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11标测量方案

1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11标测量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概述 (1)三、测量前期准备工作 (2)3.1测量仪器清单表 (2)3.2人员配备 (3)3.3技术准备 (4)四、关键过程控制 (4)五、控制点复核 (4)5.1卫星定位控制点复测 (5)5.1.1 观测作业基本技术要求 (5)5.1.2 基线处理 (5)5.1.3 控制网平差 (6)5.2精密导线点复测 (6)5.2.1 精密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6)5.2.2 内业计算 (7)5.3精密水准点复测 (7)5.3.1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7)5.3.2 水准观测及数据处理 (8)六、控制点加密测量 (8)6.1导线点加密测量 (8)6.1.1 布设前提条件 (8)6.1.2 布设要求 (9)6.1.3 测量方法 (9)6.1.4 数据处理 (9)6.1.5 报验流程 (9)6.1.6 定期复测 (9)6.2水准点加密测量 (9)6.2.1布设前提条件 (9)6.2.2 布设要求 (9)6.2.3 测量方法 (10)6.2.4 数据处理 (10)6.2.5 报验流程 (10)6.2.6 定期复测 (10)6.3加密控制点保护措施 (11)七、施工图审核 (11)八、施工测量 (11)8.1场区土石方工程 (11)8.2场区地基处理 (11)8.3道路 (12)8.4房屋建筑 (12)8.4.1 建筑施工控制网 (12)8.4.2 建筑施工高程控制网 (13)8.4.3 建筑施工放样测量 (13)8.5其他建构筑物 (13)九、竣工测量 (15)十、质量保证措施 (15)10.1测量仪器保养和管理 (15)10.2测量资料管理 (16)10.2.1 原始测量资料管理 (16)10.2.2 内业资料管理 (16)10.3测量管理机制 (17)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18)一、编制依据(1)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BT项目招标文件;(2)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11标初步设计图纸和总体说明;(3)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平高控制网测量成果;(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8)国家和建筑行业现行有关地铁、市政工程施工的规范、标准和文件;二、工程概况2.1 概述本工程位于福州地铁2号线东端晋安区鼓山镇洋里村内,用地范围是由温福铁路(西)、福马路(东)、洋里佳园(西南)围合的三角形区域。

设计用地范围南北长约1060m,东西向由北向南逐渐变宽,最宽处约200m,征地面积约162391m2,地面高程5.3m~7.9m,场坪设计标高8.02m。

工程内容包括场区工程及建筑工程(总面积:71140.26m2),其中单体建筑包括运用库、检修库、综合楼、洗车机库及控制室、物资总库、危险品储存间、材料棚、工程车库、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自行车棚、辅助用房及门卫共14栋建筑。

场区工程具体施工内容包括:土石方51.1813万m3、预应力管桩约10万m、水泥搅拌桩16万m、筏板混凝土2.1789万m、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3887m、排水工程5010m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设计最大单体建筑(运用库)建筑面积30396m2,最高单体建筑(综合楼)楼层5层(20.4m),其余均为1~3层低楼层建筑。

建筑桩基础采用灌注桩,总桩长约5万m,主体结构型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下院车辆段地理位置图三、测量前期准备工作3.1 测量仪器清单表表3-1 测量仪器清单表全站仪、水准仪和GPS均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严禁使用未经检定的仪器设备(仪器检验证书见附件)。

3.2 人员配备本标段共配置专业测量人员4人,其中测量主管1人,具有测量工程师职称,其他测量技术员3人(人员资质证书见附件)。

3.2.1 项目部设置专业测量队伍,对现场工程测量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各分包单位自设测量组,负责相应分项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

项目部测量队对各分包单位测量放样成果进行核验。

管理框图如下图:测量管理组织机构图3.3 技术准备3.3.1 熟悉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院车辆段施工图,用来控制结构位置及标高的依据。

3.3.2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并实地踏勘,供测量设计和选点使用。

3.3.3 仪器在开工前送检,仪器使用方法和仪器保养方法由测量主管进行培训。

3.3.4 对福州市勘测院提供的《福州市勘测院控制点点位现场移交单》中的平高控制点进行复核。

四、关键过程控制表4-1关键过程控制项目五、控制点复核控制点正式移交以后,需要对移交单上的控制点进行定期复测,及时掌握控制点的稳定情况,以便为后续加密控制网及施工测量提供可靠的基准。

