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金投资策略

基金投资策略

基金投资策略如果你是一个拥有相当数量资产的投资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又有丰富的证券投资知识,还能寻找到各种投资机会,相信你不难依靠自身的优势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获得成功。

但假如你只是个小投资者,既没有时间、专业知识及资讯去管理你的资产,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聘请专业人才代你理财,那么,基金便是你理想的投资工具。

或许你对投资基金的基本知识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准备把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金,不管你如何却确定你的投资目标和策略,在做出抉择之前,认识如下几点比做足任何其他准备功夫都显得重要:[UseMoney=3]1、把钱交给了基金经理,并不代表你完全不要承担风险。

要充分认识到购买基金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某种福利的分配。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存在着盈利与亏损的两种可能性。

基金凭着它合理的机制,可以而且能够避免很多经营风险,但它不可以完全消灭风险,正如基金公开说明书上所言,基金单位的价格及收益程度时时会随着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和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升降。

要想得到较银行存款为高的回报,就一定要愿意承担风险。

风险愈高,收益愈大,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投资定律。

2、基金的投资目标是以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组合方式投资于基金限定的投资领域,以求获取卓有成效的投资收益,寻求连续的中长期的资本增值。

但是,除了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基金的资产净值外,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局变幻,政策的变动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变更等都会影响到基金的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所以,基金经理以往的证券投资业绩,并不代表经理人在未来的投资活动中也能获得同样的收益。

经理人除尽心尽力地履行经理人的责任和义务外,不负责基金投资之盈亏,也不保证基金的最低收益。

这是任何基金管理公司在发行基金时都会作出的声明。

所有认购及买卖基金的投资者都表明他已对该基金的风险、性质与功能等一切资料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认可。

3、所以,在决定个人的投资组合时,基金投资不一定是你最需要或最适合你的。

对于你来说,你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尽可能将部分盈余资金投资在物业里,给自己创造一个安定的家庭,然后买一份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余下的钱才好考虑作其他方面的投资。

由于基金是一种中长线的投资,不如卖出股票那样在三几天内就可以收到现金,更不象银行存款那样随时可以取用,所以选择基金作为投资工具,只可作为一种长线储蓄,为你投资组合中不须随时动用的部分资产,或作为投资一些不容易或不开放给个人投资的市场渠道。

总之,如西方一句流行的格言所讲的那样:"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只篮子里。

"一.会确定自己能够承受风险的能力在投资市场里,是没有所谓的免费午餐的。

富贵险中求,回报率越高,风险就愈大,风险与回报率永远成正比。

投资者在确定自己能够承受风险能力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年龄和赚钱能力。

年轻人来日方长,拥有持续的赚钱能力,较能承受风险,可选择风险性较大的基金;二是个人财产状况及家庭的负担。

通常持有较多现金的投资者可承受较大的风险;有固定收入者,风险承担能力亦较事无定业的人为高;三是投资收益的目标及年限,步入生儿育女的婚龄青年,较多的是考虑在短期内买楼结婚,又或要供养子女上学和养育父母,承担风险的能力亦有限。

年长者期望靠投资的收益作养老金之用,则只考虑把低风险的基金作为投资对象。

二.确定投资基金的目标和策略透过基金进行投资,应视为一种长线储蓄,期望获得较银行利息为高的收益来抵消通货膨胀或物价指数上涨的幅度,并给资金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因而,在选择基金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该采取的策略。

在理财日益成为一种专门投资艺术的商品市场经济中,由于投资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大小不同,收入水平差别,理财观念各异,性格层次分明,从而产生的投资目标也因人而异,视乎投资者的投资取向和可承受多大的风险而定。

一般来说,投资目标可分为三种:着重取得经常性效益;既想保本又求增值;主要追求资本增值。

投资策略是为投资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投资目标,便有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因此,投资策略也相应地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保守型、稳健型和进取型。

明确了自己的投资策略以后,就应选择与自己投资策略相一致的基金。

金融商品市场上的基金如果按基金的投资目标分类,可相应地分为三类:收益型基金(或叫入息基金)、平衡型基金和增值型基金,同以上三类的投资策略相适应。

入息基金适合保守型投资策略的需要,可为投资者带来比较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又有较能保证资金安全与容易套现的好处,如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优先股基金、蓝筹股基金等。

获多利管理基金《投资组合目标及经理人政策》就明确提出:"本基金的资产均投资于各类一级股票、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定息证券及现金存款,旨在求取稳定的长远资本增值,需能满足养老金的需要。

