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施工便道施工方案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3标段施工便道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明确的施工范围2.《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3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4.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6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033-955.公司的设备机具、劳动力资源及施工能力;6.施工现场自然条件二、工程概况2.1概况承赤高速公路第13施工合同段(Z13),起止桩号为K0+000-K7+250,全长7.25公里,其中主要工程有:填方81万方,挖方23万方;大桥3座,全长1010米;隧道一座,全长2690米。
我标段内纵向施工便道有2条。
主线外便道借用拟建宁石线一直到团瓢村口,然后借用现在村里道路(需拓宽、调直)。
主线内计划沿路线左侧修建一条纵向施工便道。
2.2施工总体部署便道施工开工时间2011年3月20日,计划竣工时间2011年3月30日预计工期约10天。
先进行已有道路加宽施工,后进行加强路面处理施工。
然后进行新建施工便道路基施工,最后进行路面施工。
施工安排根据现场协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2.3 项目组织机构本工程投入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一览表序号职务姓名学历职称1 常务副经理王立国本科工程师2 项目副经理蔡贺本科工程师3 项目副总工崔兵利本科高级工程师4 工程部长王福生本科高级工程师5 土建技术员张哲本科工程师2.4施工营地和通讯保障1)搭建临时办公室、生活起居住房、食堂及库房。
2)施工营地以就近选择为原则,必要时使用帐篷。
3)各施工现场和关键人员配备通讯设施,保证沟通通畅。
三、施工运输路线选择及施工方案3.1运输主道路线选择方案本标段以县道宁石线、及部分村道作为纵向施工便道。
路基取4.5m,进行加宽泥结碎石罩面改建设计。
起点为团瓢村西与规划宁石线相接处,终点为二道窝铺,长度约3.2km。
3.2施工便道(作业带与主道路线相接)路线选择、施工方案便道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3.5m,在曲线和地形复杂地段适当加宽,每隔500m左右设置错车道一处。
错车道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5m,长度20m。
路面按不低于现有地方路路面结构进行设计,土质路基地段采用20cm泥结碎石罩面。
施工便道(纵向)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填土方m37200挖土方m31008020cm厚泥结碎石罩面m215360M7.5浆砌片石挖方边沟、截水沟m3828.8路涵便四、修筑方法施工便道根据本标段不同地形、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修筑: 4.1盆地地段地势平坦开阔,为冲积的岩石泥沙土质,用50装载机进行清平填补、放坡、碾压,人工配合修整;4.2山地段地势高低不平,为降低修筑难度,保证设备通行,合理选择修筑路线,尽量在坡度变化较缓的地方修筑施工便道。
土山地段采用50装载机降坡、挖填、碾平压实;坡度大于25o 短坡修筑盘坡便道,坡长较长时修筑“之”字形便道以减缓坡度;4.3对于便道和干线公路衔接处,用袋装土铺垫,并不得损坏路面及路肩,若路边有排水沟时埋设过水涵管4.4五、便道施工技术要求5.1施工便道应平坦并具有足够的承压强度,行车道路面宽4.0米,路肩宽0.50米。
正常路基宽度为5.0米,有错车道时路基宽度为7.5米,特殊地段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准。
5.2便道的硬化:便道路基稳定后进行路面的硬化处理,以保证便道的施工质量。
5.3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密实,2%的单坡,无坑洼。
5.4清表及填前处理先清除便道内树木、垃圾及有机物残渣,然后在便道两侧开挖边沟,并进行施工涵原地面碾压,特殊地段进行掺灰翻晒碾压,结合农田水系,在必要的地方设置排水设施。
5.5填筑土方时,应均匀地把接近正常含水量的填料摊铺在路基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证对路堤的均匀压实。
严禁将不同含水量的土进行混填。
5.6维护便道时先用土方填平低凹地带,均匀地把接近正常含水量的填料摊铺在路基上,均匀压实。
六、施工准备6.1技术准备工作收集相关标准及验收规范,组织有关人员对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并贯彻到作业基层。
熟悉施工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内部会审,若在内审中发现疑问应及时协商并按程序上报审批调整。
组织有关技术、预算人员进行现场踏线。
详细掌握现场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设备、材料的运输方案和施工临时堆放位置。
由工程部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作业人员对各班组所有的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签字认可。
6.2物资准备工作向业主提供施工计划,材料的供应计划,报请业主批准。
选择材料堆放场地,建立材料仓库。
七、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方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7.2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工程材料质量合格率达到100%;7.3质量控制机构7.3.1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7.3.2建立项目质量控制机构结合项目工程的特点,项目部建立三级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包括项目部级、施工队(机组)及和施工班组级。
7.4 质量管理措施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达到业主要求,在施工当中采取以下措施: 7.4.1明确各级人员的主要职责以及相关职责。
7.4.2确保施工人员处于一种受控状态,关键工种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审批才可进入本工程进行施工。
7.4.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登记造册,上岗前必须培训方可上岗。
7.4.4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7.4.5质量检验员持证上岗,明确各项检查与检验工作的标准与方法。
7.4.6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施工机组和个人实施质量否决权,真正体现干好干坏项目经理项目质量责任人质量检查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质量组施工班组技术员不一样。
7.4.7实施内部质量成本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重复出现。
