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晚上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晚上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
今晚在这里做课改经验交流发言,深感自己底气不足,一是我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不是很突出;二是我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也存在许多困惑。

学校给予我这次机会,是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说说我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仅供交流并请指导。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在进行深入的课堂教学改革。

起初认为课改很遥远,只是一种办学方向,后来认为课改就是教学模式一事,形改神不改。

通过观摩和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和反思,现在深感课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下面仅就在课改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几点做法。

一、设立竞争机制——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原来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学生没自主不创新。

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稍作注意,我们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出工不出力”,主要表现在优秀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并编号。

这样无论提问,还是检查作业时,不用逐一叫学生的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每个小组的第几号来做”,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编号的学生发言,这样可迅速将问题指向一批学生,并有利于小组的公平竞争。

可是时间一长,有些学生就自认为是末等号,不愿意思考,也说不好,无所谓态度。

于是,我又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六个成员自由分工依次是组织者、讲解者、检查者、收发者、联络者、协调者。

组织者主要是全面负责,领导本组学生比学习、比进步;讲解者主要负责讲解题目,并注重培养自身的讲解能力,便于组与
组开展讲题比赛;检查者主要是检查作业及组中各位成员履行职责情况;收发者主要是收发作业;联络者主要是每周至少一次向老师汇报本组本周各成员学习情况;协调者主要负责安排组中的临时事项或协助其他成员完成任务,起调配作用。

这样每位学生都有具体职责,愿意做好自己所选的工作,同时也增强小组内每位成员学习的信心。

就拿我现在所代的九(3)(4)两班来说,两班人数多,尾巴大,若只靠我找学生了解情况,谈话,时间及精力的确都不够用。

通过分组明确职责后,每小组的联络者必须每周抽时间找我反应情况,这样既可全方位了解学生,也可顺便警惕他,同时也扩大了对其他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改变了老师常找那几个学生了解情况的局限。

二、及时给予评价——有序学习,合作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全班交流,主要是“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老师再针对困惑给予点拔、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评价机制,及时地评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可促进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比谁的质疑有意义有价值,谁的解答更充分、更满意,从而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渴望。

随之让学生完成一轮配套的挑战练习或课堂检测,尽可能在课堂内面批面改,落实兵教兵,达到堂堂清。

这里往往会出现预习时间和练习时间分配不好的矛盾,这也是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存在的困惑。

三、周期反馈小结——人人努力,共同进步。

在落实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以小组为单位总评小结,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组内实施积分评比,依据日常作业、课堂提问、解题竞赛进行总积分,每周尽可能拿出一节课对本周内小组合作学习进
行总结和反思,评出一个先进学习小组和一个后进学习小组,并给后进学习小组指明努力方向。

这样捆绑式小结,避免对自尊心较强学生直面批评,达到学生组内自我批评,可促使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虽说每一节课都很宝贵,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达到可持续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有明显变化。

学生在课堂上敢站起来发言的人多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强了。

教师使用自编的《导学案》教学,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并趁课改春风,努力探索适合自己且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相信只要本着个人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校课改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竹溪县实验中学付修丽
2011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