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 体味文化》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 体味文化》教案
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动态角度: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处理 P4 探究一,知道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非全部内容,文化有
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而 不是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经济、政治活动。 (2)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3)文化包括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动态:精神活动;静态:精神产品。 (4)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有鲜明的阶级性,非 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5)还要注意区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 文明相近,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运动。例 如考古学中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 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中特社义文化中的“文化”。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
4
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 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 辩证分析: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前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有促进作用,后者有阻碍作用。对文化有一个总的了解,理解其内涵,了解其 外延,感受其力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和 熏陶。 【课堂练习】《第二教材》上的例题和选择题。 【书面作业】根据上述材料简述文化的力量(《第二教材》P38)。 【教学反思】
5
本节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较为陌生,再者文科特长班和普通班以及理科班在 课前准备也不一样,因此课堂教学方式也应不完全相同,要有预备方案才行。在 教学内容上,基本知识点一定要强调准确,重点知识要讲精讲细,最好能当堂运 用练习一下,本节课原本设计的课堂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今后在设计课 堂教学上时还要多注意课堂的高效。
第一节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懂得文化素养的培 养与体现。
2、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懂得文化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学会分析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 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尝试“学案”导学,用好《第二教材》,引导学习先自学,做填空题, 然后有重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 练、点评,切记“先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前者从时间上讲(古代→现代);后者从空间上讲
化艺术形式中。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处理 P7 探究五,知道文化素养就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
3
反映其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
非常丰富。静态角度: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
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处理 P6 探究四,知道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运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
2
[处理练习题]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九寨沟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
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
⑩
2、文化的特征
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个人成长的催
化剂;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把人们引向歧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
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处理 P8 探究六,知道马义是科学、先进的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1
(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2、文化现象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有不同的
文化生活。 ※文化现象是文化本质和规律的外部表现,我们知道了文化现象是丰富多彩、
多种多样的,那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文化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62,做填空题。 1、文化的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
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即精神离不开
物质,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必然表现在这一时
代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
的影响。)
【课堂小结】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力量
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特正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
文化的作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 对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