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翻译
以旅游者为取向(tourist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诸标准中应成为首选或主 要标准,即既可以“归化”,也可“异化”。 E.g.这种冬青树,你们称为“圣诞树”,我们 俗称“鸟不宿”。 This holly is what you call a “Christmas tree”, and it is what locally known as “unperchable”.
Moment Pleasant
意译:With water and hill, every place looks bright and beautiful Rain or shine, every moment appears pleasant and wonderful
2、保持句子结构的对应
E.g. 青山有幸埋忠骨
以美学为取向(esthetic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主要是在观光、访问、考察时或在宣传、推广中国的 山水文化时用来翻译诗词、楹联、碑文、名胜古迹、风味小 吃等,使用一切翻译策略,目的是尽可能实现原文的美学价 值。 E.g. 仿膳—Imperial Food 杭州煨鸡--Beggar’s Chicken 狗不理--Dogs Don’t Leave
楹联的翻译
1、保持词汇层的对应 E.g.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直译:Water Water Hill Hill Place place Bright Bright Beautiful Beautiful
Fine Fine Rain Rain Moment Pleasant Wonderful Wonderful
译。 专业性翻译(如同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等)
翻译题材
一般性翻译(如应用文、社交、日常生活等的翻译) 文学翻译 (如诗词、楹联、散文等的翻译)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
涉及语言
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 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
旅游翻译的原则
以译出语或译出语文化为取向(source
(金隄、奈达)
3、忠实翻译法(faithful
translation)
此法试图在目的语语法结构的限制内精确地再 现原作的上下文意义。文化此照搬至目的语 中,并保留原语的语法和词汇的“非正常 性”。其目的在于试图完全忠实于原文作者 的意图和文本体现。
4、语义翻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旅游文本的特点
翻译特点与策略
翻译效果
旅游文本的特点
旅游文本包括旅游指南、旅游行程、旅游委托书、 旅游意向书、旅游合同、旅游广告、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说词、 景点介绍、博物馆解说词、旅游宣传册、旅游地图、 旅游宣传标语、演出节目单、菜单、宾馆指示牌、 各类通知、路标、地名等等。因此所涉及的词汇量 大、知识面宽、文化面广、措辞讲究、风格人性、 具有可读性和亲和力,以及功能多样化。
2、直译法 (Literal translation)
将原语语法结构转换为目的与中与之最接近的结构, 原语中的词仍然注意译成目的语。此法可用于某些 景点楹联的翻译。 例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Sea water tide, day to day tide, every day tide and every day ebb Floating clouds appear, often appear, often appear and often go
翻译特点与策略
这就决定了这类文本的翻译应主要采用“交际翻译法”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E.g.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In the sky, the best is heaven, on the earth, the best are Suzhou and Hangzhou. Above is paradise, below is Suzhou and Hangzhou.
翻译特点与策略
翻译标准
导游词的翻译应以“信”为前提,既重“达”,也重文笔。所 谓“信”,即指忠实于原文本的思想内容,忠实于其正确性 和科学性,包括文化背景、历史事实、审美信息,人文景观 等。导游词应该“言之有物(据、理、情、趣、喻、神)”。 导游应是导游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 传播文化时使用的口头语言,因此必须在语言艺术的“达意” 和“舒服”(朱光潜)上下功夫,在“美”字上做文章。
orientation)
主要用于翻译名人名家的诗歌、楹联、散文、游记等, 目的是“保存原作的风姿”和作者的“权威性”。 E.g.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6、自由译法(fre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7、地道语译法(idiomatic
8、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on
实践性
E.g.1
花港观鱼(Viewing fish at the flower harbor)。
实际上,在杭州西山大麦岭后,有一条小溪流 经此处注入西湖,名为“花港”,正确译法 应为Viewing Fish at the Flower Stream
The pleasure of taking pains—Robert Frost
如何将岳飞的《满江红》译得朗朗上口,又保持气势?
如何让欧美游客更多欣赏到西湖天下景的“水水山山处处明 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如何翻译小吃“西施舌”中的西施? 如何译出佛教中雅俗共赏的对子“大肚能容容世上之难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target
language orientation/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目的是让旅游者一看就懂,产生原
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如: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颐和园(Summer Palace)
以作者为取向(author
翻译效果
导游讲解与口译一样,注重的是现场效果(onthe-spot effect /immediate effect )。因此导 游词的翻译应注重现场效果和现场气氛。特别是在 处理一些诗情画意的名胜古迹的译名时要做到简洁、 明快、达意,能意译处则意译。 E.g. 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小瀛洲),应译 成“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而不应 是难以传达原文审美信息、难以产生现场效果的音 译:the isle of Santanyinyue ,xiaoyingzhou 或Lesser Yingzhou。
language orient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中很常见,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 “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如:Niagara Falls, Yellow Stone Park, Merlion Park; Great Barrier Reef, Minzu Hotel, Lingyin Temple; Jiuzhaigou Valley 。
西施舌—The Beauty’s Tongue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1、逐字翻译法(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原文语序不变,原文的词逐个翻译,选择最常 用的词意,不必考虑上下文。文化词也照直 译。就旅游翻译而言,这种译法适用面不广, 但可灵活应用于翻译专有名词。 如拙政园(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的 小飞虹桥,可译为:Small Flying Rainbow
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His belly is big enough to contain all intolerable things on earth His mouth is ever ready to laugh at all snobbish persons under heaven
旅游对翻译的“辐射”
翻译永远是跨文化的,永远是讲求效果的。旅游翻译不仅要 讲究文字本身漂亮,如果同时注重营销组合(market mix—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则更容易达到预期 的效果。 七彩云南——Colorful Yunnan /7-ColoredYunnan/Multicolored Yunnan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Poetic Jiangnan, Picturesque Zhejiang 福天福地福建游——A Happy Tour to a Happy City
E.g.2 西安碑林 是希腊考古学方面的一个专业词,专指刻有文字或
在旅游资料中不宜译为“Forest of Steles”。Stele 图案的石板、石柱。一位澳大利亚专家建议改用比
较通俗的常用词tablet,因此碑林可以为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
第五章 旅游翻译的特殊性
此法更多地考虑原语的美学价值,只要合适可 以就意义作出妥协,不至于因半谐韵、文字 游戏、重复等修辞手段而在译文中产生不和 谐的声音。这种翻译法非常适合不少导译文 本和一些旅游推销广告。
5、改写法(ada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