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我的预习卡”、“我的积累卡”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1、课前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现在请拿出“我的预习卡”,把生字词再小声认读一遍,有不会的赶快问问别人。
(生个人小声认读)2、(课件出示生字词)请每组的3号同学起立,每人一行开火车认读。
(生按要求认读)师小结: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响亮,字词预习的很成功。
请大家齐读这些字词。
(生齐读)3、现在看看大家课文预习的如何?继续看到“我的预习卡”,谁来完成一下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
(指生交流)小结:通过以上检查,老师认为大家的预习都很成功,看来同学们的自学本领越来越大了。
二、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看老师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李时珍,何许人也?(生交流)师小结: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编写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药学书籍《本草纲目》。
为编写《本草纲目》,他走遍各地去察访药材,历尽了千难万险,吃遍了千辛万苦。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察访药材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板书完整课题:夜宿古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李时珍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他是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思考”及“方法”,指生读“方法”,全班明确。
(一)生按要求去做,教师巡视。
(二)汇报交流(出示课件“汇报交流”):按生交流的顺序点击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情朗读及体会。
1、生交流:读“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这里让你体会到什么?(李时珍住的地方很苦)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体会到的?(点击课件,重点词语变红,理解“断垣残壁”)李时珍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破败不堪、人迹罕至的寺庙里,的确很艰苦,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生练读,指生读,齐读)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不怕吃苦)2、生继续交流:读“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行路的艰苦)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点击课件,重点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变红,理解词语意思)李时珍这样一路走来,有飞机可坐吗?有马车可乘吗?他走遍了好几个省,靠的是徒步行走。
渴了就喝点,饿了就吃点,一早就出发,很晚才睡下。
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这样做苦不苦?谁能把这种苦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齐读。
此刻,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3、继续交流:生读“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有的药材味道很苦,李时珍亲自品尝,不怕苦)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有的药材不仅味道苦而且有毒性,甚至毒性很大,尝一口就会危及生命,而李时珍为了获得准确的资料,甘冒这些危险,亲自品尝,这说明他还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
(随机板书:认真严谨)三练习运用与迁移创新:(点击课件,照读)1感悟人物精神:过渡: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吃尽千辛万苦,课文所描写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而他不怕吃苦察访药材,从他与徒弟的一番对话中我们就能体会到。
(课件出示对话,指生分角色朗读)李时珍吃尽千辛万苦是为了什么?(生交流,随机板书:编写本草,万民得福)请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师朗读)此时此刻(点击课件出示李时珍塑像及《本草纲目》图片)面对李时珍的塑像和他的著作《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说话练习,情感升华)2、全班交流。
六、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完成“我的积累卡”。
板书设计:17 李时珍夜宿古寺不怕吃苦认真严谨万民得福教学反思. 一、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四处内容: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2、古寺的破败景象;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4、李时珍的话。
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一心为民的精神境界。
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地交流各自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
例如:抓住“端详、扯下、嚼嚼”让学生先表演再朗读,使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感悟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二、结合本土特色,有效地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当地名人的感人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阅读名人故事的兴趣,更能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名人,增强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8《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2、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课件;学生:了解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1、导入新课,板书:维生素,质疑:你了解“维生素”吗?2、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3、你们了解得可真不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维生素这个大家庭中一员“维生素C”的故事。
(补充完整课题)(2)、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读了课文,你对维生素c有了哪些了解?2、学习生字新词。
艰难浑身无力路程拖累尸体秘密物质缺乏适量危险又惊又喜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如维c的作用,维c是怎样发现的,人体缺少了维c会怎样?(设计意图:从“维生素”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题中的关键词的了解,然后再引出维c,前后衔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那维生素c到底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经过是怎样的?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作个初步的了解。
1、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一种“怪病”,但后来却发生了“奇迹”,最终人们还是找到了“原因”。
(板书:怪病——奇迹——原因)2、请按照这样的顺序找出相关的内容,并读好课文。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给出小标题,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四、练习运用1、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生字“质”:“质”字为半包围结构,第一、二笔都是撇,不能写成“厂”。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简单说说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二、活动导学(一)了解“怪病”1、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一种“怪病”(板书:怪病),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那是一种怎样的怪病?这种病怪在哪儿?2、交流相关语句,指导读好句子。
3、是啊,海上生活是危险的,也是艰苦的,我们可以从哪儿看出?4、但两相比较,最可怕的就是怪病——海上凶神的袭击。
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
5、就是这样的情况,哥伦布却成为了当时伟大的航海家,引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设计意图:“怪病”部分扣住“海上凶神”来体会怪病的可怕与航海的艰险。
)(二)感受“奇迹”1.这么可怕的怪病,却再一次降临在哥伦布的船队。
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看看哥伦布是如何来应对的,他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请划出相关的词句。
2、交流: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哥伦布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3、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沉重呢?请学生读课文,找理由。
(1)交流:一半的船员病倒了航程只过了一半四周是茫茫的大海抓住关键词,体会其中的意思。
)(2)理解“沉重”,是指担忧。
4、他噙着眼泪,此时他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又点了点头?4、胜利返航途中哥伦布心情又为何越来越沉重?(1)理解这里的“沉重”是悲伤。
(2)读好“越来越……越来越”5、结果却让他又惊又喜:(1)他为什么而惊喜?(2)病重船员为什么能在荒岛上存活下来?6、小结:哥伦布的心情由担忧、感动、悲伤到最后的惊喜,我相信大家也和他一样经历了这个历程。
这真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设计意图:“奇迹”部分抓住哥伦布的心理变化来把握课文的脉络,弄清故事的情节,为后文的维生素c的发现作好铺垫。
)(三)探究“原因”1.读到这儿,你有哪些猜想?你有什么疑问吗?2.探究: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发生奇迹——转危为安?(板书:原因)3、师生介绍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
4、那哥伦布是怎样来应验自己的猜想的呢?你对他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5、那你认为维生素c到底是谁发现的呢?(1)组织学生结合课文讨论。
(2)师补充绍维生素c发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来揭示维生素的作用,通过讨论明白维生素c 的发现是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的结果。
)三、迁移创新1、总结:正是有了哥伦布、医生们和许多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才有了维生素C发现。
其实,任何发现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
只要我们做了有心人,也一定可以有许多的新发现。
2、说说维生素C对人体还有其他哪些作用?哪些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板书设计:18维生素C的故事(怪病——奇迹——原因)细心观察科学实践教学反思抓哥伦布情感线索,感受人物心理,探究发现过程。
哥伦布的情感变化是串联整个故事的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教学中紧扣这条线索,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中,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哥伦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相继病倒时“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要求留在荒岛,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的矛盾心情。
当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接近荒岛时哥伦布心情“越来越沉重”。
到最后看到他的那些船员劫后余生时的“又惊又喜”。
进而引导学生以“重逢”为题,想象说话。
把那些在荒岛上的船员是如何活下来的,说出来。
通过他们前后所吃食物的不同探究治愈“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良方,从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哥伦布得知那些留在荒岛上的船员活下来的原因后,并没有停止探究,而是急切地把他的疑问告诉了医生,最后才发现了维生素C。
这样文章主旨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2.引导学生进一步排比句式的优美,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应用。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体会出互联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初步体会互联网的神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及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