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知识介绍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制定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标准,我国《劳动法》第5条规定国家要“制定劳动标准”,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第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因此,国家要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以保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工作秩序的顺利进行。
所谓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就是根据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特点和要求,按着它们的性质功能、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体系内的各种标准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具有很好的配套性和协调性。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一定时期的技术经济水平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相适应,因此它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职业安全卫生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我国现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如图3-2所示,主要由三级构成,即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目录、清单请见附录三。
(1).国家标准
职业安全卫生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是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主要由国家安全生产、卫生部门组织制定,归口管理,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2).行业标准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的标准,是国家标准的补充。
由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及各行业部门制定并发布实施,国家
技术监督局备案。
职业安全卫生行业标准管理范围主要有:
(a ) 职业安全及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标准;
(b ) 工业产品在设计、生产、检验、储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 (c ) 特种设备和安全附件的安全技术标准,起重机械使用的安全技术标准; (d ) 工矿企业工作条件及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
(e )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工人技能考核标准;
(f ) 气瓶产品标准。
(3). 地方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同时也为将来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对于特殊情况而我国又暂无相对应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时,可采用国际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时,必须与我国标准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或验证,应不低于我国相关标准或暂行规定的要求,并经有关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批准。
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LD/T1-91 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 GB5748-85作业场所粉尘测定方法
GB6721-86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10329-89车间空气中皮毛粉尘卫生标
准
GB4014-83安全皮鞋
GB6095-85安全带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 卫生标准 产品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图3—2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卫生标准等。
(1).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如职业安全卫生)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被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安全标志》、《安全色》、《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等。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主要性能参数、质量指标、使用维护的要求等所制定的标准,如《防护鞋通用技术条件》、《安全防护屏》、《固定式防护栏杆》、《电梯技术条件》、《过滤式防毒面具》等。
(3).方法标准
方法标准是指以设计、实验、统计、计算、操作等各种方法为对象的标准。
其中内容以设计、制造、施工、检验等技术事项做出统一规定的标准,一般称作“规
范”,如《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内容是对工艺、操作、安装、检定等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做出统一规定的标准,一般称作“规程”,如《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
(4).卫生标准
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工作场所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