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
颗粒比重G 土粒重量与同体积4摄氏度时水的重量之比, 颗粒比重 G: 土粒重量与同体积 4摄氏度时水的重量之比 ,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土粒(固体部分)的重量。 单位体积土粒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土粒(固体部分)的重量。 重度:单位体积土的重量 重度:单位体积土 干重度、 干重度、饱和重度和浮重度 含水量w 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粒重量之比, 含水量w: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粒重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土粒重量之比 饱和度S 饱和度Sr: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 孔隙比e 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 固体部分)之比。 孔隙比e: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固体部分)之比。 土粒体积( 孔隙率n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孔隙率n: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总体积之比
决定无粘性土紧密状态的因素
受荷历史:年代较老,有超压密历史的, 受荷历史: 年代较老 , 有超压密历史的 , 密实 度大 形成环境:洪积、坡积比冲积、冰积、 形成环境: 洪积 、坡积比冲积 、 冰积、 海积的 密实度小 颗粒组成:粗、不均匀,密实度大 颗粒组成: 不均匀, 矿物成分及颗粒形状:片状云母与柱状 、 粒状 矿物成分及颗粒形状 : 片状云母与柱状、 颗粒组成比, 颗粒组成比,密实度小
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2)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 天然孔隙比作为砂土密实状态的分类指标缺乏概 括性, 因土的密实度还与砂粒的形状、 括性 , 因土的密实度还与砂粒的形状 、 粒径级配等有 关。 例:疏松、级配良好的砂土孔隙比,比紧密、颗 疏松、级配良好的砂土孔隙比,比紧密、 粒均匀的砂土孔隙比小。 粒均匀的砂土孔隙比小。 相对密度更有代表性。公式: 82( 14) 相对密度更有代表性。公式:P82(4-14) 1:密实状态;0:松散状态 密实状态; 优点:较完善指标,综合反映各方面特征 优点:较完善指标, 缺点:实际应用困难,使用并不广泛。 缺点:实际应用困难,使用并不广泛。 例子:划分砂土紧密状态P83, 例子:划分砂土紧密状态P83,表4-7
液限的测定
锥式液限仪: 85图 锥式液限仪:P85图4-24 碟式液限仪: 85图 碟式液限仪:P85图4-25 两种仪器比较: 两种仪器比较: 随着液限的增加, 随着液限的增加,两种仪器所测得 的差值增大, 的差值增大,一般情况下碟式仪测得的 液限大于锥式仪。 液限大于锥式仪。
缩限的测定
收缩皿法 缩限=液限缩限=液限-烘干时失去水量
4.2.4 土的力学性质
决定地基变形、 决定地基变形 、 以至失稳危险性 的主要因素: 的主要因素: 上部荷载的性质、大小、分布面积、 上部荷载的性质、大小、分布面积、 形状及时间因素 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变形、 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变形、强度
对土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对土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 必须从土 的应力与应变的基本关系出发来研究。 的应力与应变的基本关系出发来研究。 近似: 近似: 非线性非线性-线性近似 非均质性非均质性-均质性近似
压缩系数
压缩性不同的土, 压缩性不同的土,其压 缩曲线的形状是不一样 曲线愈陡. 的。曲线愈陡.说明随 着压力的增加, 着压力的增加,土孔隙 比的减小愈显著, 比的减小愈显著,因而 土的压缩性愈高. 所以, 土的压缩性愈高 . 所以 , 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 率就表示了相应压力作 用下土的压缩性, 用下土的压缩性,称为 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 值越大,压缩性越高。 值越大,压缩性越高。
1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粘性土随着本身含水量的变化, 粘性土随着本身含水量的变化 ,可以处于 各种不同的物理状态, 各种不同的物理状态 ,其工程性质也相应地发 生很大的变化。 生很大的变化。 固体状态: 固体状态: 可塑状态: 可塑状态: 流塑-流动状态: 流塑-流动状态:
稠度: 稠度 : 粘性土因含水量的变化而呈现出的各种不同 物理状态。 物理状态。 可塑性:土在外力作用下, 可塑性 : 土在外力作用下 , 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 发生裂缝, 发生裂缝 , 当外力解除后仍能保持既得形状的一种 性能。 性能。 界限含水量(稠度界限) 随着含水量的变化, 界限含水量 ( 稠度界限 ) : 随着含水量的变化 , 粘 性土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性土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 相应于转 变点的含水量。 变点的含水量。 P84 图4-23 缩限;塑限 ( 塑性下限 ) ; 液限 ( 流限 , 塑性上限 ) 缩限 ; 塑限(塑性下限) 液限(流限,塑性上限)
无粘性土的紧密状态
无粘性土:碎石土、砂土、 无粘性土:碎石土、砂土、粉土 无粘性土的紧密状态是判定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 综合反映了无粘性土颗粒的岩石和矿物组成、 标,综合反映了无粘性土颗粒的岩石和矿物组成、 粒度组成、 粒度组成、颗粒形状和排列等对其工程性质的影 响。 决定无粘性土紧密状态的因素 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变形——压缩性 变形——压缩性
室内压缩实验:
