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意大利的PPT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 家,即城邦,14世纪后各城市逐渐从共和制走向独裁。独裁者耽于享乐, 信奉新柏拉图主义,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大力保护艺术家对 世俗生活的描绘。与此同时圣方济各会的宗教激进主义力图屏弃正统宗 教的经院哲学,歌颂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罗马教廷也在走向腐败, 历届教皇的享乐规模比世俗独裁者还要厉害,他们也在保护艺术家,允 许艺术偏离正统的宗教教条。哲学、科学都在逐渐地朝着比较宽松的气 氛中发展,也酝酿着宗教改革的前奏。
•
意大利首都罗马(Rome/Roma)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天主教中 心,罗马教廷所在地,前罗马帝国首都,由于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 历史,故被称为“七丘城”和“永恒之城”。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的台 伯河畔,总面积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8平方公里。罗马市现 由55个居民区组成,人口约264万多,其都会区人口540万,罗马市是意大利 最大的市和欧洲最大的城市。
意大利罗马著名的:“破船喷泉”
米兰,南欧国家意大利的西北方大城,米兰省的省会和 伦巴第大区的首府,位于意大利人口最密集和发展度最 高的伦巴第平原上。它也是欧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点, 历史相当悠久,以观光、时尚、建筑闻名。米兰都会区 生产总值占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4.8%,是欧洲人口最 密集与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全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古迹和 遗产,拥有充满活力的夜生活与独特的料理,传统歌剧 也尤为著名。米兰城有世界时尚之都的美誉,蒙特拿破 仑大街上的时装商店举世闻名,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被 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购物中心。
• 文学三杰 但丁 彼得拉克 薄伽丘 • 美术三杰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但丁(Dante)(1265-1321)。 文艺复兴的先驱, 文艺复兴运动起 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 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 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 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 地方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 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 他认为 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 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是违背自然的。 他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 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 诗为形式的抒情诗歌,受到各城市国 家统治者的热烈欢迎。
彼特拉克(Petrarch)是意大利诗人。 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佐城,1374 年7月19日卒于阿尔夸。他不仅是人 文主义的奠基者,而且也是近代诗歌 的创始人。他优秀的十四行体抒情诗 集《歌集》问世,获得了“桂冠诗人” 的称号。《歌集》表达出早期人文主 义者向往和追求新生活,憎恨教会的 情绪。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 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 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 游欧洲各国。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 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 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 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பைடு நூலகம்
以阿西亚意 及尔西平大 斯卑里宁利 洛斯岛半位 文山和岛于 尼地萨和欧 亚区丁两洲 接与岛个南 壤法组位部 。国成于, 、。地主 瑞意中要 士大海由 、利中靴 奥在的子 地北大型 利方岛的
意大利国花——雏菊
意大利国石——珊瑚
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意大利
• • • • 首都罗马 时尚之都米兰 水城 威尼斯 标志性建筑 比萨斜塔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 等的竖长方形相连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绿、白、 红三色。
呈圆形。中心图案是一个带红边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国;五角星 背后是一个大齿轮,象征劳动者;齿轮周围由橄榄(oliva)枝叶和橡树叶 环绕,象征和平与强盛。底部的红色绶带上用意大利文写着“意大利共 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
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意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 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 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 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
忌讳
• • • • 意大利人忌讳交叉握手 忌讳数字“13、17”。 忌讳“星期五” 在参观天主教堂时禁止穿短裤、短裙或无 袖上衣进入 • 意大利人忌讳菊花 • 切勿将手帕、丝织品和亚麻织品送给意大 利人。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 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 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 堂的独立式钟楼,于 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 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 上。广场的大片草坪 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 筑,它们是大教堂 (建造于1063年—13 世纪)、洗礼堂(建 造于1153年—14世 纪)、钟楼(即比萨 斜塔)和墓园(建造 于1174年),它们的 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 理石砌成,各自相对 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 马式建筑风格。比萨 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 的后面。
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 圣齐奥(意大利语: 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 1520年4月6日),本名拉斐尔· 桑蒂 (Raffaello Santi),常简称拉斐尔 (拉丁语:Raphael),意大利画家、 建筑师。与列奥那多· 达芬奇和米开 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 尔所绘画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 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他的性情 平和、文雅,和他的画作一样。拉斐 尔于1520年高烧猝逝于罗马,终年 37岁,葬于万神庙。
基督显圣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 年2月18日),全名米开朗基罗· 洛多维科 Buonarroti Simoni。 迪· 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 与列奥纳多· 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 “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 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 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 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
谢谢观看
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 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 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 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 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 人数的观众。
米 兰 维 多 利 奥 艾 玛 努 埃 尔 二 世 长 廊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有 统计显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为17.4万,而2009年10月份刚刚公布的常住人 口总数还不到6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 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 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末日的审判
吃货眼中的意大利
民俗
•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SALUTE!)(祝你健 康)”。另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 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
•
在正式场合,穿着十分讲究。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对长者、有地位和 不太熟悉的人,要称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荣誉 职称;在就餐、乘车、乘电梯等情况下,都会让女士先行。和意大利人谈话 要注意分寸,一般谈论工作、新闻、足球;不要谈论政治和美式橄榄球。
• 薄伽丘全名乔万尼·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 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 《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 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 达芬奇全名列奥纳多· 芬奇 达·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 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 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和发明家。正因为他是一个全 才,所以他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 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 的芬奇镇,卒于法国。壁画《最后的晚 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 《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 三幅作品是达· 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 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