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社会工作与危机干预

学校社会工作与危机干预

供的安全區域集合 創傷事件發生後給予食物和飲料是給予悲傷學
生一個具體的安撫形式 在做出回應幾小時內,建議使用有效的方法為
「消除危險」。基本要領為給予倖存者支持和 安慰。例如:給予公開討論的機會、說說他們 的故事、確認他們的感覺。 「說故事」這個方法對於學校社工在處遇悲傷 與創傷工作是很有效的方法
父母; 指揮活動以回應學校職員、學生與家長的需求; 決定所需的外部資源干預,包含心理健康人員; 定期招開危機組會議; 定期重新評估危機計畫與會員身分 更新電話名單與電子郵件
危機反應計畫 2.
如果危機發生在校外:通知校長、通知 學生監護人和心理健康人員、校長打電 話給當事人或家庭了解事實、將焦點集 中在基於學校干預立場而不是事故或醫 院
學校社工在危機小組與受害家屬之間就 像聯絡人。重要性包含:取得資訊、給 予支持
追蹤
了解誰應在事件發生後幾周或幾個月內 接受後續觀察
替倖存者成立支持團體 個別幫助恢復困難的學生。可使用繪畫
等工具
補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重度壓力事件後,出現之嚴重、持續、及有時 延遲發生之壓力疾患。一般可分為三大類症狀:過度警覺、逃避麻木、及似再度體 驗。
5.危機計畫應該在各個創傷事件後被評估,以 謀求改進空間。
危機反應計畫 1.
目的:為了對創傷事件做出立即的回應 小組成員:學校社工、諮商師、學校心理醫生、特別教
育人員、教職員等 危機小組責任:決定因應危機以及創傷事件的即時處理; 分享相關資訊和事實來控制謠言; 評定對學校組織的衝擊以及給學生一個安全環境; 確定如何在第一時間傳達相關資訊給學校職員、學生和
小團體干預
創傷事件後約24至72小時內,以小團 體組成的干預行為可以用在遭受巨大衝 擊的學生身上
以活動為導向的緩和情緒過程中,可以 幫助年幼的學生表達他們不敢表達的感 受。
Ex:繪畫、用圖畫說故事
緊急事件重要報告CISD
現已廣泛運用在學校內外 任務報告形式應盡可能仔細應用 最多15為學生;2位老師 參加者必須全程參予,也必須保密、不得
如果危機發生於校內:打119、取得教 職員或學生的緊急卡片、與中央辦公室 聯絡、立即告知和馬上招集危機小組
危機反應計畫 3. 危機小組行動
盡可能迅速碰面(幾小時內) 分享資訊 對學校組織進行評估 替需要的學區職員制訂計畫以及報告發生地點、與學生部門聯
絡,請求所需心理健康人員、與中央辦公室聯絡,請求支援人 員 挑選指派人員去聯絡家屬:給予支持、獲得資訊,闡明家屬希 望和葬禮的安排 決定如何以(用寫的、用說的等…)及何時去告知職員、學生、 父母 盡快分享多而且正確的資訊 給予適當的講義去協助教職員 為心理健康職員制訂計畫:給個人或團體諮商的空間 為同學制訂計畫 制定對於有危險的學生的計畫
鼓勵老師提供學生簡單、易懂的資訊 鼓勵教師以中立態度傾聽學生的故事 學校社工可以協助學校行政部門計劃紀
念儀式活動
做為家長資源
不只是提供危機資訊,也指導家長協助 孩子度過創傷時期
給家長的資訊有:可以看出孩子反應的 簡單清單、一份幫助策略的簡短清單, 告知家長哪裡可取得進一步的資訊與協 助
阻止他人發言,也不可有責備的言語 緊急事件重要報告和治療團體不同,不同
之處在於指導人在過程中著重步驟,以及 有時間限制完成它們 一些特定問題,是以一種輪流模式被提出, 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享自己對此議題的想法 和感受

教室簡報
由同班學生與老師們組成,學校社工應 直接干預這個團體
簡報時間約15至20分鐘,向學生報告 損失的情形。
引言
1.學校社工有危機處理干預技術、團體運作、 職員諮詢和連結家庭的技術,很適合協助校方 處理危機狀況。
2.校園危機:包含學生或教職員死亡、嚴重受 傷,或者全國性的創傷。Ex:台灣921地震
3.校園危機小組包含學校各部門代表,是可以 在危機發生第一時間取得聯繫之人。
4.一個有效計劃應包含安全及保障範圍;像小組 成員、教職員、長家、學生、社區發佈正確資 訊,而且符合團體情緒與精神上需求。
此人曾目擊、經驗、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牽涉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 脅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等。此人之反應包括:強烈之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兒 童可能以混亂或激動之行為表達。 此創傷事件,可以下列方式,被再度體驗:反覆之痛苦回憶或夢境,類似情境引發 之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並有著一般反應性麻木。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 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減少重要活動與興趣,對前途悲觀,無法再愛,不期待再 能有事業、婚姻、小孩、或正常壽命。 持續過度警醒。如難入睡或保持睡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
附加叮嚀
與媒體接觸須經過中央辦公室,沒有媒 體可直接接觸教職員和學生
考量特別自殺行為:阻止在學校舉行紀 念儀式,以及對於主要倖存者或高危險 學生給予額外支持
一開始的干預
1.危機發生24小時內,干預行動應聚焦在符合 悲傷學生當下基本需求
給予保護,避免來自媒體以及更加痛苦的創傷 學生在創傷事件發生後最短時間馬上在學校提
此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 造成臨床上重大痛苦,或功能損害。又在壓力事件後六個月方出現,屬延遲發作型。
資料來源: /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0903144
學校社工藉此面對學生的情緒反應和與 學生互動討論。
教室危機簡報建議事項
回顧事實,以避免謠言 常態化:讓學生了解他們的感受和行為,
例如:生氣、悲傷、焦慮等都是目前正 常現象 幫助他們做好將要發生事件的心理準備 討論有益於健康的因應策略
作為學校職員的資源
於學校職員召開會議時給予說明與補充 資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