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度河南省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

2018年度河南省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


2
3
发展方向区划定
概念内涵
“发展方向区”与开发区主区(批准四至范围)相对应,是基于开发区用地管 理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需要,在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外划定的体现开发区 实际开发建设状况和未来空间发展方向的区域。
从空间范围和用地形态上来看,“发展方向区”由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外
实际管辖且已建成部分和符合“两规”的规划待建部分组成。
批准四至范围外,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
规划待建城镇建设用地。
发展方向区划定
体现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状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高水平
明确开发区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和用地空间
作用
作为开发区扩区、区位调整的备选区域,其用地范围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与主区评价结果一并作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区位调整的依据。 有关制度确立后,可作为开发区用地政策覆盖区域或者优先区域。
批准四至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技术步骤
1. 统一转换“西安80坐标系”;
2.分别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城乡规划图上提取城镇建设用 地规模边界、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边界。 3.将提取的边界、批准四至范围边界与开发区所在区域的土地 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对转换误差进行修正后,提取同时符合土 规、城规的范围界线。 4.扣除批准四至范围,形成发展方向区初步划定边界。 5.根据开发区规划重点目标和空间安排、发展方向区划定原则 等要求,结合发展定位和规划功能分区,对初步划定边界进行调
开发区代码+开发区名称.jpg格式图片、纸质版1套 (加盖开发区管委会公章)
开发区代码+开发区名称.jpg格式图片和开发区代 码+开发区名称.shp格式矢量数据、纸质版1套(加 盖相应公章)
相关基础图件
感谢各位的聆听!
2018年度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要点
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
2018年5月
2018年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
1
需划定发展方向区的情况:批准四至范围外有实 际管辖且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或近期有扩区、区 位调整意向的开发区。 2014年已划定过发展方向区的,本次原则上不予调整。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开展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
发展方向区划定
成果内容
文 本 表 格 图 件
《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坐标表》《开发区发展方向 区范围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保留分带号 《标注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范围的开发区所在地区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注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范围 的开发区所在地区城乡规划图》 开发区所在地区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开发区管理 部门对发展方向区划定结果的征询意见(加盖部门 公章); 开发区所在地区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对开 发区代管区域的确认文件(包括正式文件和会议纪 要)(加盖政府公章); 开发区所在地区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对开 发区未实行代管的确认文件(加盖政府公章)
4.扣除批准四至范围,形成发展方向区初步划定边界。
5. 根据开发区规划重点目标和空间安排、发展方向区划定原 则等要求,结合发展定位和规划功能分区,对初步划定边界进行 调整和制图综合,征询管理部门意见,划定最终发展方向区边界
类型3:实际管辖范围与批准四至范围一 致的开发区。 资料收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城乡规划图;开发区
城乡规划图;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资料收集:开发区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技术步骤
1. 统一转换“西安80坐标系”; 2.分别从开发区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城乡规划图上 提取开发区规划建设范围边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镇建
设用地规划范围边界。
3.将提取的边界、批准四至范围边界与开发区所在区域的土地 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对转换误差进行修正后,提取同时符合开 发区规划、土规、城规的范围界线。
“C=B=A”:开发区严格按照批准四至范 围进行开发建设,未实行行政代管; “C>B>A”:开发区实行行政代管,且代 管区、实际管辖范围分别大于实际管辖范 围、批准四至范围;
C
“C=B>A”:开发区实行行政代管,且代 管区与实际管辖范围一致;
“C>B=A”:开发区实行行政代管,但开 发建设被严格限定在批准四至范围内。
成果与审核要求
审核要求
材料完备性
• 材料齐全,盖章,坐标符合要求
规划符合性
• 符合两规
布局合理性
• 实际管辖或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相连或相近,≤3
证明文件
图数一致性
• 坐标生成面积与图形量算面积、报告面积一致
发展方向区划定
成果内容
文 本 表 格 图 件 证明文件
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要求
开发区代码+开发区名称.doc格式电子成果、纸质 版1套(加盖开发区管委会公章) 开发区代码+开发区名称.xls格式电子成果、纸质版 1套(加盖开发区管委会公章) 开发区代码+开发区名称.jpg格式图片和开发区代 码+开发区名称.shp格式矢量数据、纸质版1套(加 盖开发区管委会公章)
3
发展方向区划定
基本原则
合规性原则 体现发展现状原则 体现发展意图原则
划定/调整程序与方法
集中连片原则(区片不超过3个)
协商一致原则 非强制性原则(批准四至范围外无实际管辖且已 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或近期没有扩区、区位调整意 向的,可以不划定发展方向区)
发展方向区划定
划定程序
划图;城乡规划图;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技术步骤
1. 统一转换“西安80坐标系”; 2. 分别从实际管辖范围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城乡规划 图上提取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边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
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边界。
3. 将提取的边界、批准四至范围边界与开发区所在区域的土 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对转换误差进行修正后,提取同时符合 实际管辖、土规、城规的范围界线。
整和制图综合,征询管理部门意见,划定最终发展方向区边界。
发展方向区划定
其他划定要求:
划定/调整程序与方法
为全面掌握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状况,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应全部划入
发展方向区。
为避免开发区评价范围过于分散,划定的发展方向区在空间上应尽量与开发区主区保持相连或 相近。原则上1个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区区片个数不应超过3个。 发展方向区边界,应充分参照当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尽量采用主要河流、山体、铁路、公 路、绿化带等具有明显隔离作用的现状地物或规划要素。 为保持发展方向区图形完整,可将位于发展方向区边界范围内的水系、山体予以保留,统一按 照不可建设土地进行调查统计。即发展方向区内可包含部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边界外的用地区域,但仅限于水系和山体。 当发展方向区被铁路、公路、管线、高压线等线性基础设施分割时,应扣除上述线性基础设施 用地,并根据实际分割情况将发展方向区在空间上进行拆分,拆分后可按一个区片进行统计。
B
发展方向区划定
两 种 常 见 类 型 B>A(实际管辖范围大于批准四至范围)
“发展方向区”包括两部分:
构成
批准四至范围外,开发区实际管辖且已建成城镇建
设用地; 批准四至范围外,开发区实际管辖且符合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规划待建城镇建设用地。
B=A(实际管辖范围与批准四至范围一致)
“发展方向区”包括:
编制发展方向区 划定方案 报省级自然资源 主管部门审核
确认同意
划定/调整程序
开展调查评价
调整程序
向省级自然资 源主管部门提 出调整申请
同意调整
编制发展方向 区划定方案
报省级自然资 源主管部门审 核
确认同意

