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实验动物设施及运行管理
第六章 实验动物设施及运行管理
第六章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及运行管理
1
2
第一节 实验动物设施概述
一、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的概念
(一)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 (Laboratory Animal Facility)是指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 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二)动物实验设施 (Animal Experimental Facility)是指以研究、试验、 教学、生物制品和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 试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57
四. 屏障设施动物的管理
(一)实验动物进屏障设施净化
1.在动物进入洁净区前,应将动物在层流超净台上装入密封式容器, 并严格将容器密封好。 2.洁净区内接纳人员应将饲养室内的笼架准备齐,确认洁净区内温度、 湿度、压差正常。准备好无菌铺垫物、饲料和饮用水。 3.将动物密封容器的外表面彻底清扫干净后,用2%过氧乙酸再擦拭干 净。 4.将动物密封容器浸入盛有2%过氧乙酸溶液的灭菌渡槽内,传入无菌 洁净准备区。也可将动物密封容器通过传递窗传入无菌洁净准备区。 动物传出洁净区按反方向进行。 5.洁净准备区内接纳人员将密封容器擦干后迅速移入饲养观察区,并 打开密封的容器,将动物按无菌操作分笼饲养。 6.动物放入笼盒前应将灭菌好的垫料垫在笼盒底部。垫料的量以盖满 笼盒底为准。
56
6.换垫料时把经灭菌消毒的鼠盒放在操作车上,然后把要换 的鼠盒也放在车上,工作人员可直接把鼠放入新盒里,用 原来的网罩盖上,换下的脏盒用运输车运出饲育间。 7.加水加料时按清洁动物的要求一律添加灭菌的水和饲料。 掉在地上的饲料一律丢弃。 8.分窝一般在换垫料的同时进行。断奶的仔鼠按雌雄分别放 在灭菌的育成盒里育成,待实验用。 9.工作人员每次进入饲育间都要进行工作记录和卡片记录, 卡片记录须按卡上的内容认真填写。同时也要对饲育间环 境设施状况作记录,特别是对异常问题发现及处理的情况, 要认真记录。 10.在工作中或其他情况下逃离的动物一律淘汰,不得再放 回笼内。
24
二、设施区域设置要求
(一)区域布局
1.前区的设置 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 2.饲育区的设置 (1)繁育、生产区 包括检疫室、育种室、生产群饲育 室、待发室、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 (2)动物实验区 包括缓冲间、实验饲育间、清洁物品 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 (3)辅助区 废弃物品存放处理间(设备)、密闭式实 验动物尸体冷藏存放间(设备)。 3.后区的设置 机械设备室与维修室、沐浴间、库房、饲料室、洗刷间、
33
物品分类及传入途径
耐热类:玻璃类、金属类、棉织类、液体、垫料、包 装等一切耐热的物品都必须经过双扉预真空高压灭菌 柜消毒后方可进入清洁区。
不耐热类:玻璃类、金属类、塑胶类、液体、饲料、 纸张、包装、工具等一切不耐热的物品须经过传递舱 或渡槽消毒后方可进入清洁区。
34
35
36
37
38
11
12
环境级别和动物级别的对应关系 动物级别 普通动物 清洁动物 SPF动物 无菌动物 或悉生动物 环境级别(洁净度,落下菌) 开放系统(___, 30) 屏障系统(万级,3) 屏障系统(万级,3) 隔离系统(百级,0)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按设施功能分类
1.实验动物生产设施 (Production Animal Facility) 2.动物实验设施 (Animal experimental Facility) 3.特殊实验动物设施 (Special Animal Facility)
经初、中、高三级过滤 HEPA Filter
31
一、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人员配置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内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
必须经过必要的教育或专门训练
二、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制度的制定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运行《规程》和各岗位 操作标准规范,即:《岗位SOP》。32三来自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物品的净化、灭菌
(一)耐热类 清洁区使用的全部鼠盒、垫料、水瓶、衣服等高压蒸汽灭菌 一般条件是:115℃ (0.7kg/cm2) 30min,121℃ (1.0kg/c m2 ) 20min,126℃(1.4kg/cm2) 15min。灭菌柜的操作要严格按操 作规程进行。 灭菌时应注意如下事项:①灭菌安全测试。②开启灭菌柜门时 必须在灭菌柜另一侧门关闭状态下进行。操作人员必须在放入 或取出柜内物品后随手关严柜门; (二)不耐热类 必须经过渡槽或传递舱进入清洁区。耐水物品可以经渡槽进入 清洁区。传渡的物品在槽内存放不少于30分钟。 消毒液一般3~4个月更换一次。 传渡的物品在槽内存放不少于30分钟。
40
41
第四节 屏障设施人员管理
一、屏障设施人员的一般要求
从事屏障设施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饲养人 员必须经过特定的技术培训,且持有省(市)级实验动 物管理机构颁发的上岗证。进入屏障设施内的工作人员 还要经过标准化设施运行管理的技术培训。 二、工作人员卫生及健康要求
(一)工作人员的卫生及健康检查
44
三、 人员工作程序 (一)工作人员进入屏障设施程序
在第一更衣处换拖鞋、脱外衣、脱内衣裤→淋浴室洗头、 身体、双手、双脚等( 5—10 分钟) →进入第二更衣室, 先用消毒过的毛巾擦干身体,然后带上洁净口罩和帽子, 穿洁净内衣裤,穿洁净工作服→双手浸泡在消毒桶内五 分钟以上或戴上消毒手套→风淋室风淋三分钟→洁净走
.
