其包装的符合性,如产品型号、批号、数量、检验标志等,对于等效证明文 件、制造厂证明的复印件,应具有复印方的印章。(化学原料、纤维增强材料的 包装应标明产品型号规格、批号、数量或重量、供货商名称和地址,化学原料还 应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保存条件等。) 5.2.3 进货验证记录和仓库台帐应予以适当保存,以便于追溯。
CCS Circ. PD No. Page
过程进行严格检测的责任。 5.6.3 有关纤维增强材料的含水率、巴氏硬度、艇体测厚、玻璃钢试板机械性能 试验、氧指数法试验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试验标准和试验程序、 方法,具有正确判定试验结果的能力,并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5.7 对于制造过程控制记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