"平衡型基金一般适应稳健型投资者的需要,以平均投资组合的形式出现,基金既投资于股票,又投资于债券,尽量将基金资产分散投放在不同的投资市场和投资工具上。

其所选择的股票亦以低息的大公司为主,投资风险较增值型基金为低。

增值型基金为进取型的投资者而设计,这类基金一般投资在小型公司股票、认股权证、期指等风险较高的金融商品上。

因承担的风险大,收益也较高,可使投资者的资金获得大幅度增值。

下面列出的三种投资组合是国外较为典型的三种投资组合目标,待我国的基金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可选择的基金种类增加后,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夫妻型组合投资目标:以期获得较高的资产增长率投资资金比率:1.区域性股票市场基金40% 2.单一股票市场基金30%3.新兴市场股票基金15%4.认股权证及杠杆基金15%中年型组合投资目标:保值及资产增长投资资金比例:1.债券及货币基金25% 2.主要股票市场基金(日本)10% 3.区域性股票市场基金(欧洲、东南亚)5%、25% 4.单一股票市场基金(香港、澳洲、南韩)8%、8%、4% 5.新兴股票市场基金15% 6.认股权证及杠杆基金10%老年型组合投资目标:收入及增值投资资金比例:1.债券及货币基金 40% 2.主要股票市场基金 20% 3.区域性股票市场基金 20% 4.单一股票市场基金 20% 投资组合没有共性,视乎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每人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供投资资金的多寡、投资年期及投资目标计划资金的投资组合,再结合当时的经济环境及市场行情来决定各种基金的组合成份。

例如,遇到经济衰退或熊市时,可侧重投资债券基金,减少股票基金的持有量。

三.考虑基金规模及市场关系选好基金类别只是选择基金的第一步,因为各类基金都有很多品种,它们属于不同的投资基金公司管理,由不同的经理人操作投资,投资于不同的市场,投资组合亦不尽相同、所以,在确定投资基金类别后,考虑基金的总体规模及投资市场的关系,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常,投资者需留意如下几点:1、若投资者的资金投资额大,他选择的基金规模就不应太小。

因为他的投资额在整个基金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他的买卖行为会影响到基金的表现,假如该投资者要如数赎回全部投资额,而该时股票基金的流动性不大,不易脱手,经理人只好出售一些质优股以备现金予该投资者赎现,令其他投资者只持有二、三线股,这样给其他投资者和基金本身都会带来不利。

如果那是一个小市场而成交额又小的话,他的赎回行为则会严重地影响着自身及基金价格的表现。

2、基金规模大,原则上应将基金资产投资在市场规模较大的金融商品上。

如果基金的规模较大而基金所投市场可买的股票数目不多,选择品种缺乏(象台湾、韩国、泰国等地皆是投资股票数目不多的市场),那你就得慎重考虑是否买入该基金。

因为基金管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现金,难于买到质优股票或基金买不到股票,又没有其他可直接投资的项目,那么,该基金的表现肯定有限,你不如把钱放进银行里吃利息。

那么,买卖基金时应先看市场还是先看基金呢?比较流行的看法是:第一,先看基金的投资市场,后看基金本身的规模及操作。

第二,同一市场条件下,基金管理人应放眼该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预计表现,而非单纯地看该市场过去的表现。

倘若该投资市场后市不看好,而基金经理们将该市场作为重点的投资对象,则该基金前景堪忧,投资者不应惠顾这种基金。

第三,如你的投资策略是长线投资,则不适宜投资单一市场基金。

因为花无百日红,尤其是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国家和地区,间或出现的股灾就足以左右基金的继往表现,投资者还是少涉足这种基金为妙。

四. 如何综合考核基金的表现一般的人在购买基金时,首先会留意到该基金过去的业绩表现,虽然基金过去的冶金并不能代表它的未来,但一般说来,表现较为稳定的基金可以表明它的设计是正确的,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是成功的。

如果它的表现一向都比较可观的话,则有理由相信他将来的表现仍会如此。

所以,投资者应该选择过去几年或创立以来都较为均衡的基金。

但需注意的是,基金的参考期通常自每年的1月1日起计,或以3个月、6个月、1年、2年或者年作为标准。

有时,基金经理在宣传广告中会片面地宣传该基金的最佳表现时期,而隐藏了业绩较差的时期。

所以,投资者若比较基金的表现,除了与它的过去相比较,还应将之与同类基金相比较,拿它的投资业绩同有关的指数相比。

在比较两只基金的表现时,要注意比较的是哪一段时期,不是同一时期的基金,其业绩没有比较的共性。

比较基金表现时还要留意的是,那些比较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在报章上公布的基金行情趋势,有的数据指的是在指定时间内的升降的百分比,有些则是假设一定的投资额定在那段时间内连本带利所能获得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的图表,你便要减去本金,才能计算出真实的回报。

当然,在比较的时候,还要注意各基金是否以同一货币相比较。

由于近年来外汇市场的波动较大,汇率的升降会影响到基金本身的表现,可能同样的增长幅度,一只基金的收益是从市场的差价中获得,另一只是从汇价波动中获得的,比较时就不能同等看待。

基金资产的大小同样影响着基金的表现。

一般而言,基金资产越大,投资者的投资费用也会相对减少,基金支付给管理人的保管年费的平均费率也会越低。

因为管理人的保管年费一般都有一个最低的收费率,当基金资产超过某一数量之后,保管年费才根据某百分比收取。

如果资产太小(指3千万人民币以下),保管年费所占的百分比会影响到基金的收益,特别是入息基金的影响更大。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基金资产规模与基金表现的关系:表中分别计算了香港、日本和英国这三个基金市场,在1988年一年内,排在前4名及后4名的基金的平均资产值,结果都发现,表现较好的基金,其平均资产值都较大。

这并不是说,较大的基金资产必定能导致较好的业绩表现,但至少可以投资者一点启示,适当的基金资产规模适合基金管理人运作,过大的基金资产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因为基金投资守则限制了基金所持某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该公司总股份的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