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PPT(53张)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PPT(53张)
从地区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本次规划范围是泉州城镇建设最密集的 地区,整合和协调必要性十分突出。
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 “区域中心城市” 发展 目标来看,有必要通过城镇联合,改变“大、小城市”分散建设的现 状,提升整体综合实力。
从城市的管理需求来看,为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及未来规划实 施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15
2. 限制性分区
禁止建设地区
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 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河湖湿地、森林公园 的核心区、主要河道、铁路、高速公路等两 侧区域形成的绿化通廊地区、大型基础设施 通道地区。
限制建设地区
市域交通干道和主要河流两侧、主要饮用水 源水库周围地区、一般农田和山体、绿化带 以及工程地质条件不适宜的建设地区。
8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与战略
1. 总体目标
立足泉州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发挥城市对区 域的支撑带动作用,建设成为专业性的国际化地 区和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
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
子目标:
–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 专业领域的国际交往平台和
生产性服务中心
海峡西岸中心城市
子目标:
– 文化中心 – 创业中心 – 宜居城市
11
3.总体发展战略
结合“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和海峡西岸的中心城 市”的发展目标 突出产业和文化优势、完善自身的同时,以差异 化发展为战略核心 由过去产业主导的“单轮驱动”转向区域、产业、 职能、文化、环境的“多轮驱动”,发挥城市对 区域的支撑带动作用。
12
第三部分 空间体系规划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2.2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机遇与使命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机遇省域三大中心城市的确立 泉州面向区域的发展使命
依托泉州侨乡工贸中心城市的先导优势,壮 大自身的同时,在新的高度上整合战略资源、 提升城市综合职能,发挥面向区域的支撑带 动作用,提高海西的整体竞争实力。
7
3. 规划的思路与重点
发挥泉州的支撑带动作用,奠定大泉州的空间框架
1. 资源分布现状
地物资源
海域:海岸线总长约427公里,拥有较好的滨海度 假资源、优美的湾口岸线;
水系:晋江、洛阳江两大水系为主,以及惠女水库 等水源保护地;
山体:众多的低山、丘陵,主要有清源山、紫帽山、 文笔山、桃花山、罗裳山、灵源山、灵秀山、 宝盖山等;
生物资源与自然保护区
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植被两大类型:山地丘陵植被、平原农业植被 ,1000多个物种。
泉州城市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年7月
前言:
泉州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城市建设,自2002年以来,泉州开
展多项城乡规划工作的编制,主要包括:《泉州都市区协调发展规 划》、《泉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晋江、石狮、 南安、惠安等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 由于泉州行政区划特点及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要求,缺乏一个从整 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指导城镇建设的完整规划;因此,在2006年7 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和整合发展的长 远目标出发,扩大了总体规划的范围,对泉州所辖的晋江、石狮、 惠安、南安等市县和主要城镇进行统筹布局,编制本次规划。
这一目标的定位是泉州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进一步 发挥对区域支撑带动作用的重要基础。
10
2.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消费品制造业名城,海峡西岸的现代化 工贸、港口、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
产业职能:巩固优势,发挥产业的区域支撑和带动作用。
(1)做精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的新兴产业基地 服务职能:抓住机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1)全国性专业会展及信息发布中心 (2)全国性专业技术服务与研发基地 (3)区域性专业物资流通中心 (4)区域性商业旅游服务中心
适宜建设地区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发区、城镇 建设区及独立工矿等其它适宜建设的区域。
16
3.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敏感区保护
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对于生态资源应坚持可 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
为保证水源供水安全,提高水资源的保障能力, 应划定水源保护区并加以严格保护。
处理好上下游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并在市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城镇的可持 续发展。
2
前言:
泉州都市区范围
包括:4区3市1县,陆域总面积约 4245平方公里。
《泉州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对区 域与城市、产业与职能的发展战略 及总体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总体规划范围
包括泉州市区、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全部行政辖区,以及南安主 城区等12镇,总面积约2777平方公里。
3
前言:
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岸线利用
湄洲湾南岸岸线
肖厝作业区段:港口预留岸线-深水港 口岸线 鲤鱼尾作业区段:一般工业岸线-深水 岸线-预留岸线 斗尾作业区岸线:深水临海工业岸线
– 加强对城市区域地位论证、自身发展阶段解读;结合未来发展 总体目标,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确定空间体系结构,整体确定 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规划。
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优化、缓解资源瓶颈
– 突出总体规划的协调、整合和构建作用,整合现有各县市规划 成果,加强规划实施的研究与落实,统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实现大泉州的整体协调发展。
4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与思路
1.城市的发展基础与成就
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 全面推进的城市建设 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
6
2. 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要求
2.1 整合行政区划与转变发展模式的紧迫要求
发展模式转型必须通过大城市的支撑,同时国家 提出的转变模式、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和谐增 长目标,也需要以大泉州为平台,进行城镇整合, 使泉州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湿地资源保护
湿地缓冲区
对在湿地的城市开发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严格控制进入湿地的污染物。
湿地核心区 湿地实验区
17
4.岸线利用
岸线分类
深水临海工业岸线 一般临海工业岸线 生活旅游岸线 地方(渔业)岸线 自然及预留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