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
资料来源: 根据 2003 年 2 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四部门下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有关数据整理。表
中, 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 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
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 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
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 批发和零售业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 替;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
可在 5 年内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征或免征优惠政策。
3. 在国家确定的革命根据地, 少数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
区新办的企业, 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 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3
部门联合下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依据职工人数、销 售额、资产总额指标, 结合行业特点, 制定了工业、建筑业、交 通运输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大、中、小企
业的划分标准 (参见表 1)。
表 1 部分行业大中小企业标准 (2003 年)
行业类别 指 标 单位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多问题, 政府应对其予以扶持, 以借助公共权力机构的不同
内容和方式协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 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中小企业促进法》呼唤财税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促进法》表明了国家对于发展中小企业的坚
决态度, 把中小企业的发展事业直接纳入国家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之中, 明确国家应对中小企业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和
中, 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主要组成部分。 如对于失业人员创立
的中小企业和当年吸纳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企业,
符合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少数民族
地区、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创办的企业, 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国
家规定比例的企业,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
税等税种都规定了相应的减免税收政策 (参见表 2)。
第 17 卷第 6 期 V o l. 17, N o. 6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L IAON IN G TA XA T ION COLL EGE JOU RNAL
2005 年 12 月 D ec. , 2005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
李 晶
(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界定了中小企业的法律标准。 以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其客观依 据。 通过分析现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中的诸多亟待改进之处, 提出切实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 财税政策调整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税政策;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 810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859 (2005) 0620001204
一、中小企业的法律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分布于各个行业, 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有其自 身发展的特点。相应的, 中小企业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多 年以来, 我国一直以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或生产用固定资产 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 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 出台, 我国于 2003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与国际接轨的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 中小企业应界定为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 增加就业, 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 形式的企业。 2003 年 2 月,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 国家经 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四
工业
建筑业
批零
发售
和业
零批
售发
业
交 通 运 输 和
业交
通 运 输
邮业
邮 政 业
政 业
住宿和
餐饮业
职工人数 人 2000 以上 300 及以上 2000 以下 3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30000 以上 3000 及以上 30000 以下 3000 以下 资 产 额 万元 40000 以上 4000 及以上 40000 以下 4000 以下 职工人数 人 3000 以上 600 及以上 3000 以下 6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30000 以上 3000 及以上 30000 以下 3000 以下 资 产额 万元 40000 以上 4000 及以上 40000 以下 4000 以下 职工人数 人 500 以上 100 及以上 500 以下 1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15000 以上 1000 及以上 15000 以下 1000 以下 职工人数 人 200 以上 100 及以上 200 以下 1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30000 以上 3000 及以上 30000 以下 3000 以下 职工人数 人 3000 以上 500 及以上 3000 以下 5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30000 以上 3000 及以上 30000 以下 3000 以下 职工人数 人 1000 及以上 400 及以上 1000 以下 4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30000 以上 3000 及以上 30000 以下 3000 以下 职工人数 人 800 以上 400 及以上 800 以下 400 以下 销 售 额 万元 15000 以上 3000 及以上 15000 以下 3000 以下
二、以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依据 (一) 中小企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安置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 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促进经济增长看, 全 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 税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 60%、57%、40% , 中小流通企业 占全国零售网点 90% 以上, 每年 1500 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 额中, 中小企业占到 60%。 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中小企 业在保证中国经济适度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安置社 会就业看, 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高达 75% 的城镇就业机 会, 安置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和农村富裕人员, 1978- 1996 年间从农村转移出的 2 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 企业就业, 仅 1998 年中小企业便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460 万人, 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从推动技术创新 看, 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约 65% 的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 得的, 75% 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80% 以上 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中小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服 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满足着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成为技术创新 与机制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 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 地位和作用, 政府应选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努 力创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 以保持国民经济 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实现充分就业, 保持经济和社会充满活 力。 (二)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小企业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自 主创新能力差、外部环境不公、中介服务不完善、税外收费较 重等问题。从发展资金看, 中小企业常常处于自有资金欠缺、 自身积累严重不足的状态, 因规模小实力较弱而缺乏吸引外 部投资的能力和机会, 因贷款计划性差、信用观念淡薄又使 得商业化运作的银行为防止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常常" 惜 贷" , 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从自主创新看, 大部分中小企 业由于资产规模小、留利普遍不足, 无力安排新产品开发与 技术改造投资经费, 技术开发投入较少, 自主开发积极性较 差, 只能主要依靠模仿型技术以寻求发展。从外部环境看, 国 家政策和制度环境总体上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已有的相关 法律法规主要着眼于大型企业, 对中小企业考虑较小, 中小 企业得到的支持与扶持相对较少。 从中介服务看, 针对中小 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空白点较多, 缺乏对中小企业关于政策 咨询、信息提供、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市场开拓、企业诊断等 方面的服务。 从税费负担看, 中小企业承担着正常的税收和 规费以外的大量收费, 收费单位多项目多, 重复收费随意收 费多,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 考虑到中小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境况和面临的诸
业收入代替; 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具体而言, 工业企业中, 同时满足人数 2000 人以上, 资 产总计 4 亿元以上, 产品销售收入 3 亿元以上的企业, 为大 型企业; 人数在 300 人 (含 300 人) 以上 2000 人以下, 或资产 总计 4000 万元 (含 4000 万元) 以上 4 亿元以下, 或产品销售 收入 3000 万元 (含 3000 万元) 以上 3 亿元以下的企业, 为中 型企业; 人数在 300 人以下, 资产总计 4000 万元以下, 产品 销售收入 3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 为小型企业。 建筑企业中, 同时满足人数 3000 以上, 资产总计 4 亿元以上, 产品销售收 入 3 亿元以上的企业, 为大型企业; 人数在 600 人 (含 600 人) 以上 3000 人以下, 或资产总计 4000 万元 (含 4000 万元) 以上 4 亿元以下, 或产品销售收入 3000 万元 (含 3000 万元) 以上 3 亿元以下的企业, 为中型企业; 人数在 600 人以下, 资 产总计 4000 万元以下, 产品销售收入 3000 万元以下的企 业, 为小型企业。 零售企业中, 同时满足人数 500 人以上, 产 品销售收入 1. 5 亿元以上的企业, 为大型企业; 人数在 100 人 (含 100 人) 以上 500 人以下, 或产品销售收入 1000 万元 (含 1000 万元) 以上 1. 5 亿元以下的企业, 为中型企业; 人数 在 100 人以下, 产品销售收入 1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 为小型 企业。 交通运输企业中, 同时满足人数 3000 人以上, 销售收 入 3 亿元以上的企业, 为大型企业; 人数在 500 人 (含 500 人) 以上 3000 人以下, 或销售收入 3000 万元 (含 3000 万元) 以上 3 亿元以下的企业, 为中型企业; 人数在 500 人以下, 销 售收入 3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 为小型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 中, 同时满足人数 800 人以上, 销售收入 1. 5 亿元以上的企 业, 为大型企业; 人数在 400 人 (含 400 人) 以上 8000 人以 下, 或销售收入 3000 万元 (含 3000 万元) 以上 1. 5 亿元以下 的企业, 为中型企业;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