平面控制点包括卫星定位控制点和精密导线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为二等水准点,控制点的复测应分别单独进行。

平面按边角测量法进行观测,即观测控制网的角度,又测量边长,测角有利于控制方向误差,测边有利于控制长度误差,边角共测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点位精度。

水准按距离高差进行观测,即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及高差,然后进行平差计算。

控制测量平面点位如图:5.1 卫星定位控制点复测卫星定位控制点的复测利用4台/套GPS进行,观测采用静态相对定位、边连式布网,观测时段数满足规范要求。

5.1.1 观测作业基本技术要求表5-1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卫星定位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表示为:2)62σ=dba+⨯(-10⨯式中:σ——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d——相邻点间距离,mm5.1.2 基线处理(1)基线处理软件采用随机携带的商用软件进行。

平差前应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

基线解算采用双差相位观测值和双差固定解。

对于周跳较多或数据质量不理想的时段,应进行删除或分段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最终计算结果的基线长度中误差不能超过2σ。

(2)基线检核。

观测数据必须经过重复基线、同步环和异步环的检验,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的要求。

5.1.3 控制网平差(1)基线解算合格后,进行控制网平差,平差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进行WGS-84下的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进行福州城市地方平面坐标系下的二维约束平差。

三维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列各式要求:σσσ333≤≤≤∆∆∆Z Y X V V V(2)约束平差。

约束平差在福州城市地方平面坐标系下进行,在构成GPS 控制网的控制点中随机选取2个(分布应均匀)控制点做为起算点,其余点视作未知点,然后进行平差计算。

平差结果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表5-2 卫星定位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5.2 精密导线点复测GPS 控制点复核无误后,选取GPS 点作为起算坐标,和精密导线点一起构成附合导线,按照精密导线测量要求对导线点加以复核。

5.2.1 精密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表5-3 精密导线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4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当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应按照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4″。

表5-5 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mm)注:1、(a+bd)为仪器标称精度,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d为距离测量值(km);2、一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

表5-6 气象数据测定要求5.2.2 内业计算内业平差计算前须对外业观测边长进行系列改正和归化处理,主要有仪器加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高程归化,投影改正。

平差计算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各项限差应满足表5.3的要求。

5.3 精密水准点复测精密水准点的复测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等的要求进行。

复测时选取控制点移交单中的水准点组成附合线路,按照一等水准的要求进行测量。

5.3.1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5-7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8 水准测量观测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要求表5-9 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5.3.2 水准观测及数据处理(1)在观测前,水准仪器和标尺应进行检定。

水准观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往测:奇数站 后-前-前-后 偶数站 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 前-后-后-前 偶数站 后-前-前-后每测站观测的各项限差应符合表5.8和表5.9的要求。

(2)内业数据处理应按照严密平差方法进行。

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程中误差。

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偶然中误差按下式计算:⎥⎦⎤⎢⎣⎡∆*∆±=∆L n M 41 其中:∆M ——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 )L ——水准测量的测段长度(km )∆——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n ——往返侧水准路线的测段数六、控制点加密测量 6.1 导线点加密测量 6.1.1 布设前提条件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6.1.2 布设要求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加密平面控制点与已有精密导线点或GPS 点构成附合导线,布设在车辆段四周,且尽量布置在施工范围以外,要求相邻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建筑物顶面,相邻边长大致相等。

控制点布设如图所示:6.1.3 测量方法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

加密导线的施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与精密导线相同。

6.1.4 数据处理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测量数据处理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各项限差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测量规范》的要求。

6.1.5 报验流程测量成果报验到工程监理部,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6.1.6 定期复测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平面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控制点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6.2 水准点加密测量6.2.1布设前提条件起始高程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

6.2.2 布设要求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车辆段周围,在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标志桩并与经过复核的水准基点形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3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6.2.3 测量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电子水准仪加铟瓦尺,施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等水准的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表6-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6-2水准测量观测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要求表6-3 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6.2.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各项限差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测量规范》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