开展调查评价
在《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写明有关调整依据、过程等。
类型1:实际管辖范围大于批准四至范围、 并在实际管辖范围内已编制开发区规划的 开发区。
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对应《规程》中按建设状况划分的用地分类的已 建成城镇建设用地。
“两规”: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
B实际管辖范围 C代管区范围 A批准四至范围
逻辑关系
A
“批准四至范围”: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批的开发区界线范围。 “代管区范围”:通过相关政府文件形式将原 本不属于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的村、乡(镇) 等行政建制单元划归开发区代为领导和管理的 区域范围。(特点:成建制、规划、职能机构 、财政税收、经济统计、规划目标等方面设定 规则) “实际管辖范围”:代管区内实际由开发区 主导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的范围。是开发区 实际可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
发展方向区划定
1
使用与管理
发展方向区一经划定,在开发区未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一轮全面评价周期内(3年), 原则上不得进行调整;确需调整的,需报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新审核,并报部备案。
2
开发区申请扩区、区位调整等,扩区、区位调整的范围应严格控制在发展方向区内; 未纳入发展方向区的用地,原则上不得作为扩区、区位调整的用地空间。 发展方向区必须在与主区同时连续3年(含3年)完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后,方可作为 扩区、区位调整的用地空间。
4.扣除批准四至范围,形成发展方向区初步划定边界。
5.根据开发区规划重点目标和空间安排、发展方向区划定原则 等要求,结合发展定位和规划功能分区,对初步划定边界进行调 整和制图综合,征询管理部门意见,划定最终发展方向区边界。
类型2:实际管辖范围大于批准四至范围、 并在实际管辖范围内未编制开发区规划的 开发区。 资料收集: 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图;土地利用总体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