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选择学派 地方公共物品与俱乐部

公共选择学派 地方公共物品与俱乐部

公共选择学派地方公共物品与俱乐部——俱乐部理论(一)俱乐部与非纯公共品 1.公共物品、非纯公共物品与俱乐部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作为经济中的一个部门,主要提供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

不过,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还有一种商品,称作非纯公共物品或混合商品,多数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联合提供。

非纯公共物品类似于俱乐部提供的物品,研究非纯公共品的供给、需求与均衡数量的理论,叫俱乐部理论。

2.俱乐部理论俱乐部经济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A.C.庇古与F.奈特有关对拥挤的道路征收通行费的论述。

现代俱乐部经济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布坎南与蒂鲍特。

俱乐部经济理论的基本目的是研究非纯公共品的配置效率问题。

(二)布坎南模型——“内俱乐部理论” 1.俱乐部均衡的布坎南模型布坎南的创始性研究解释的是俱乐部的自身问题,不考虑俱乐部与外部的联系,因而叫内俱乐部理论。

在俱乐部研究上,布坎南既是创始人,又最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其后的很多研究与之紧密相关。

俱乐部规模包括提供的物品数与容纳的成员数两方面。

如果只从俱乐部成员的角度考虑,那么按照微观经济理论,俱乐部欲实现均衡,就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P92 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 2.最优俱乐部规模的决定简言之,布坎南的理论表明,俱乐部成员的效用同时取决与俱乐部物品与成员数量。

若俱乐部物品太多,则用私人物品消费量少,故效用不高;若俱乐部物品太少,则效用同样较低;若俱乐部成员太多,就会因拥挤而减少效用;若俱乐部成员太少,则每人分摊成本较高,也会减少效用。

所以俱乐部中的物品与成员数适度,并且应同时决定。

3.布坎南模型的推论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解释了非纯公共物品的配置,但这一理论同样可适用于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两个基本点极端例子。

(三)联系俱乐部内外的一般理论 1.俱乐部内外均衡的一般理关于俱乐部的一般理论有很多人进行了研究,其中W.奥克兰的模型较完整较有代表性。

以下便以奥克兰模型为主介绍一般俱乐部理论。

一般俱乐部理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分析俱乐部均衡,分析时既考虑俱乐部也考虑非成员,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在一个社会中,俱乐部成员的效用受到三个因素影响:私人物品消费量,俱乐部物品消费量,俱乐部的拥挤程度。

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力求个人效用最大,为此他首先得决定是否加入俱乐部。

而一旦假如俱乐部后,他还得决定对俱乐部的利用率。

如何理应俱乐部又取决于俱乐部物品数量、成员人数和会费。

这些都是俱乐部一般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当每个社会成员实现最大个人效用时,我们就说实现了俱乐部内外同时均衡。

2.一般俱乐部理论的推论从关于俱乐部的一般模型中,可以看到其种种具体经济含义。

(1)成员特性的作用。

成员是否同质,对俱乐部特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2)排斥成本问题。

排斥成本指的是建立与维护一种机智,以限制俱乐部利用率与成员数的成本,前面的一般模型中未考虑到这一成本,引入这一成本后,一些结论也许要修改。

(3)关于不同组织结构的效率问题。

私人经营不管是由成员合作经营还是由企业经营,都可能实现配置效率。

这说明非纯公共物品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四)以足投票与地方公共物品资源配置 1.蒂鲍特假说——以足投票理论蒂鲍特的观点表明,分权决策可以自动实现地方公共物品配置上的帕累托效率。

然而,要指出的是,蒂鲍特假说压迫以来几个比较极端而不太实现的假设,这就影响到蒂鲍特理论的说服力。

2.蒂鲍特假说的意义、缺陷与发展(1)意义蒂鲍特假说说,在地方公共物品生产或社会规划方面,自由资源的个人分权行动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蒂鲍特假说推倒巧妙,结构新颖,富有启发性。

(2)缺陷蒂鲍特理论的第一个缺陷表现在(a)地方公共物品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而不是始终规模收益不变。

(b)很难有足够数量的社区。

(c)社回成员的流动性是不完全的,迁移是有代价的。

此外,个人收入显然要受到他所处社区的限制,人们不可能拥有完全的信心,各社区之间存在外在效应。

蒂鲍特模型的第二个缺陷是未能具体考虑地方公共物品的筹资问题,只是泛泛而谈高支出与高税收相伴。

社会公共物品组合的确定也存在问题,这是蒂鲍特理论的第三个缺陷。

(3)发展与此同时,蒂鲍特以足投票理论也有发展。

艾拉德与希尔曼考虑了移民政策对最优社区规模的影响。

伯格拉斯指出:个人的技术差异影响着边际产品,从而决定着社区类型与居民定居选择。

赫尔普曼、潘斯和费什也在蒂鲍特以足理论上有了发展。

3.蒂鲍特以足投票与布坎南俱乐部和萨缪尔森公共物品的比较蒂鲍特以足投票与布坎南俱乐部的关键区别在于:蒂鲍特以足投票显示的是对地方公共物品的偏好,这一地方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布坎南的俱乐部显示了对非公共品的偏好,这里的非纯公共品具有排他性。

与此同时,两者也有共同之处:(a)蒂鲍特以足投票与布坎南俱乐部都假定同质的成员同等分摊成本;(b)社区与俱乐部是否最优取决于其成员的观点。

萨缪尔森较早地分析了公共物品的配置问题,但结论令人沮丧。

蒂鲍特首先注意到并区分了全国性公共物品与地方性公共物品,提出以足投票概念,从而使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问题的解决呈现转机。

