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评估材料_航空工程_学院2017年5月9日_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_专业自评报告一、总体概述二、分项自评1、生源情况1.1 招生录取情况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该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自评情况:良好自评分数: 8 分2、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2.1.1培养目标⑴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培养目标:培养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部门,在可靠性工程设计、管理、研究以及质量管理、质量工程、飞行器设计等专业领域从事产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设计以及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定位: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及试验验证技术。
针对上述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设置了相关的课程体系,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符合度。
⑵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学习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学习飞行器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安全性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获得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业工程、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能在航空、航天、民航、交通、能源、环境等领域从事产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设计及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对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支撑度。
2.1.2 课程体系⑴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质量工程学、可靠性工程、系统工程、现代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等。
课程体系基本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设定,结构较为合理,与培养目标吻合度较好。
⑵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针对于毕业生能力、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课程的设置兼顾理论教学及实践环节开展,大力加强以维修与管理为特色的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类应用型技能技术人才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同时兼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旨在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支持度。
⑶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结构可靠性、现代产品质量管理、维修性设计与分析、系统可靠性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等。
同时,相应的安排了集中实践环节,如飞机维修实习、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自评情况:良好自评分数:8.2 分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2.2.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⑴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结合学生的培养效果,不断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与修订,不断加强培养目标、毕业生整体素养、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关联性、吻合度以及支撑度,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专业定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⑵教材方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匹配程度,优化教材方案,尽可能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理论教材,并逐步开展适合于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教材的编制工作。
⑶实践环节:尽可能地将实践环节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
通过对实践效果的审视与评估,优化实践方案,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如计划将学生的生产实习从以参观学习为主变更为动手操作为主等。
2.2.2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开设了2~3门双语课程,并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专业英语,放置在第5~7学期,旨在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外文资料文献的搜索阅读能力以及专业深入理解的能力。
自评情况:良好自评分数:4.3 分3 教学资源3.1 专业师资基本情况3.1.1 专业生师比飞质专业课程教师:马高山(博士,副教授)、任淑红(博士、讲师)、魏振伟(硕士、工程师)、张翼(博士、讲师)、苏毅(博士、讲师)、陈庆远(博士、讲师)、刘攀(博士、讲师)共7人。
学生人数:163,生师比为23.33.1.2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专业教师共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6人,所占比例为85.7%。
3.1.3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专业教师共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教授、副教授)有1人,所占比例为14.3%。
3.1.4 近四年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⑴近四年该专业教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授课率为0%。
⑵近四年由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2015年以来,专业基础课共7门,5门由高级职称教师承担;专业课共计3门,2门由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比例为66.7%。
3.1.5 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专业教师共7人,其中有3名教师有相关行业经历,比例为42.9%。
3.1.6 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目前此项为零。
自评情况:良好自评分数: 9.8分3.2 专业教师科研情况3.2.1 近四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 任淑红#, 文振华, 薛飞.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热老化性能可靠性预测.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5):909-914.[2]Qingyuan Chen(#), Pizhong Qiao*. Buckling analysis of laminated plate structures with elastic edges using a novel semi-analytical finite strip metho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6, 152: 85-95[3] Qingyuan Chen(#), Pizhong Qiao*.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imperfect composite laminated plates with rotationally-restrained edge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5, 125: 117-126.[4] Qingyuan Chen(#), Pizhong Qiao*. Shear buckling of rotationally-restrained composite laminated plates.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5, 94: 147-154.[5] Qingyuan Chen(#), Pizhong Qiao*. Post-buckling analysis of composite plates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on and shear loading using finite strip method.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2014, 83: 33-42.[6] Pan Liu(#), Taewan Ku, Beomsoo Kang(*), Shape error predi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in flexibly-reconfigurable roll forming process,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29 (10): 4387~4397[7]苏毅(#),王生楠(*),鲁龙坤,用广义扩展有限元计算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2(6):1162~1168[8]苏毅(#),王生楠(*),高文,广义扩展有限元法及其应用,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33(6):921~927[9]苏毅(#),王生楠(*),刘俭辉,基于扩展有限元研究非均质材料的应力强度因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32(1):62 ~68[10]苏毅(#),王生楠(*),机身某部位连接区疲劳和损伤容限分析,航空计算技术,2013,43(3):45~47[11]魏振伟(#)(*),刘飞,粒子群特征优选的SVDD入侵检测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6,33(8):144 ~ 148[12]Yi Zhang(#), Caili Zhang, Zhenya Fu(*), Wenyuan Zhou, Chuanshuai Li,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esoporous TiO2 films supported on magnesium allo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 2014, 10(1/2): 110~1193.2.2 近四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无3.2.3 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⑴任淑红.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15A590001,航空发动机气路性能可靠性预测方法研究, 2015/01-2016/12,2万,在研, 主持⑵魏振伟.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590003,航空发动机故障检测中的单值分类方法研究,2016/01-2017/12,2万元,在研,主持自评情况:良好自评分数:7.7分3.3 教师教研情况3.3.1 近四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数量无3.3.2 近十年教师主持编写该专业教材情况⑴马高山.《航空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7-5124-1219-4)⑵马高山.《复杂铝锂合金零件热成形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ISBN:978-7-122-10996-5)⑶马高山.《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ISBN:978-7-301- 12167-2)⑷任淑红,《航空发动机视情维修管理中的寿命预测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千字,20163.3.3 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情况无自评情况:中等自评分数: 5.125分3.4 实验实践教学3.4.1 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生均值:158523.4.2 近四年新增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生均值:143053.4.3 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值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为6个,包括中航工业郑州飞机装备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凯美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