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XXX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试行)一、目的 (1)二、依据 (1)三、风险评估的方法 (2)(一)专家会商法 (2)(二)德尔菲法 (2)(三)风险矩阵法 (3)(四)分析流程图法 (3)四、风险评估的形式 (4)(一)日常风险评估 (4)(二)专题风险评估 (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2.大型活动 (5)3.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 (5)五、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 (6)(一)计划和准备 (7)1.评估议题的确定 (7)2.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人员确定 (7)3.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 (8)(二)实施 (8)1.风险识别 (8)2.风险分析 (11)3.风险评价 (13)4.风险管理建议 (14)(三)风险评估报告 (14)1.评估报告的撰写 (14)2.评估报告的报送 (15)附件1 专业术语 (16)附件2 风险评估方法 (18)附件3 风险评估报告框架模板 (29)(试行)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

风险评估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

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估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对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各地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指导各地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二、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技术方案。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通常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一)专家会商法专家会商法是指通过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

该评估方法依据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步骤,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评估的内容及相关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会商组织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该方法的优点是组织实施相对简单、快速,不同专家可以充分交换意见,评估时考虑的内容可能更加全面。

但意见和结论容易受到少数“权威”专家的影响,参与评估的专家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指按照确定的风险评估逻辑框架,采用专家独立发表意见的方式,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多轮次专家调查,经过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

该方法的优点是专家意见相对独立,参与评估的专家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所受时空限制较小,结论较可靠。

但准备过程较复杂,评估周期较长,所需人力、物力较大。

(三)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指由有经验的专家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量化评分,将评分结果列入二维矩阵表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并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该方法的优点是量化风险,可同时对多种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比较不同风险的等级,便于决策者使用。

但要求被评估的风险因素相对确定,参与评估的专家对风险因素的了解程度较高,参与评估的人员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

(四)分析流程图法分析流程图法是指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的逻辑分析框架,采用层次逻辑判断的方法,将评估对象可能呈现的各种情形进行恰当的分类,针对每一类情形,梳理风险要素,逐层对风险要素进行测量和判别,分析评估对象或情形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最终形成风险评估的结果。

该方法的优点是预先将不同类型事件的相关风险因素纳入分析判别流程,分析过程逻辑性较强。

一旦形成逻辑框架,易使参与人员的思路统一,便于达成评估意见。

但该方法在形成分析判别流程时,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风险评估的形式根据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方案将风险评估分为日常风险评估和专题风险评估两种形式。

(一)日常风险评估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常规收集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专家会商等方法识别潜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威胁,进行初步、快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根据需要,确定需进行专题风险评估的议题。

本方案所述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指定期开展的风险评估,目前主要指月度风险评估。

随着风险评估工作的不断推进,应逐步增加评估频次。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每日或随时对日常监测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开展风险评估。

这种风险评估形式简单,可采用小范围的圆桌会议或电视电话会商等形式。

评估结果应整合到日常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中。

当评估发现可能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事件或相关信息时,应立即开展专题风险评估。

(二)专题风险评估专题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国内外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项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专题风险评估可根据相关信息的获取及其变化情况、风险持续时间等,于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每次风险评估根据可利用的时间、可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以及主要评估目的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

具体情形包括: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国外发生的可能对我国造成公共卫生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国内发生的可能对本辖区造成公共卫生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日常风险评估中发现的可能导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此类评估可根据事件特点、信息获取情况等在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2.大型活动(1)多个国家或省市参与、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

如大型运动会、商贸洽谈会及展览会等。

(2)主办方或所在地人民政府要求评估的大型活动。

此类评估可在活动准备和举办的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3.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在重大自然灾害预报后,或重大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等发生后,应对灾害或灾难可能引发的原生、次生和衍生的公共卫生危害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此类评估可根据需要,在灾害(灾难)发生前或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五、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风险系统地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可归纳为计划和准备、实施、报告等三方面。

计划和准备包括评估议题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人员确定、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等;实施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提出风险管理(预警、控制措施等)建议;报告包括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和报送等。

图1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流程图(一)计划和准备1.评估议题的确定日常风险评估建立在对不同来源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数据的异常变化、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趋势、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程度等确定评估议题。

监测信息的来源通常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各类疾病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媒体检索信息、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及信息通报等。

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其评估议题一是来自日常风险评估发现的重要疾病和突发事件信息,二是来自大型活动和各种重要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信息,三是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重要评估议题。

2.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人员确定应根据风险评估议题和评估目的,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

日常风险评估多使用专家会商法,专题风险评估可选择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及分析流程图法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使用专家会商法或其它方法。

根据评估目的、涉及领域和评估方法,确定参加评估人员的数量和要求。

参加日常风险评估的人员通常为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相关疾病监测与防控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根据需要,邀请实验室检测专业人员参加。

此外,对特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评估时,应根据评估议题重点关注的内容确定参会人员。

参加专题风险评估的人员原则上应来自议题相关的不同专业领域,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必要时邀请卫生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参与,专家人数应满足所使用方法的要求。

3.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在进行正式的风险评估前,应完成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并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传染病风险评估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包括致病力、传播规律、人群脆弱性、公众关注程度、应急处置能力和可利用资源等;如开展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风险评估时,还应针对议题本身的特点,收集有关自然环境、人群特征、卫生知识与行为、卫生相关背景信息等资料。

根据风险评估议题以及所使用的方法,设计制定风险评估表单,如德尔菲法所使用的专家问卷。

(二)实施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发现、确认并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

只有做好风险识别,才能正确地分析风险因素,更好地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为制定卫生应急对策服务。

(1)日常风险评估中的风险识别。

在日常风险评估中,风险识别与评估议题的确定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评估议题的确定过程即为风险评估实施的前期准备。

日常风险评估中,重点评估议题的确定十分重要。

首先,日常风险评估特别是按月、周等定期开展的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综合性评估,为保证评估的效果,需要在力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估的重点议题,提高评估的效率和针对性。

其次,每次日常风险评估的评估内容和结果既可能会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也可能因季节因素、相关事件和风险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因此,每次评估前,必须重新确定风险评估议题。

在进行专家会商和具体评估时,还可以对确定的重点评估议题或所识别风险的全面性、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审议、确认和补充。

日常风险评估是在对各类相关监测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大型活动等其他事件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需要纳入评估的重点议题。

如,传染性疾病应重点考虑: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三间分布或病原学监测有明显异常的传染病;发生多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死亡或重症的传染病;发生罕见、新发或输入性的传染病;发现已被消灭、消除的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2)专题评估中的风险识别。

侧重于列举和描述评估议题所涉及的风险要素。

对于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风险评估,应重点整理、描述与事件有关的关键信息,如事件背景、特征、原因、易感和高危人群、潜在后果、可用的防控措施及其有效性等。

如我国开展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疫情的风险评估时,应重点描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感染人群,病原及疾病的特征(疾病的严重性、传播方式),我国进口及销售可疑污染食品的情况,监测、救治及防控能力等。

对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应重点描述下列内容:1)大型活动的特点,如时间、地点、规模、主要活动内容及形式、活动参加人员的数量及其生活居住环境和易感性等特点;2)大型活动举办地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如传染病的种类及流行强度、中毒的类型及发生率、高温中暑或冰冻灾害发生情况等;3)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带来的输入性疾病或其他健康危害;4)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如恐怖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5)现有的卫生保障能力和已采取的措施,如监测能力、救治能力、防控能力、饮食饮水保障水平、人群免疫水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