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砖五国简介

金砖五国简介

金砖国家的概述一.金砖国家的来源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

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

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

“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

“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

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013年,“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

据有关国际组织计,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

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

二.金砖国家走在一起的原因“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他们走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

“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

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其次,“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

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

“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

同时,“金砖国家”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很强,既有开展广泛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有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和战略需求,加强合作顺理成章。

最后,“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与七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发展伙伴。

该机制讨论的问题集中于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心。

可以说,“金砖国家”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一座新桥梁。

三.金砖国家成立的主要原因首先,增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在三亚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就一些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磋商,并争取达成共识。

据了解,这些问题至少包括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同时,峰会对当前利比亚局势等关乎国际安全的热点问题可能也将有所涉及。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

从政治和安全上看,五国中的俄罗斯和中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至2013年,巴西、印度、南非都是非常任理事国。

从经济上看,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

可以预料,五国在三亚峰会上的立场和举动,将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引起高度关注。

其次,提高发展国家的话语权。

三亚峰会虽然是金砖国家的聚会,但是它体现的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金砖国家代表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多极世界的坚定支持者。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卢金说。

巴西外交部副部长雷斯强调,金砖国家代表着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渴望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

南非国际营销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托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不单是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的舞台。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马沙巴内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砖国家秉承万隆精神,和平相处、友好合作。

这一精神将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促进南南合作的平台。

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沟通。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关系。

相反,双方在有立场分歧的同时,也有互利共赢的一面。

三亚峰会也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协调提供机会。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重要创新,希望这一机制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协作、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学者塔库尔说,金砖国家已形成一个基本的合作体系,但不希望被视为反西方的集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金砖国家将会成为发展中经济体同发达经济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强化南北对话、南北合作。

金砖国家希望通过对国际秩序进行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革命式的推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最后,有利于金砖国家机制的自身建设。

虽然当前还很难准确预测三亚峰会将在多大程度上推进金砖国家机制建设,但相关呼声已经清晰可闻。

分析人士指出,金砖国家加强机制建设,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巴西外交部副部长雷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三亚峰会将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设,使其合作范围扩大至能源、贸易、农业、粮食安全等领域,协调在国际重大政治、经济事务上的立场,并讨论“金砖国家”如何实行合作,甚至联合采取共同行动。

四.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的介绍1)中国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

拥有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

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

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单伟建早在2003年在“财经”杂志上就发表文章提出,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

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匪夷所思的: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同时又是最无效率的。

单伟建说,“没有效率的经济有可能实现真实的增长有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是自然的高储蓄率,第二是人为的资本控制。

假设公民因为某种原因停止储蓄,银行没有多余资金对企业投放时,增长就会停止。

如果允许储蓄流出国境,去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增长也会停止。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像是一个服用了兴奋剂的世界冠军,银行通过浪费居民储蓄来推动经济增长。

但这是以长期健康为代价的,是不能持久的。

中国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如此高投资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和低效率,使得经济成就的代价越来越高。

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工人的超低工资。

表面上,中国的平均工资也一直在增长,但其实大部份流向了垄断行业和高管人员,直接制造产品的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其它国家。

花旗银行在其《宏观中国》研究报告中指出,若不考虑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比美国远为密集的因素,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

两年前,美国苹果公司和英国金融时报先后来中国的“富士康”调查显示,富士康公司打工者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月工资不足50美元,还不到美国同类工人2小时的工资。

就是这点儿工资,还经常不能按时拿到。

中国是世界第3大经济体,目前占世界GDP的约5%,然而却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煤炭、钢铁和棉花,以及将近一半的水泥。

中国的煤炭消费量比美国、印度和俄国的总和还要多;10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完全的石油出口国,而现在已经变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国家环保总局承认,中国万元GDP能源消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至11倍。

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榨取性的过度消耗甚至浪费的基础之上,并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

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窘境,环保总局承认:中国45种主要矿产15年后剩下6种,5年以后7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局部范围内,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之一。

空气和水的污染物浓度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损害了人身健康、也造成了农业收成的损失。

根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空气和水污染使中国损失了5.8%的GDP。

世界上污染最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中国人呼吸着不达标的空气。

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经济投资过度,投资占GDP比率高达40至45%,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承受。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

如果算上生态成本,中国经济增长将为负值。

所谓的“先进生产力”,正是挥霍本已面临枯竭的生态资源而拼出来的。

这样的经济增长既无法持久,也对世界和后代子孙贻祸无穷。

中国经济带动了整个世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掏空了子孙界经济的增长,却唯后代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2)巴西巴西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不仅仅是巴西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而且巴西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

如今的巴西经济总量居拉美之首,并且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七。

如此巨大地经济实力和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得益于巴西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和农业的发达。

现在巴西经济现状非常好,稳定,并且健康可持续。

巴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建成了非常完善的工业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