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的常见治疗方法腰肌劳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

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腰肌劳损中医辨证治疗“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

“肌筋膜性腰痛”它是由腰背筋膜、骶棘肌、腰骶髂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劳损或肌肉纤维织炎等引起。

俗称为”急性腰扭伤”“闪腰”“腰肌劳损”。

下面就“肌筋膜性腰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中医治疗和平时的自我保护。

腰骶关节(腰椎与骶椎之间的关节)为人体直立性脊柱活动的枢纽,为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腰椎的过度区。

为维持腰骶关节的稳定性,该部位有许多深浅不同位置各异的韧带,如前纵和后纵韧带,棘上和棘间韧带,黄韧带等。

骶髂关节(骶骨和髂骨之间关节)也是由方向不一,长短不齐,交错复杂的韧带予以稳定。

这些韧带受到重力和外力冲击,都可能发生扭伤和撕裂,当人体弯腰持重时,背伸肌和臀大肌大力收受仍不能应付外力时,一部分外力可能被传到腰骶关节骶髂关节的韧带,均可引起韧带的扭伤和撕裂,而引起腰痛。

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也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

可以急性发作,也可以慢性发病,可以引起腰部的急慢性疼痛。

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也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急性腰肌劳损病人有剧烈的腰部肌肉疼痛,腰部僵直、活动明显受限的症状。

如果未经治疗,在发病的前几天内可以出现症状越来越重的趋势。

稍稍活动则引起疼痛明显加重,受到影响的肌肉有明显的痉挛,腰后方可以有广泛的压痛。

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劳累和受寒可以加重。

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腰背部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这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期病人的症状没有急性期那么严重,但是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可以给病人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导致病人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病人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急性发作期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针灸,理疗,中药都有明显的疗效,一定要一次性彻底治愈,防治反复发作而演变成慢性腰肌劳损。

恢复期与平时注意:1、避免受凉、外伤、劳损等不良因素的刺激;2、应当睡硬板床或者比较硬的席梦思床垫,避免睡行军床或者软的沙发,起床后要适当做一些腰部运动。

3避免腰部过度疲劳或用力不当;3、每日做腰部保健操。

中医外治疗法只需外敷于腰部患处即可,如颈肩松按摩膏,药酒等,药物通过表皮渗透直达受损组织,无需手术,同时避免了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治腰肌劳损疗效更显著。

止痛西药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不但无益而且刺激肠胃,损伤肝肾。

推拿针灸和物理治疗目的基本相同。

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所有做过理疗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不做后又会和从前一样。

腰肌劳损理筋手法: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

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

这是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之一。

腰肌劳损的针灸疗法: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这也是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专家为我们介绍的腰肌劳损的治疗原则。

专家建议,腰肌劳损的治疗最好还是到正规的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才能早日康复。

腰肌锻炼保健法仰卧保健法: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

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俯卧保健法患者采取俯卧位,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

依此法反复锻炼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

如果长期坚持锻炼,可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低头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

腰背部叩击按摩保健法患者采用端坐位,先用左手握空拳,用左拳在左侧腰部自上而下。

轻轻叩击10分钟后,再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5分钟左右,一日两次。

然后反过来用右手同左手运动法。

按摩前可涂少许颈肩松按摩膏待自己感到按摩区有灼热感,则效果更好,运动后自觉舒服无比。

此运动法能促使腰部血液循环,能解除腰肌的痉挛和疲劳,对防治中老年性腰肌劳损效果良好。

转胯运腰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医所说的肾穴位上,吸气时,将胯由左向右摆动,呼气时,由右向左摆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旋腰转背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

吸气时,上体由左向右扭转,头也随着向后扭转,呼气时,由右向左扭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热敷或理疗每天晚上可用热水袋或热疗灵在疼痛部位热敷,也可用麸皮1。

5公斤,在铁锅内炒糊后,再加食醋0。

25公斤速搅拌均匀后,装入自制布袋内,然后放置在腰痛部位用被子盖好保暖热敷。

有条件的家庭可自购远红外线热疗器或周林频谱仪等理疗。

此法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还能祛风湿、活血通络,对治疗腰肌劳损患者效果良好。

药物疗法对腰肌劳损患者,有明显压痛点者可用强的松龙针1毫升加1%普鲁卡因5毫升,作压痛点封闭,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

待腰痛减轻后即可开始进行腰锻炼。

也可口服药物通痹片或壮骨关节丸、肠溶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和防止腰痛再发。

中药治疗中成药可选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强肾片等配合独活寄生丸、活血止痛胶囊等治疗。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0g,甘草10g,秦九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五灵脂10g,香附10g,牛膝10g,地脂10g,土蟞虫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外用药可选用颈肩松按摩膏、豹皮膏、武力拔寒散于患处或穴位上即可。

