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
<中国税制>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12金融
姓名:
学号:
2014年 12 月 22 日
中国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
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
——《中国税制》P25面
这次税制改革,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的指导思想,选择以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为重点,建立起一个多税种,多次征,主次分明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中国税制》P25面
学完《中国税制》这门课,我对于我国税制改革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课本主要讲的是各种税的情况,对于具体税制改革的资料却不怎么清楚。
现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来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说明,表明我国税制改革的措施以及成果。
同时结合教材P29与P30面法国增值税改革的案例,说明我国税制改革的不足之处。
这一次自主探究的课程论文,意义在于使自己对于94年的税制改革,实施分税制的做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今后的税制改革能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不管成不成熟,终归是自己的东西。
对于已学的《中国税制》,也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通过《改革30年》中的一段话,简单了解94年税制改革的基本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
正是这场财政危机,让党中央、国务院痛下决心——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
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
总的来说,94年发生在我国的税制改革又称分税制改革。
通过查询有关的资料,分税制定义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惯例。
从小的方面说,分税制使纳税人明明白白纳税,对于企业等个体的税负也减轻了,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去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加速发展。
从大的方面说,分税制实施后,为中央政府做好全国性宏观调控腾出了可用资金、时间、精力,便于中央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发挥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当然,由于我国改革前税制繁琐,改革注定是一场长时期的变动。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遗留下一些问题。
但我相信,税制改革会一直与税收伴随,并随着不同的形势而不断改革,1994年税制改革所遗留的问题,会在以后的税制改革中得到解决。
无论是2006年正式实行的取消农业税,还是即将实行的营改增,本质上都是税制改革,而1994年,则是起点。
具体来说,94年税制改革措施有很多具体的内容,这次税务改革涉及我国税收制度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所实行的措施也极多。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我国的税制改革,并结合各方面的具体内容与成果予以说明:
1.重新划分地方税,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从而保证中央有更多的税收收入。
这是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
缓解上面所提到的中央财政危机。
主要通过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等措施来改变中央和地方税收来源的比例,达到克服中央财政危机的目的。
通过以上改革,中央与地方直接组织财政收入的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根据资料,中央财政直接组织的收入将占
到全国财政收入的60%左右,中央财政支出约占40%左右,还有20%的收入通过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向地方转移。
对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和税收分配关系,对于加强税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调整税收结构,取消一些不合理的税种,调整了若干重复设置或者设计不规范的税种。
根据资料,主要措施有:改革原有的旧流转税制,新流转税制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组成,在工业生产领域和批发零售商业普遍征收增值税,对特定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实行分产品从量定额计算征税的办法;开征土地增值税,用于调节房地产交易中的过高利润,采用四档超率累进税率等。
我认为这些措施具有如下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简化了我国的税制,使我国税收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而且在统一我国税制的基础上,使我国的税负更加公平了。
对于纳税人而言,也少了重复纳税的烦恼。
对于以上行业的发展,由于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税收制度,提高了这些行业的积极性,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经济快速发展。
3.设计了一套税收返还制度。
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返还。
根据资料,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行按税种划分收入的办法后,原属地方支柱财源的“两税”收入(增值税的75%和消费税的100%)上划为中央收入,由中央给予税收返还,返还额以各地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增长率为基础逐年递增,是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这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有重大意义。
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中央的税收返还制度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很重要的转移支付,是年年都有的经常性收入返还,这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支撑。
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税制改革的弊端,即削弱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有了税收返还制度,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很大
的作用,也保证了分税制的顺利施行,为中央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财源,对于缓解改革前所面对的财政危机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另外,我认为我国于2004年施行的出口退税制度其实也是一种税收返还,不过不再是中央对地方,而是由中央和地方对于企业来进行返还。
虽然这不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中施行的措施,但我认为它在本质上仍然是1994年税制改革的继续发展。
同样,这对于减轻企业的负担,特别是减轻出口型企业的税收负担具有重大的作用。
2011开始的营改增税制改革,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意外的发现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集中税源,而次要目的才是减税。
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是94年税制改革指导思想“统一税制,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的深入实施。
通过营改增,集中税源,提高纳税的效率,并在这个过程中减小企业的税负。
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1994年税制改革的继续发展。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也在城乡税负公平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税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管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还是以后的一系列改革,我认为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的问题:1.税收制度仍然存在多种不公平的现象。
主要是城乡税负的不公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等问题。
虽然在近几年不断出台新措施,例如减免农业税来平衡城乡税负,促进社会公平。
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达到3500。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税制改革带来的一些问题,但我认为真正要达到效率与公平兼顾,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的税制改革来完善。
2.由于税收返还,是各区域间的税收再分配遇到难题。
而且近年来实行的出口退税如何核实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税收数额也不一样多,所以返还额也是富的地方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再分配的功能。
近年来由于出口退税而产生的骗税问题也不少。
虽然我国有关税收的法律在不断完善,对于这
些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都不断加大,但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地税制改革予以解决。
最后说一说西方国家的税制改革与对于我国今后税制改革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
主要结合教材(《中国税制》)第29与30面“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来说说法国的税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法国进行税制改革,率先实行增值税。
法国增值税前生是营业税,具有“道道征,台阶式”的特点。
为了从根本上克服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促进现代工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国于1954年开始改革税制。
在我看来,法国于1954年的增值税改革很像我们现在的营改增。
而目前中国税收中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双轨制”问题就是我们税制改革的重点。
而且,通过营改增,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税务负担。
而在分税制的改革中,法国实行以集权为主的分税制,既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又具有灵活性的特征,英国,瑞典等国家也实行的是这种税制。
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税制改革中都遵循“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的原则,在改革时往往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法律基础来保障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而我国有关的税收法律制度不完善,也会影响税制改革的效果,所以我国也要加强相关税收法律的建设,来为税制改革提供一个强有力地保障。
总之,我国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的起点,我国从这里走向未来,目前我国的营改增,以及以后的一些税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了继续94年的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改革,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的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制》(教材)关于1994年税制改革以及法国增值税改革(P25,29,30)
2.《改革30年》关于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资料
3.《涉外税务》关于法国等西方国家税制改革的资料
4.《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税制改革走向》关于94年税制改革
5.《中国税制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关于税制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