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学校:兴泾三小
姓名:顾*
19 生命生命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词,正确朗读“动弹、挣扎、欲望、震惊、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竟然、沉稳、糟蹋、珍惜、震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与文本对话,品味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品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句子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朗读音乐,与生命抗争的人物资料及图片;
学生收集杏林子的资料和有关生命的名言、谚语。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1.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

生边看图边听讲解。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春天里那米粒般的种子,在稚嫩中催发了生命。

产房中,那呱呱坠地的婴儿,用一声嘹亮的啼哭,唱响了生命。

悬崖绝壁上,那茁壮生长的古树,已它不屈的姿势诠释了生命。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和杏林子一同来思考生命、感悟生命。

复习旧知识
2.指名朗读课文并回忆作者常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哪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呢?
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二、深入文本,体会顽强
(一)飞蛾求生的欲望
飞蛾求生,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默读第二
段,找一找飞蛾的哪些动作让作者震惊,那些句子给你感受最深?
1.反馈交流,指名说。

生: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感悟句子:课件出示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了?
(2)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

挣扎、跃动
(3)反馈交流。

生:我从“挣扎”这个词看出飞蛾很想逃走,并且不放弃生命。

师:飞蛾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倾注在了“挣扎”上。

生:“鼓动双翅”让我感到飞蛾想要想尽一切办法逃生。

师:“鼓动双翅”前面还有一个词语—
生:“极力”,就是用尽力量,想尽一切办法。

师:是啊!为了生命,飞蛾全力以赴。

请你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飞蛾鼓动的是双翅,跃动的是什么呢?
生:是生命的力量。

(4)想象说话:如果此时,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心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想像说话)
(5)师:你们可知道一只飞蛾的生命有多长?一般一只飞蛾的生命只有9天。

为了这短短的9天,小小的飞蛾拼命地挣扎。

但它挣扎着——(引读句子)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把它为命运抗争的精神读出来,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读出来,就更好了。

(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飞蛾在挣扎、极力鼓动双翅。

我们知道只要作者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但它在绝境中不放弃,不甘心,它不愿意就这样白白的死去,它是多么珍爱自己的生命啊!那就让我们读出飞蛾对生命
的珍爱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结:
师:小小的飞蛾用它鼓动的双翅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生:是飞蛾求生的欲望)板书,贴词卡。

(的欲望)
3.回读课题:我们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带着飞蛾对生命的渴望,一起读课题——生命生命
4. 师(过渡):这是作者手中触摸到的生命,作者眼中的生命又是什么样的?(二)瓜苗生长的不屈
1.仿照学习第二段重点词句的方法,反复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震撼?(点击课件),出示要求。

(1)这一段中的哪些词句子触动你的心灵?指名说。

(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品读: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3)竟然、冒、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是啊,没有阳光、没有水、没有泥土,能活几天呢?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劲往上冒?
生:因为它不愿意不留一点痕迹的离开这个世界。

它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生命展示给我们看。

2.师: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从“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体会到什么?
师:(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要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冲破—(生接读)
3.想象:如果,你就是墙角的那粒香瓜子,你拼尽全力破土,你会怎样抒发自己
的喜悦?你会怎样大声告诉世界你来过?
4.小结:是呀,香瓜子用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板书:的不屈)
5.指导朗读。

点击课件,出示第三段文字。

(自由读)
师:(小结第三段)一粒太不起眼的香瓜子,面对没有任何生存条件的细小砖缝,它不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它不愿意不留一点痕迹,不留一点声音就离开这个世界!它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顽强不屈地高喊着:生命,生命!(回读课题)
师:(过渡学习第四段)飞蛾对生命的呼唤,让作者敬畏、敬重生命,瓜苗对生命的呼唤,让作者赞美、讴歌生命。

所有这些,引发了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也更加激起杏林子对生命的渴望!谁愿意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想杏林子是怎样感受到了自己的生命呢?用波浪线划出来。

6.练习背诵。

(三)心脏跳动的震撼
1.体验感悟
反馈交流,指名说。

出示句子1:
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点击课件(听心跳)
(1)作者聆听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了什么?点击课件。

(2)指导朗读,读出震撼。

师:毕竟杏林子的心跳是那么的沉稳、有规律,静听心跳,使杏林子意识到自己还拥有活着的机会和条件,所以她想到——生接读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听心跳)
师:是的,这是作者杏林子说给自己的一句话。

孩子们,把手放在心口上,你感觉到什么了?
生:心跳!
师:对,这就是你的心跳,这就是你的生命!来,让我们认真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全体起立!让我们郑重的告诉自己——
2.引读:我可以——也可以——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师:在“好好地使用”和“白白地糟蹋”之间,杏林子选择了——(生:好好使用)
①(文字资料出示:杏林子一生的成就)学生齐读
②看完了这段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杏林子用自己的心跳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心脏跳动的震撼,对自己的负责)
4.回读课题,让我们带着对杏林子的崇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课题。

(生齐读)
三、感悟生命的真谛
师: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对生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她深情地写下了这段充满力量的语言。

(点击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这段话中有一组反义词,是什么?(有限——无限)
你怎么理解这对反义词?
3、师: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把长长的课文读成了3句话,读成了一首诗(对板书总结)师生合作读课文
生命是什么/是飞蛾求生的欲望/是瓜苗生长的不屈/是心脏跳动的震撼
师:杏林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争取活着,还要活得光彩有力,这才是一个人应有的价值。

四、拓展延伸、总结深华
1.小练笔:课上到这里,你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把你的感悟写在“生命之花”上,在最后署上姓名。

2.交流生命感言,结束后将“生命之花”贴在黑板上围成一颗爱心,象征跳动的心脏。

3.以小诗结束课文:老师也写了对生命的感悟,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着读,我读
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课件出示小诗:
生命是早晨的朝霞,是落日的余晖。

生命是涓涓不止的溪流,是滔滔奔腾的江水。

生命是春天里点点的新绿,是秋日里累累的硕果。

生命是深夜里飞蛾不屈的呐喊。

是砖缝中瓜苗倔强的身影。

生命是和平时期欢悦的笑脸,是灾难面前坚毅的目光……——《生命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生命是什么
飞蛾求生的欲望有限珍爱生命
瓜苗生长的不屈!
心脏跳动的震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