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窦娥冤 导学案

高中语文 窦娥冤 导学案

窦娥冤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2.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3.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看觑.( ) ②斟酌..( ) ③隅.头( ) ④绣闼.( ) ⑤鳏.寡( ) ⑥痊.济( ) ⑦盗跖.( ) ⑧罪愆.( ) ⑨荒阡.( ) ⑩忤.逆( ) 答案 ①qù ②zhēn zhuó ③yú ④tà ⑤ɡuān ⑥quán ⑦zhí ⑧qiān ⑨qiān ⑩wǔ(2)多音字①禁⎩⎪⎨⎪⎧ 禁.受( )禁.止( ) ②埋⎩⎪⎨⎪⎧ 埋.怨( )埋.藏( ) ③缥⎩⎪⎨⎪⎧ 缥.缃( )缥.缈( ) ④拾⎩⎪⎨⎪⎧拾.荒( )拾.级而上( ) 答案 ①jīn /jìn ②mán/mái ③piǎo/piāo ④shí/shè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眷( )誊( )誉( )(2)⎩⎪⎨⎪⎧ 祗( )扺( )抵( ) (3)⎩⎪⎨⎪⎧ 嗟( )蹉( )磋( ) (4)⎩⎪⎨⎪⎧ 偃( )揠( )堰( )答案 (1)家眷/誊写/名誉 (2)祗候/扺掌而谈/抵达 (3)嗟怨/蹉跎/磋商 (4)前合后偃/揠苗助长/堤堰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合后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燕侣莺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浪荡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苌弘化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错点提醒: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亲人及朋友、同学之间。

)(2)跌跌撞撞,站不稳。

(3)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错点提醒:注意使用对象,用于年轻人之间。

)(4)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5)形容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精诚感天动地而不灭。

[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每个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嫁个良人,自此举案齐眉....,厮守一生。

()(2)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上,齐玉华回顾了当年和同桌之间的一件趣事,把大家逗得前合后...偃.,哈哈大笑。

()(3)尽管已到中年,但他们二人最终结束了多年的单身生活,燕侣莺俦....,终成眷属。

()(4)1937年12月13日,日寇占领南京后,禽兽般地吞噬了3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浪荡乾坤....,人性何在?()答案(1)√(2)×。

不能用于欢乐场面(3)×。

该词只能用于形容年轻情侣(4)×。

与“占领”“吞噬”矛盾2.辨词填空(1)姻缘·因缘姻缘:婚姻的缘分。

因缘:a.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b.缘分。

①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后来成就了一番好________。

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________,却知者甚少。

答案①姻缘②因缘(2)顺水推船·见风使舵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

①怕硬欺软,__________,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是那个时代封建官僚的基本特点。

②我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不________,不失去自己的品格和操守。

答案①顺水推船②见风使舵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2)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4)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2.课外名句——关汉卿名句(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5)晚烟宿雾冥冥,迢迢古岸水澄澄,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忍听,不美听,听得孤鸿天外两三声。

一、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戏曲家。

生卒年不详。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种,但大都佚失,现仅存18种。

《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等流传广泛。

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二、背景展示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三、文学常识元杂剧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科、白三部分。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

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旦:女角色。

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

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四、文化常识1.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缥缃: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2.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的铜斗..家缘百事有。

铜斗:亦作“铜枓”。

铜斗是容积很大的量器,元杂剧中常用来形容大财主的家产。

4.孩儿,你可曾算我两个的八字,红鸾..天喜几时到命哩?红鸾:红鸾星是古代星相家所说的吉星,主人间婚姻喜事,古人认为命中遇到红鸾星就可成就婚姻之事。

5.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漏面:即“镂面”,宋代在犯人脸上刺字,称为镂面。

后形容坏人已经坏到使人一望便知,脸上像是刻了字一样。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因犯了何法而被毁灭呢?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官贪吏虐、是非混淆的时代,去重温那一场悲剧的始末吧。

(1)本文塑造了窦娥的鲜明形象,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第三折“诀别婆婆”和“刑场三愿”中所体现出的窦娥的性格特征,并将其填入图中①②处。

(2)本文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戏剧冲突等手段所揭示的主旨是很深刻的,请用三个四字词语简要概括并填入图中③~⑤处。

答案(1)①淳朴善良②强烈反抗(2)③社会黑暗④吏治腐败⑤人民受害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矛盾冲突: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2)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把握戏剧冲突冲突离不开矛盾,但不等于矛盾,矛盾只有通过外部形式表现出来,发生了对立双方的摩擦、争执、撞击,才称之为“冲突”。

戏剧要在两三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它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达到紧凑、尖锐、紧张、激烈的程度,所以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把握了戏剧冲突,也就牵住了全剧的“牛鼻子”。

2.“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

”这是以桃杌为代表的官吏的自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吏治的什么情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司法畸形,狱讼已成了赤裸裸的买卖。

做官就是为了金银——多么恬不知耻!窦娥的冤狱出现在这种官吏的手下,贤良被错杀不是偶然,这正是造成窦娥冤狱的社会根源。

(2)官员操守肮脏。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真是无赖成性、无耻之尤!这样的官吏欺下瞒上,鱼肉百姓,焉能不出冤狱?3.窦娥的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可以。

第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是要楚地亢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