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核评价内容及评分实施细则

审核评价内容及评分实施细则

2.3体系文件的健全度。(10)
2.3体系文件的健全度。(10)
参考《文件健全度合规性执行率检查表》,抽查五个过程,细致查看每一个过程的相关文件,看该过程是否按照过程管理的思路对相关内容进行规定和明确,如技术/工作的接收标准或要求、过程及关键控制点的测量方法与周期、纠偏的方法与预案、过程信息的记录与传递要求、工作的职责界定等。
目标值设定的依据及考虑因素有:
1.3对关键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策划、完善和改进。(7)
是否进行了相关过程及措施的策划以及文件的修订。是否完善了过程控制手段和技术控制要求,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和稳态控制要求等进行识别并加以控制。是否优化了工作流程、完善了工作措施。
列举对关键质量目标实现的相关工作、流程、标准的策划、完善与改进情况:
参考《文件健全度合规性执行率检查表》,抽查五个过程,细致查看每一个过程的相关文件,看该过程是否按照过程管理的思路对相关内容进行规定和明确,如技术/工作的接收标准或要求、过程及关键控制点的测量方法与周期、纠偏的方法与预案、过程信息的记录与传递要求、工作的职责界定等。
结合现场检查情况,重点关注文件是否够用、好用、管用,是否能够支撑目标绩效的实现,是否体现了过程方法、持续改进的应用要求。以10分为满分,分别对五个过程的文件健全度进行综合评分。健全度检查要点仅作为参考,不能机械地作为过程健全度评分的唯一依据。
企业主要业务过程包括卷烟营销过程、物流配送过程、专卖管理过程、烟叶生产与经营过程等。
主要支持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环境及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行政后勤管理等。
1.体系文件的全覆盖情况:
2.是否发现独立于管理体系之外,未纳入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策划、管理、受控和执行的业务领域及文件要求等。



2.体系文件
2.1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体系文件全面覆盖,标准统一,严格执行。(8)
体系在企业各项管理业务活动中切实发挥规范、指导作用。体系文件作为唯一有效、受控、权威的标准和依据,覆盖所有管理活动和流程,覆盖主要业务过程和支持过程。体系文件在企业得到高度认知和严格执行。重点关注体系文件是否从策划到一线具体执行实施的标准是否体现高度统一和协调一致。
3.是否对国家局、省局下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识别,并将相关要求纳入体系文件。(特别注意不应是全文转化,而是将少数新要求、强制性要求替代、整合、增加到已有体系文件相关事项的管理控制要求中,红头文件不应作为执行层参照执行的依据,执行层的所参照执行的体系文件应体现高度的精简性和唯一性)
2.体系文件
2.体系文件
结合现场检查情况,重点关注文件是否够用、好用、管用,是否能够支撑目标绩效的实现,是否体现了过程方法、持续改进的应用要求。以10分为满分,分别对五个过程的文件健全度进行综合评分。健全度检查要点仅作为参考,不能机械地作为过程健全度评分的唯一依据。
文件健全度得分=五个过程得分的算数平均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文件健全度得分=五个过程得分的算数平均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文件总体健全度评价得分=
五个过程的健全度得分合计(50分满分)=
2.五个过程的文件健全度得分、检查情况及发现问题:
①()过程得分=
检查情况:
②()过程得分=
检查情况:
③()过程得分=
检查情况:
④()过程得分=
检查情况:
⑤()过程得分=
检查情况:
其中,未按企业文件要求执行的事实项数:
2.企业总体文件执行率=()%(执行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各过程的文件执行率,以及未按文件执行的事实项描述:

()过程:文件执行率=
3.综合五个过程的检查情况,对体系文件的健全度、协调性、精简度和有效性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好的方面及不足:
2.体系文件
2.体系文件
2.4体系文件的合规性。(10)
2.4体系文件的合规性。(10)
依据《文件健全度合规性执行率检查表》,检查体系文件对国家局、省局规范性文件的识别转化情况。检查企业对相关管理事项及要求有无在相关流程、标准、制度要求中加以规范、明确和有效控制,并设置关键控制点。
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占5分。单个指标的设定应具有独立性、代表性和互补性,下级指标完成能
指标协调性得分=
1.分别列举对某1项企业一级质量目标在二级部门的分解支撑情况(好的例子,以及存在问题):
2.分别列举对某二级部门的指标分解展开情况(好的例子,以及存在问题):
2.检查组建议增设的关键质量目标:
1.7质量目标逐级展开,工作责任层层落实;企业目标体系协调严谨,层次清晰。(6)
指标分解占5分。检查某一项企业一级质量目标,看其在企业各部门的展开支撑情况。另外抽查一个二级部门的质量目标,检查是否对所承担的目标围绕职责职能、关键影响因素、业绩的稳态控制要求等进行指标内容展开和目标完成时间的时间序列展开。同时检查目标分解的同时有无工作计划、配套措施的制定和保障。
是否将关键质量目标的监视、测量、分析作为推动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不断查找数据背后的管理问题,及时发现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体系文件,加强过程控制,确保目标业绩的稳步提升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举例说明企业对业绩不佳的指标(未达标指标、指标业绩水平同比或环比下降、指标业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分析、过程保障、整改/跟进措施及实施成效:
未能对所抽查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转化和细化规定,可操作性差、无法依据企业文件对相关事项进行有效控制和规范的每发现一处扣1分,此处扣分无下限。
1.依据合规性检查要点,五个过程共发现不符合项,共计
()项。
2.各过程发现的不符合项个数、实事描述及情况类型(参考下列3种分类):