压缩试验时, 压缩试验时 , 用金属环刀 切取保持天然结构的原状 土样, 土样 , 并置于圆筒形压缩 容器的刚性护环内, 容器的刚性护环内 , 土样 上下各垫有一块透水石, 上下各垫有一块透水石 , 土样受压后土中水可以自 由排出。 由排出 。 由于金属环刀和 刚性护环的限制, 刚性护环的限制 , 土样在 压力作用下只可能发生竖 向压缩, 而无侧向变形。 向压缩 , 而无侧向变形 。 土样在天然状态下或经人 工饱和后, 工饱和后 , 进行逐级加压 固结, 固结 , 以便测定各级压力 户作用下土样压缩稳定后 的孔隙比变化。 的孔隙比变化。
4.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
4.2.1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2.2.2 无粘性土的紧密状态 4.2.3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4.2.4 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三相组成及其比例指标
•固相 •液相 •气相
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土中,土的三相之间具有不同的比例。 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土中,土的三相之间具有不同的比例。 土的三相组成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 土的三相组成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则土的 重量性质( 重情况) 含水性(含水程度)和孔隙性( 重量性质 (轻 、 重情况 )、 含水性 (含水程度 )和孔隙性 ( 密 实程度)等基本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实程度 )等基本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 并随着各种条件的变 化而改变。例如对同一成分和结构的土, 化而改变。例如对同一成分和结构的土,地下水位的升高 或降低,都将改变土中水的含量;经过压实, 或降低,都将改变土中水的含量;经过压实,其孔隙体积 将减小。 将减小。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字反映出 来。 表示土的三相比例关系的指标, 称为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表示土的三相比例关系的指标 , 称为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 亦即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包括土的颗粒比重、重度、 亦即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包括土的颗粒比重、重度、 含水量、饱和度、孔隙比和孔隙率等。 含水量、饱和度、孔隙比和孔隙率等。
颗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 它的数值一般为2 65颗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 , 它的数值一般为 2.652.75。有机质土为2.4—2.5;泥炭土为1.5一1.85 75。有机质土为2 泥炭土为1 而含铁质较多的粘件土可达2 种类的土, 而含铁质较多的粘件土可达2.8一L o c同—‘种类的土, 其颗粒比重变 化幅度很小。 化幅度很小。 颗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版法测定。 颗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版法测定。一般土的颗粒 比重值见表23。 比重值见表23。由于颗粒变化 的幅度不大,通常可按经验数值选用。 的幅度不大,通常可按经验数值选用。
de e1 − e2 a=− = dp p2 − p1
压缩指数
e1 − e2 p2 = (e1 − e2 ) / log 土的e 土的 e-p 曲线改绘成半对 Cc = log p2 − log p1 p1
天然孔隙比 相对密度
例外: 例外: 标准贯入或静力触探评定砂土的密实状态。 标准贯入或静力触探评定砂土的密实状态。 P83表4-8 83表 野外鉴别方法评定碎石土的密实状态。 野外鉴别方法评定碎石土的密实状态。 P84表4-10 84表
采取原状土样
4.2.3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1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2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变形——压缩性 变形——压缩性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固体土粒和水的可压缩量小 土的压缩可施为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土的压缩可施为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土的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 土的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 无粘性土:透水性大,固结快。 无粘性土:透水性大,固结快。 粘性土:透水性小,固结慢。 粘性土:透水性小,固结慢。 对于饱和软粘性土, 对于饱和软粘性土,土的固结问题 是十分重要的。 是十分重要的。
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1)天然孔隙比: 天然孔隙比: 砂土的承载力不论其颗粒组成的粗细, 砂土的承载力不论其颗粒组成的粗细 , 均 随着天然孔隙比的减小而显著增大。 随着天然孔隙比的减小而显著增大。 通过测天然重度 通过测天然重度,换算天然孔隙比 天然重度, 天然重度测定方法: 天然重度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地下水位以上湿砂: 地下水位以上湿砂:环刀法 地下水位以上干砂:灌砂法(注水法) 地下水位以上干砂:灌砂法(注水法) 地下水位以下砂土: 地下水位以下砂土:难 例子:划分砂土密实度P81,表4-6 例子:划分砂土密实度P81, 划分粉土密实度P83, 划分粉土密实度P83,表4-9
(1)液性指数
P86(4-17) 86( 17) 表征粘性土所处的软硬状态。 表征粘性土所处的软硬状态。 值越大,土质越软;反之,土质越硬。 值越大,土质越软;反之,土质越硬。 P87表 4-11, 按液性指数划分粘性土的状态 。 87表 11,按液性指数划分粘性土的状态。 天然结构土与扰动结构土的差别 瓦式圆锥仪入土深度判定粘性土的天然状态
(2)按液限和塑限的相关关系确定塑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