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资料收集方法
四、评价方法: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法:政策运行前后两个时间 截面数据资料。
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ITS):政策运行前后时间 序列资料。
政策有-无对比分析(CBA):政策环境相近的两 个地区,有无政策对比。
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RCT):遵循实验 设计对照原则,政策干预实验。
政策效果= A2-A1
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方面有很大优越性; 定量特征、样本推断总体特征导致其应用范围广。
(二)缺点
分析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方面不及实验研究; 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方面不及实地研究 反应性方面不及文献研究 问卷调查,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使资
料比较表面化、简单化,难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 深处。
(三)面临的挑战
即使用官方或准官方的统计资料从事研究, 资料来源包括《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 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
注意的问题:
➢掌握统计资料的内容、对象、范围和特点等。 ➢明确各种统计指标、比率和数字的真正含义。 ➢通常是聚集资料,即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五、系统评价法
(一)定义:通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对其逐 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得出综合结论的一种方 法。
(二)特点: ➢是某个主题的二次研究。 ➢收集大量关于该主题的的原始文献资料,并进 行综合整理、分析。 ➢研究过程需要一些标准化的方法。
(三)作用:可以为决策者较为快速地提供最完整、 最可靠和最权威的决策证据。还能够发现该政策 问题上原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以后该领 域研究的设计、立项指明方向。
(四)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问题的形式 答案的设计
(五)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六)问题的数量及顺序
二、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一)自填问卷法及优缺点 (二)自填问卷法的四种方式 个别发送法 邮寄填答法 集中填答法 网络调查法 (三)结构访问法的两种方式 当面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
三、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第七章 资料收集方法
第一节 调查研究
一、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结构 封面信 指导语 问题 答案 编码 其他资料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主观上的障碍 ➢客观上的障碍
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 ➢样本性质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探索性工作 设计问卷初稿 试用 修改定稿并印制
(A2 - B2 )
A2
A1
B2
B1
时间
政策效果的政策 “有-无”对比分析法
政策效果=(A2-B2)
政策执行前演变
(A1、B1 )
政策执行后演变
(A2 - B2 )
A2
A1
B2
B1
时间
政策效果的 “控制-试验”对比分析法
第四节 实地研究
一、实地研究的定义
第三节 实验研究
一、定义:它是在一种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 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二、基本要素:
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 是构成实验研究的三组基本要素。
管理实践中,往往采取的是类实验研究,即研究 对象的分组不是随机的,或不设对照组,如单项 试点研究。
三、应用:检验某项管理措施或公共政策对目标群 体行为的影响或实施效果。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 果关系方面效力最强。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如meta分析
六、文献研究的特点
(一)优点: ➢无反应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如历史); ➢适用于纵贯分析(卫生改革价值观的变化); ➢保险系数较大(可以重做);
(二)缺点: ➢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资料不易获得; ➢许多文献缺乏标准化形式,难以编码和分析; ➢效度和信度存在问题(编码缺乏客观的标准)。
政策执行前 (A1)
政策执行后 (A2)
时间
政策效果的简单“前-后”对比分析法
政策效果= A2-A1
政策执行前演变
(o1~ o2 )
政策执行后演变
(A1)
A2
A1
O2
A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1
时间
政策效果的 “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
政策效果=(A2-A1)-(B2-B1)
政策执行前演变
(A1- B1 )
政策执行后演变
程序(如中国妇女形象及其变迁分析):
➢选定研究的分析单位(妇女形象);
➢界定目标总体的范围(1950-1990年的中国妇女 杂志);
➢抽取样本(每个年代抽5年的杂志); ➢确定编码体系(人物特征:年龄、文化程度、
政治面貌、行业、职业、劳模、主要事迹);
➢阅读样本文献并按编码体系进行数据统计;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果。
三、二次分析
定义: 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
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类型:
➢分析不同的问题; ➢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别人的资料; 优缺点
➢ 优点:省时、省钱和省力;适用于比较研究、趋势研究。 ➢ 缺点:不一定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效度和信度较低。
四、既有统计资料分析
定义:
(四)系统评价法的步骤
确定纳入排除标准:包括研究对象/人群的类型 、干预措施类型 、干预措施结果的类型 、研究设 计的类型 、关键概念的界定 等。
建立检索策略 :选择数据库并确定检索途径和 检索词
筛选文献 文献质量评价 :对于效果评价的系统综述,有 较权威的Cochrane标准 文献摘录 :为了能实现对文献信息量化分析的 要求,文献摘录的内容和形式尽量实现标准化,
抽样随机性的挑战 自我报告方式的挑战 解释能力的挑战
第二节 文献研究法
一、概念及分类
概念: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文献资料, 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 现象的研究方式。
研究类型: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统计资料分 析、系统评价(综述法)。
二、内容分析
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文献所显示出的内 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与定量相似)。
(一)调查员的挑选 (二)培训调查员的方法 (三)联系被调查者 (四)调查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 (五)保证调查的回收率
四、调查研究的特点与应用
(一)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
可以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 具有比较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使研究结果具
有较高的信度; 可迅速、高效提供某一总体的丰富资料,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