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题组1x-t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
1.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
则()
A.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 图1 C.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
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2 B.0~t1时间内,甲与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C.t1时刻,甲、乙位置相同,瞬时速度相同
D.t1时刻,甲在乙的前方,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3.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
象如图3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图3 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C.t=5 s时,a、b两物体相遇
D.物体c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题组2v-t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
4.如图4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
程用x-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四
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图4
5.某汽车在沿直线刹车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5所示,该质点()
图5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在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6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 m/s,向右
B.0.25 m/s,向左图4
C.1 m/s,向右
D.1 m/s,向左
题组3a-t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
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7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图7
9.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
如图8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2 s~4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4 s末离出发点最远图8 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D.物体在0~4 s和在4 s~8 s内的位移相同
图9
10.如图9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时间(a-t)图象,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表示()
A.初速度
B.末速度
C.速度的变化量
D.位移
题组4追及相遇问题
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v-t图象如图10所示.
(1)甲、乙两物体何时相遇,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为多少;
(2)相遇前何时甲、乙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图10
12.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 m/s,距离s0=100 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 s内会不会相撞?
图11
1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求: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解析
1.C [因为是位移—时间图象,15 s 末的位移为30 m ,前10 s 内汽车的速度为3 m/s ,加速度为零,A 、B 均错;20 s 末汽车的速度v =-1 m /s ,C 正确;由x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汽车在0~10 s 沿正方向运动,10 s ~15 s 静止,15 s ~25 s 沿负方向运动,D 错.]
2.B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不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乙图线不一定是抛物线,选项A 错误;0~t 1时间内,甲、乙通过的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t 1时刻,甲、乙位置相同,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的,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选项C 、D 错误.]
3.B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知a 、b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v a =2 m/s ,v b =-2 m /s ,两者速度方向不同,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t =5 s 时,a 在位移为20 m 处,b 在位移为零处,C 选项错误;c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反映了c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选项错误;故选B.]
4.C [由图象0~t 1时间内物体正向匀速运动,A 选项错误;t 1~t 2时间内,物体静止,且此时离出发点有一定距离,B 、D 选项错误;t 2~t 3时间内,物体反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即x -t 图象中,0~t 1和t 2~t 3两段时间内,图线斜率大小相等,C 选项正确;故选C.]
5.D [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汽车刹车其加速度逐渐增大,其斜率逐渐增大,能反映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是D.]
6.D [A.在第1秒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速度方向未改变,A 错误.B.在第2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加速度方向未改变,B 错误.C.在第2秒内质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不为零,C 错误.D.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质点的位移为零,故两时刻质点的位置相同,D 正确.]
7.B [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所以0~3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
为x 1=2×3×12 m =3 m ,方向向右,3 s ~8 s 内位移大小为x 2=2×5×12
m =5 m ,方向向左,所以前8 s 总位移x =x 1-x 2=-2 m ,故质点8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t =-28
m /s =-0.25 m/s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故选B.]
8.D [由a -t 图象可知,0~T /2内物体加速度为正,因此A 、B 选项错误;T /2~T 物体加速度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T ~2T 物体加速度为负,大小与0~T /2内相等,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故选D.]
9.B [由题图可知0~2 s 内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4 s 内向正方向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A 选项错误;4 s 末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到最远,B 选项正确;之后在4 s ~6 s 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 s ~8 s 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往复运动,C 选项错误;0~4 s 和4 s ~8 s 内物体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选项错误;故选B.]
10.C [由于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根据平均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得到Δv =a Δt ,所以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图中小梯形的面积;故选C.
]
11.(1)4 s 16 m (2)2 m
解析 (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由题图读出位移相同的时刻为t 1=4 s ,即在t 1=4 s 两者相遇.面积表示位移,即离出发点的距离x 1=16 m.
(2)当t =2 s 时,两物体速度相等,所以两者距离最远.
由题图读出最远距离,
x =12×(2+4)×2-12
×2×4 m =2 m. 12.两车不会相撞
解析 方法一:公式法
令a 1=-10 m /s 2,a 2=5 m/s 2,a 3=-5 m/s 2
3 s 末,甲车速度为v 1=v 0+a 1t 1
代入数据解得v 1=0
设3 s 后再经过t 2时间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距离最近,则a 2t 2=v 0+a 3t 2
两车速度相等之前,甲车位移x 甲=v 02t 1+12a 2t 22
乙车位移x 乙=v 0t 1+v 0t 2+12a 3t 22
解得x 乙-x 甲=90 m<s 0=100 m ,故两车不会相撞.
方法二:图象法
由题图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画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t =6 s 时两车等速,此时两车距离最近.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 s 内两车位
移之差,即
Δx =12×30×3 m +12
×30×(6-3) m =90 m<100 m 故两车不会相撞
13.(1)75 m (2)12 s
解析 (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t 1=v 1a
=错误! s =4 s ,s 货=v 1(t 0+t 1)=10×+4) m =95 m , s 警=12at 21=12
××42 m =20 m ,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s =s 货-s 警=75 m.
(2)警车达到最大速度v =90 km /h =25 m/s 的时间t =v a
=10 s ,t 内两车的位移 s 警′=v 2
2a
=错误! m =125 m ,s 货′=v 1(t 0+t )=10×+10) m =155 m ,t 时刻两车距离Δs ′=s 货′-s 警′=30 m ,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
则Δt =Δs ′v -v 1
=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 总=t +Δt =12 s 才能追上货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