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珠江新城区域研究
根据珠江新城区域内功能规划定位、地块属性,敝司将珠江新城分成商住两大区域:以猎德路为界,西部为商务办公区,伴以居住为辅;东部为居住区,伴以商务办公为辅。
➢市政动态
珠江新城规划定位
本项目位于天河区的珠江新城区。
珠江新城是广州城市中心的核心位置,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
占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8万,可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
经2002年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案修正后,确立珠江新城区域共划分为14个街区,功能区域划分包括有商务、行政办公街区、高层居住区、金融贸易街区、文化活动街区、商业购物街区等。
珠江新城位于新城市中轴线之上,属于广州市的核心地带的区位充分显示出其在广州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珠江新城在广州定位是:二十一世纪中央金融商务区(CBD),规划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与居住等一级功能设施于一体,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对《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的判断
在2002年年中,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在公众眼里,曾被确切定位为广州二十一世纪CBD的这块土地,其总体规划几经修改,终于定案。
此时,距1992年初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开发珠江新城,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
新规划对原有规划进行了以下六大调整:
1)住宅、商贸、行政办公总建筑面积增加。
2)提高了配套设施水平,增设市级少年宫、图书馆,增设幼儿园9所,增设小学1
所,市级医院、幼儿园、小学的用地面积增大。
3)改变小地块开发“楼看楼”的模式,采用国际通用的计划单元综合开发模式,将
楼群间的绿化集中设置,形成很多漂亮的小花园。
4)街道模式变单一为多样,既有交通干道,也有骑楼式商业步行街。
5)提出了由高架步行道、地下人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立体化步行系统。
6)必须通过举办设计竞赛才能确定方案的地标性建筑系统,用制度保证创造出有艺
术特色的城市形象。
这六个方面的调整,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了珠江新城的生活配套环境,也符合最新引入的CLD(中央居住区)的概念。
由于珠江新城主要的商务区域集中在西部,而东部大多为住宅,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也使得政府对这个区域的改造更加人性化,对于未来的商住环境做出结构性的提高。
除了上面六个方面以外,政府还对珠江新城做出以下的修改:
1)将交易会展中心、领事馆区搬离珠江新城。
可能很多投资者不明白政府的决定,甚至怀疑珠江新城未来的前景。
但我司认为,这反而更有利于珠江新城的健康发展。
本身CBD中央商务区就是一个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高端产物,有着各种严格的硬件要求。
而会展中心、领事馆区同样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把这三个高端产物同时摆放在珠江新城,从大角度看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会展中心和领事馆区都有个各自独特的硬件要求,和CBD 其实有着不可弥补的结构性冲突,使CBD的发展趋向多极化。
2)对标志性建筑“双子塔”的修改。
变动1:位置由靠近黄埔大道处移至珠江边。
广州市政府在1993年第一轮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