膏药治疗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

腰肌劳损须外贴五枝膏,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从根本上全方位针对病机特点而发挥疗效,改善病变周围组织营养,起到修复骨病组织的作用,最终达到治愈目的。

多功能治疗腰肌劳损是慢性腰部或腰骶部软组织疼痛的总称,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的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久坐或天气变化后加重,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

腰肌劳损症状主要是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

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

有些患者在没有正确诊断下,盲目的治疗,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经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临床上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牵引法、推拿法等等。

均可起到作用,但是腰肌劳损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

以上方法最常用也是最易坚持的当属物理疗法,常见的是腰痛治疗带,它同时具有热疗、磁疗和牵引固定的功效,坚持使用可达到通经活络。

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本症病程长,时轻时重,可经常施用下列止痛法:1、鱼际深揉法:患者俯卧,术者居一侧,用两手大鱼际交替深揉腰部肌群,约5分钟,使肌群放松,此法为止痛术准备性手段。

2、肘尖点按法:体位同上。

术者用右肘尖自上而下点压腰椎棘突旁开五分(约2厘米)处的所有部位,点压由浅入深,缓缓下沉,用力深透,共约5分钟。

此法对缓解疼痛,改善腰部组织的不平衡状态,效果较好。

3、穴位搓摩法:体位同上。

术者用两手大鱼际或掌根以每秒4次的频率深而有力地交替搓摩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4。

5厘米处的肾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4。

5厘米处的大肠俞穴和八疗穴,各1分钟左右,以温热为度。

之后重点搓摩疼痛明显的部位1~2分钟。

此法可温通经气,散寒止痛。

4。

肘尖拨揉法:体位同上。

术者用两侧肘尖交替在腰部的痛点部位及放射区域,进行大幅度深而有力的拨揉活动。

肘尖拨揉要持续进行,不可时动时止,更不可滑动表皮以损伤皮肤。

此法对缓解劳损性腰痛具有手到痛止的良好疗效。

5、重复上述摆臀活腰法和转髋活腰法。

6、下肢屈伸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双脚一侧,两手同时抓住患者左右髁部,再将髋膝关节最大限度地弯曲,然后最大限度地拉开,如此反复十数次,患者缓缓坐起,术者站在患者背后,改用叩击松腰法,即术者将右手握成空拳状,以每秒2次频率持续叩击腰部所有部位,使其充分放松。

上述止痛各法,是一组连续性按摩方法,对缓解急性腰肌扭伤和慢性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疗效尤为显著。

施术人员应经常练习,细心掌握各法要领,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时,应注意手法轻快,不可重力施治,以免加剧损伤;在治疗慢性劳损时,应注意用力扎实深透,不可轻浮施法,以免效果不佳。

施治中,术者应手臂放松,心绪平和,耐心细心施用上述手法,并应不断积累施治经验,不断提高疗效。

自我按摩治疗腰肌劳损1.预备式坐在独凳上,双目平视前方后微微闭合,双脚平放在地板上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呼吸调匀,全身放松。

2.搓擦腰骶部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部两侧,适当用力从腰部往骶部作搓擦动作30~50次,以腰部有微热感为佳。

3.拳揉腰骶两侧双手握拳,将拳头的掌指关节分别放在腰椎两侧,适当用力从腰部往骶部揉按30~50次。

4.按摩腰部两侧双手叉腰,将拇指分别放在腰椎两侧,其余四指附着于腰部外侧,然后适当用力从腰部向腹部横行按摩30~50次。

5.拳拍腰骶部双手握拳,用拳头拍击腰骶部两侧30~50次。

6.团摩脐四周将一手的掌心放在肚脐上两寸处,另一手掌面重叠在掌背上,然后适当用力沿脐四周作环形按摩30~50圈。

7.揉掐腿肚将左(右)脚放在右(左)大腿上,双手拇指放在腿肚,其余四指附着于对侧,并从上至下揉掐腿肚30~50遍,双腿交替进行。

8.对按昆仑太溪穴同上一坐姿,用左(右)手的拇指指尖放在右(左)脚内踝关节后侧的凹陷处,中指指尖放于外踝关节后侧凹陷处,然后拇、中指作用力对合动作,对按30~50次,双脚交替进行。

9.搓擦足心同上一坐姿,用左(右)手的掌心放在右(左)脚的足心,作前后搓擦动作30~50次,双脚交替进行,以足心发热为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