(五)财政联邦制1.财政联邦制财政体制与政治体制是密切相关的。

就各级政府的关系而言,政府体制基本上分为单一国家、联邦和邦联三种形式。

联邦体制决定了财政结构是财政联邦制。

但是,公共选择学派指出,现实中的财政体制并不理想,理想的财政体制应是经济考虑建立的财政联邦制。

财政联邦制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充分地实现个人自由,提高经济效率。

财政联邦制与以足投票还促成了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或各行政社区之间的竞争。

2.最优财政结构的确定理想的财政联邦制是指一种最优财政结构,它设计到各级辖区规模的确定和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应分归哪级辖区。

布坎南与弗劳尔斯指出,财政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应综合考虑下面一些因素:(1)地方公共物品的作用范围,及其外部经济的影响范围;(2)地方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3)集体决策成本。

3.联邦职能理查德.马斯格雷夫与帕吉马斯格雷夫把联邦应参与完成的只能归纳总结为配置、分配与稳定三个方面。

五户官僚机构与公共物品生产——官僚经济理论(一)官僚机构、官僚经济理论 1.官僚机构与公共物品供给在政治过程中,立法决策过程确定的是公共物品的需求,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那时政府的各级行政机构提供的。

公共选择学派将各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机构。

2.传统的官僚理论传统的官僚政治理论是与公共选择观点截然不同的。

关于官僚机构的较早而有最有影响的分析当数马克斯.韦伯的理论。

在他看来,官僚机构是服务于当选政府所认为的那种公共利益的,它们提供的服务是不偏不倚的,有效率的,它们是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

韦伯的理论更多的是规范成分而少实证成分,实际上,他描述的官僚是一个理想的官僚模型。

3.公共选择的官僚主义经济论官僚经济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官僚机构作为生产者纳入公共选择理论的供给模型之中进行分析,把官僚看成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

官僚机构与官僚行为遵循着制度约束下的刺激反应模式。

官僚经济理论基本上是用微观经济学的均衡范例来分析的。

(二)尼斯坎南垄断官僚主义经济理论尼斯坎南是在综合塔洛克与唐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理论的。

他关注的中心是效率问题,他研究官僚机构是为了分析官僚机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和比较官僚组织与其他市场经济组织的相对效益。

1.官僚的目标函数:最大预算尼斯坎南看来,官僚的目的不是公共效益,也不是最大效率,而是个人效用最大化。

为了使个人效用最大,官僚又要追求薪水等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除易于更迭易于管理外,又都可归结为使预算最大。

2.官僚机构的外在环境官僚是在一系列约束下活动的。

这里的约束来自外界。

官僚机构的外在环境表现为向它提供资金购买产品的机构,如政府或者立法机构。

官僚机构与政府或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

但在这种双边垄断关系中,双方的权力是不对等的,其原因在于信息的昂贵致使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官僚机构相对于国会占有优势。

3.官僚机构运行约束官僚机构在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的运行中,要受到需求与预算两种约束。

需求约束主要来自作为选民代理人的国会,也可能来自上级行政机关。

预算约束来自官僚机构内部,是一种成本约束。

4.最优产量的确定与官僚机构均衡官僚总是谋求预算最大,预算最大时的产出即为均衡产出,但此时预算资金必须大于或等于最低成本开支。

这表明,局的最产出除取决于预算拨款与成本开支两个因素。

确定了最优产出,就以为着实现产出均衡或局均衡(即官僚机构均衡)。

显然,局均衡的必要条件是,预算拨款大于或等于成本。

5.预算最大化垄断官僚主义的生产效率由于官僚机构要从扩大预算规模中获取效用,在官僚机构与上级拨款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双边垄断关系,因而官僚机构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垄断力。

结果是:第一,生产产量相对社会最优需要过剩,故无论哪种均衡都缺乏配置效率;第二,在需求约束的均衡下,产出是以高于最低可能成本的成本供给出来的,缺乏配置效率;第三,官僚机构倾向于过量使用资本以提高预算的现值。

6.米格与布朗热对尼斯坎南垄断官僚模型的发展可以说,尼斯坎南模型是公共选择文献中关于官僚机构理论的最重要罪最有价值的模型之一,因而影响也最大,受很多学者重视与发展。

其中以米格与布朗热具有代表性。

米格与布朗热在保留尼斯坎南基本模型的垄断假设的前提下,首先对其预算最大化假设提出挑战,认为它关于官僚的目的的假设未能区分产出和所有其他通过财政支配权而获得的特权。

米格与布朗热还指出,官僚追求最大财政节余的行为,与尼斯坎南模型中追求最大预算拨款的行为正好是两个基本点极端,官僚的实际选择也处于两者之间。

另外,从比较静态分析的角度来看,米格与布朗热和尼斯坎南关于公共物品需求增加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7.对尼斯坎南模型的批评作为一个重要理论,尼斯坎南的垄断官僚行为模型,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很多批评。

关于预算最大化假设,P.M.杰克逊等人指出,增加官僚效用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与预算规模正相反,有些因素则负相反。

尼斯坎南关于作为资人的主管机构(立法机构)与作为供给者的官僚机构这一双边垄断中权利不对等的问题,也成为批评的焦点。

尼斯坎南模型同其他公共选择文献一样,还包含着一个隐含的保守结论:市场比官僚机构更有效率。

这以结论在尼斯坎南模型中表现为产量过度,甚至是效率降低。

这一自由放任结论受到I.麦克林的批评。

再者,尼斯坎南模型的基础之一——垄断假设也同样受到挑战。

除此之外,尼斯坎南模型是一个经济理论,它不仅受到经济学家的批评,同时也受到一些政治家尤其是有英国文化背景的政治学家的批评。

(三)竞争官僚主义经济理论1.尼斯坎南的理论尼斯坎南也专辟一章分析了官僚机构在竞争环境中的行为,只不过影响甚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