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 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只有高低,没有“有、无”之分。
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2. 温度计(1)工作原理:根据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⑵种类:①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 C至42 C,每一小格是0.1C)、寒暑表。
体温计做成棱柱状类似放大镜,对极细液柱放大便于观察读数。
②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3)使用方法①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便于准确读数。
②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③候: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留: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⑤平:视线与管内液柱凹面(酒精、煤油的凹面)最低点或凸面(水银的凸面)最高点相平。
不能仰、俯视。
记:准确记录数据和单位(a零上零下区分开b最后一位是最小分度值,是准确值不估读)。
3. 摄氏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C,读作“摄氏度” 。
(1)0 C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 (2)100 C的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C. ⑶「C的规定:把0 C到100 C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C.4. 物态变化固、液、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三者可相互变化。
5.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要放出热量。
⑵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不同晶体熔点(凝固点)不同。
晶体中如果有杂质也会使它的熔点(凝固点)降低。
例如冬天下雪后,在大桥桥面上的雪上洒些盐,盐可以使雪水的凝固点降低,防止桥面结冰,保证行车安全。
⑶熔点和凝固点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时的温度(4)晶体和非晶体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 段处于固态, 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用来完成熔化), 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 态;而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于液态, 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
6.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吸热过程)①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③ 制冷作用: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和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和自身温 度降晶体非晶体物质举例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矶、 萘、各种金属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熔点和凝固点 有无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凝固条件 温度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放出热量图像『尊此 |f/mir(5)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和非晶体最重要的区别: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低。
(2)沸腾①特点: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这个温度叫沸点。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随气压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③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⑶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1)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②压缩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2)液化现象(白气、雾露等)是热气体遇冷形成的。
例如烧水做饭时会看到盖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气”,有人误认为这是水蒸气,其实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色透明气体,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热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冬天镜片模糊、水管外壁的小水珠、从冰箱取出的杯上出现的水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8.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干冰制冷)常见的升华现象:①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②固态碘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汽;③放在衣服里的樟脑球不见了;④用久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9.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
〈下雪不冷(水蒸气—雪放热)化雪(熔化吸热)冷〉常见的凝华现象:①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的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②冰花的形成。
10示意图11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水的各种形态云: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故云的形成既包括了液化又包括了凝华•这两个过程放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浮尘颗粒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晶就熔化形成雨•所以雨是冰晶熔化形成的•熔化吸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雹:是雨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凝固而成(凝固)冰雹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是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物态变化》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关于0 C 的水和0 C 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C 的水比0 C 的冰热B. 0 C 的冰比0 C 的水冷C. 0 C 的水和0 C 的冰冷热程度一样D.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2.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C 。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 39.5 CB.甲的体温一定是 39.5 C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C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 39.5 C()3.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48 CC.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海波熔化经历了 12 min()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晶体在熔化时,0 6 12 18ItiiQ/mm吸热但温度不变D.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5.玻璃在200 C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 C时还没有熔化完。
由此可A.玻璃难熔化B.玻璃太大了C.玻璃是晶体D.玻璃是非晶体()6.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 一点儿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7.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时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 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8.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 “水雾”在甲房间外表面,在乙房间内表面 D. “水雾”在甲房间内表面,在乙房间外表面()9.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常常吃鸡蛋和牛奶。
小明同学在家煮鸡蛋时,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鸡蛋被煮熟;第二次在与第一次相同的情况下当水沸腾时即将炉火调小(仍保持水处于沸腾)直到鸡蛋被煮熟。
两次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次所用时间相同()1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凝华D.汽化( )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二、填空题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制成的。
15. 北京元月份的平均气温为“ -4.7 C”,读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______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0 15 30 时nun的熔点是 _______ C,该晶体加热___________ min后开始熔化。
17.夏天吃冰淇淋是利用冰降温解暑的;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___________ 时 ________ 使菜窖里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18. 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___________ 。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_________ ,也就加快了从人体_________ 热,而没有改变室内空气的_____________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沸腾时的特征是水中形成大量的_______ ,上升并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水面__________ ,里面的____________ 散发到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