Supply Shower & Change Cloth
Personnel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Matter
渡槽、 传递窗 Animal
Quarantine & Cleaning
Barrier System
渡槽、 传递窗 消毒锅
Clean/Set on Fire
Air
25
(二)其它设施设置
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均应在压强变化相交 接处设有缓冲设置。动物实验区的设施应与 饲养繁育系统分开设置。
(三)设施与设备
在实验环境中设置设备时,其设备性能和 指标,均须与环境设施指标要求相一致。
26
27
28
29
第三节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运行管理
30
.人、物、气、动物) 屏障系统管理中的四要素(
58
屏障内动物的进入
动物的隔离
处
理
动物的检疫
生物净化 进入屏障 隔离器内保种
59
(二)实验动物出屏障设施 动物装在运输盒里(清洁级以上动物要带过 滤膜),用胶带封好后经污物走廊放在缓冲 间并关闭内侧门;负责发动物的人员从缓冲 间外侧门将其取走。
60
人、物、动物流程
人员流程:准备室→更衣→淋浴→更无菌衣→风淋→ 清洁走廊→动物室→缓冲间→屏障外。 物品流程: 洗刷包装室→灭菌室→洁净贮存室→洁 净走廊→动物室→缓冲间→污物处理室→洗刷包装 动物流程: ①入屏障:屏障外→传递窗→洁净库→观察室→饲养室 ②出屏障:饲养室→洁净库→传递窗→屏障外
43
9.禁止在洁净区内解(拉)开工作服暴露身体,戒除在操作中用手 摸口、鼻、眼睛和头发的习惯,手更不得接触暴露部位。 10.任何手动工具、器械、笔、纸用后放回有盖的密闭容器中。 11.洁净区内不能使用粉笔黑板,记录不能使用铅笔和非记录用纸 张。 12.要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区的人次。 13.进入设施内,首先戴上手套并将双手泡进消毒液五分钟后方可 进行其他操作。消毒液为 1:100倍稀释的百毒杀或过氧乙酸等, 每周配制、更换一次。 14.各区域要随手关门,饲养人员不得互相串房间。 15.严格执行人流、物流、动物流的走向和顺序。 16.不同区域的饲养人员按要求穿戴相应的、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和 鞋,并在相应的区域活动。
20
21
22
三、屏障设施
概念:是指一个相对密闭的实验动物设施 环境,设有恒温、恒湿和除菌换气系统。 要求送入空气的洁净度达10000级,室内保 持正压,具有严格的微生物控制系统,用 以饲养清洁级或SPF级动物。 布局
23
第二节 我国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要求
一、设施建筑要求
(一)选址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设施应与生活区保持大于50m的距 离。 (二)建筑卫生要求 动物繁育、生产、实验场所有围护结构材料均应无毒、无放 射性。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均为圆弧形,易于清洗、消 毒。墙面应采用不易脱落、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的材料。地 面应防滑、耐磨、无渗漏。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 (三)建筑设施要求 建筑物门、窗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走廊宽度不应小于1.5m, 门宽度不应小于1m。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保持 正压操作,应合理组织气流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避免死角,避 免断流,避免短路。各类环境控制设备应定期维修保养。动物繁 育、生产、实验室的电力负荷等级,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应备 有应急电源。室内的配电设备,应选择不易积尘的设备,并应暗 装。电气管线应暗敷、由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的电气管线管口, 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39
四、仪器设备及物品管理 有动力设备,消毒灭菌设备,净化设备,实验和检测 设备,通讯设备等 。出现故障时要及时维修和排除确保 设施的正常运转。 五、饲料管理 外购饲料一定要到有合格证、经营证的厂家直接购买, 并索要合格证明与近期质量检验报告。饲料不宜一次购买 过多,以免存放过长发生质量蜕变;饲料库房要采取措施, 防霉变、防污染、防野鼠。 六、动物运输管理 动物运输应符合安全和微生物控制等级要求。不同品 种、品系和等级的动物不得混合装运。动物运输应配置专 用车辆,专人负责,定期消毒、保洁,车辆应装有空调设 备。运输笼具须经消毒、灭菌后方可回收使用。
3
4
香港中文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5
6
7
Charlsriver Inc公司的实验动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