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单选题1.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金文 B.铭文 C.甲骨文 D.楷书3.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农历,来源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4. 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立者是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5. 今天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扁鹊 B.秦始皇C.屈原 D.张仲景6.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A.《论语》B.《离骚》 C.《道德经》 D.《伤寒杂病论》7.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A. 尚未成熟的文字B. 也叫“铭文”C. 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 原始文字8. 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A. 孔子B. 孙子C. 屈原D. 韩非子9. 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10.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 司母戊鼎B. 整套编钟C. 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11. 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划龙舟,吃粽子,这是为了纪念A. 扁鹊B. 禹C. 屈原D. 李冰12.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13. 产生在黄河流域古老而神秘的文字A.埃及象形文字 B.苏美尔契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1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黄帝时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15. 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16. 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7.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 商代文字B. 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 字母文字的起源18.中国古文字①金文②隶书③甲骨文④小篆,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D.③①④②19.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A. 三星堆B. 都江堰C. 故宫D. 端午节20.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A.元宵节 B.清明节C.端午节 D.中秋节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 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 “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 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22.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A. 华佗B. 张仲景C. 扁鹊D. 李时珍23.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 司母戊鼎B. 马王堆帛画C. 秦兵马俑D. 湖北随州编钟24. 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因为A.龟甲、兽骨在当时容易找到 B.这种文字最适合刻在龟甲、兽骨上C.狩猎、捕鱼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劳动D.当时许多重大活动前都要进行占卜25.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A.甲骨文的雏形 B.刻在金制品上的文字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D.鎏金的字2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 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 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27.妈妈说小红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这种记载日期的方法相传来源于A. 东周B. 西周C. 夏朝D. 商朝28.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A. 尧的传说B. 舜的故事C. 大禹治水D. 武王伐纣29.战国时期的科技成就不包括A.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B. 中医四诊法的问世C. 针灸技术的出现D. 发明了造纸术30.我国古书记载何时已经发生过日食现象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31.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 编磬B. 整套编钟C. 鼓D. 瑟32.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A. 屈原B. 王昭君C. 郭守敬D. 祖冲之33.目前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保留节目“编钟乐舞”兴起于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34.在某地的一座祠堂外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它颂扬的是A. 司马迁B. 屈原C. 李白D. 苏轼35.我国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A. 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36.我国古人使用毛笔开始于A. 商朝B. 春秋C. 战国D. 秦朝37.商朝的国家“档案”应该用什么文字书写A. 隶书B. 甲骨文C. 小篆D. 大篆38.商周时期书写材料的演变最主要反映了当时的A. 农业发展B. 手工业发展C. 生产实践的发展D. 历史的发展3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出现A. 文字B. 原始农业C. 原始手工业D. 原始畜牧业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1)此材料出自于谁?(2)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A《道德经》 B.《论语》C.《韩非子》 D.《孙子兵法》•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子•5.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一主张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C.孟子 D.荀子•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孔子C.孟子D.荀子•7.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的是()•A.墨子 B.孟子C.荀子 D.韩非•8.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A.孔子 B.墨子 C.孟子D.荀子•9.庄子代表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11,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A.韩非 B.孟子C.孔子D.墨子•1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13.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A.儒家 B.道家C.法家D.兵家•15.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中,既是儒家代表人物,又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C.庄子D.荀子•16.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A.孙武 B.孙膑C.孟子 D.韩非•17.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A.孙武 B.孙膑C.孟子 D.管仲•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阅读材料回答:••①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天文:1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可靠;我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②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③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