()过程:不符合项()项
有关实事描述:
2.从以下3方面关注对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分析、运用和改进。①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内容是否包含顾客满意的程度和趋势的分析和比较;②企业是否对照测评发现的短板和顾客投诉的集中区域或问题,进行综合原因分析,并制定对策措施;③检查企业整改实施情况。上述3方面,发现1个方面无资料证明或有明显欠缺的扣3分。
1.顾客满意度调查组织实施部门:
3.是否发现体系运行中的两张皮现象,并举例说明。特别关注现场执行文件是否与提供检查组检查文件的内容要求协调一致,以及实际工作中是否对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和执行。
2.2体系文件是否统一管理,全面受控。(8)
企业是否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统一策划,是否有企业标准或文件体系表(文件目录),是否规定了各类标准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要素,是否规定了不同各类层级文件之间的接口和引用关系。
审核评价内容及评分实施细则(受评单位: )
检查内容
检查项
评分说明
实评分
(10分满分)
备注
(检查情况,包括好的方面及存在问题)
1.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
1.1质量目标是否设置了国家局已下发的商业10项关键质量目标。(5)
2013年公司级、部门级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商业10项关键质量目标项。缺少1项扣2分,缺少2项及以上此项得0分。
未能对所抽查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转化和细化规定,可操作性差、无法依据企业文件对相关事项进行有效控制和规范的每发现一处扣1分,此处扣分无下限。
依据《文件健全度合规性执行率检查表》,检查体系文件对国家局、省局规范性文件的识别转化情况。检查企业对相关管理事项及要求有无在相关流程、标准、制度要求中加以规范、明确和有效控制,并设置关键控制点。
指标1:
指标2:
指标3:
指标4:
1.6除关键质量目标外,企业质量目标的识别建立情况。有无突出管理重点、核心领域和工作短板进行质量目标的识别和设置。(6)
1.是否体现“卷烟上水平”。建立了原料保障、品牌发展、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进步等不同方面的目标指标。
2.企业是否在指标识别中进一步突出管理重点和核心领域,建立了与自身发展现状与特点相配套的质量目标体系。

()过程:不符合项()项
有关实事描述:
③()过程3:不符合项()项
有关实事描述:
④( )过程4:不符合项()项
有关实事描述:
⑤( )过程5:不符合项()项
有关实事描述:
3.对五个过程不符合项的类型进行归类汇总统计:
情况1.文件内容对有关要求未涉及,有()处
情况2.文件有关内容照搬国家局、省局文件原文,没有进行合理转化、细化要求的,有()处
文件执行率=按文件规定执行的事实项个数/检查的事实项总数×100%(保留一位小数)
这里的文件执行率仅反映该企业体系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而非国家局、省局文件的执行率。
实得分=(文件执行率-90%)×100(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若文件执行率低于90%(含90%),此项得分为0。
1.五个过程文件执行率检查事实项总数:
1.4关键质量目标的业绩实现及提升情况。(5)
检查2013年关键质量目标的同比提升情况,无同比提升数据的检查2013年关键质量目标的业绩实现情况。
业绩同比提升指标占全部关键质量指标的95%及以上得10分,85%及以上得8分,80%及以上得6分,低于50%得0分。
关键质量目标100%实现得10分,95%及以上实现得8分,90%及以上得6分,80%及以上得4分,80%以下不得分。
1.尚未设置的关键质量目标,及原因:
2.指标用更优或更严指标替换的,计算公式有调整的,说明情况和理由:
1.2关键质量目标值的设定是否科学严谨,依据充分,体现水平,具有先进引领作用。(5)
指标值的设定应高于全省系统平均水平,需体现企业相关工作的历史最佳业绩,真正发挥目标指标的推动引领作用。指标值低于全省系统平均值或未作相关统计分析就设定指标值的,发现一项扣2分。
3.有无从满足顾客需求角度识别、建立、完善质量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