7.4.8不以降低质量水平来降低施工成本,严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按规程办事,弄虚作假的行为。
7.4.9在施工过程中,当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优先考虑质量。
7.4.10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7.4.11施工中,确保所有在用设备、机器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7.4.12对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质量事故,应严肃查处,举一反三。
7.4.13在施工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三工序进行施工,“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7.4.14质量检验人员职责分明,严格把关,按三检制进行施工(自检、互检、专检)。
7.4.15各级质量检验人员按照质量计划和质量检验计划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与监督。
7.4.16施工操作员必须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7.4.17加强工艺纪律的管理,明确贯彻工艺纪律的标准。
7.4.18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查与评定,做到奖优罚劣。
7.4.19在施工现场,推行定量管理,优化人流物流,以提高工效,保证质量。
7.4.20关键工序设置质量管理点,严格控制,认真把关。
7.4.21对施工的薄弱环节,认真、积极地开展群众性的擀管理小组活动,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素质,确保施工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八、管理体系8.1 安全管理措施8.1.1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制订安全管理措施,经审批并实施。
8.1.2所有项目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8.1.3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熟悉安全作业措施,自觉接受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8.1.4设备、机械等操作工种以及爆破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工种操作证。
8.1.5上班前,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并对所操作的设备及使用的工具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8.1.6各种施工机具摆放整齐,并设置醒目的警告、警示标志。
8.1.7所有施工机具和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安全性能,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修理。
8.1.8车况不完好严禁行驶,特别是杀车系统必须完好。
8.1.9过往车辆限速行驶,严禁超载;道路路况过差时需通知有关人员维护后才能通行,严禁冒险强行通过。
8.2 环境保护措施8.2.1向业主及有关部门提出环境保护计划以及环境因素分析报告;8.2.2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培训;8.2.3设置临时垃圾堆放场地;8.2.4施工设备杜绝跑、冒、漏、滴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8.2.5生活垃圾和施工废物采用垃圾回收或深埋方式,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8.2.6各种废料、放射性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设专库储存,指定专人管理,分类存放,严禁流失、跑漏。
8.2.7每道工序完工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8.2.8施工中,尽量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的运转时间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当地人、畜的影响;8.2.9;一旦造成污染事故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8.3 健康教育培训内容8.3.1常见流行病、传染病防治;8.3.2工业危害防治;8.3.3自救、互救与急救基本知识;8.3.4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知识;8.3.5饮水卫生与饮食卫生;8.3.6特殊地区必要的卫生知识。
8.4 急救措施8.4.1实施急救的人员经过急救知识专门培训。
8.4.2培训内容:野外生活防护知识,现场自救与互救,触电、溺水及急性中毒处理,烧伤、外伤、急腹病处理方案。
8.4.3有较完备的急救方案,必要的药品、器材。
8.4.4急救同时应及时报告,请求支援。
8.4.5联系有专用急救车辆,急救车辆不作它用。
8.4.6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护送转院。
8.4.7急救结束后由急救人员填写急救报告。
九、施工进度保证措施9.1计划控制9.1.1编制全面详细计划9.1.1.1根据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综合人、机、料等资源情况,编制全面详细、切合实际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进度总目标。
9.1.1.2通过施工工序的分解和逻辑组合,抓住关键路径,落实任务责任人和阶段工程进度目标。
9.1.1.3贯彻业主意图,保证编制的计划全面详细,切实可行。
9.1.2计划实施9.1.2.1计划如需修改变更,须经过业主(或监理)批准。
9.1.2.2根据工程量和施工难度,组织施工班组,确定施工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完成时间。
9.1.2.3编制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名称和数量清单,弄清所需设备、材料的来源,供应方式和供应时间。
9.1.2.4加强阶段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施工延期。
9.1.2.5对难以预料的情况,制定应变计划措施。
9.1.3信息反馈9.1.3.1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的反馈施工进度信息。
9.1.3.2收集每天进度、资源及费用信息。
9.1.3.3归类整理各种信息,更新计划,定期发布。
9.1.4跟踪对比9.1.4.1对进度统计数据处理分析,将结果与施工计划进行比较,当发生与计划进度有出入时,适当进行调整。
9.1.4.1定期召开计划会议,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后期计划安排,预测施工总进度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