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禁忌(课堂PPT)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
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
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头孢
烷酸含有不稳定的β-内酰胺
环,在有水分子存在的条件下易被水解,碱、 Nhomakorabea和温度升
高均能促进水解。
24
头孢菌素类
配伍效应
与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配伍
与青霉素类、洁霉素类、四环素类、磺 胺类配伍
与维生素C、维生素B、磺胺类、罗红霉素、 氨茶碱、氯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盐 酸强力霉素配伍
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洁霉素类、TMP配伍,疗效增 强
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硼砂配伍,疗效增强, 毒性同时增强
与维生素C、维生素疗效减弱
与氨基糖苷同类药物、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配伍, 毒性增强
与强利药、神经肌肉阻断药、顺铂等配伍,毒性增强
30
大环内酯类
❖ 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 原体抑制活性较高。广泛应 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 等感染。
✓ 氯化钙与碳酸氢钠溶液配伍,则形成难溶 性碳酸钙而出现沉淀;
✓ 弱酸强碱与水杨酸钠溶液,生成难溶于水 的水杨酸
✓ 磺胺嘧啶钠溶液等与盐酸配伍,则生成磺 胺嘧啶沉淀。
10
3 化学性配伍禁忌
水解:某些药物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而
失效,如青霉毒在水中易水解为青霉二酸, 其作用丧失。
11
4 药理性配伍禁忌
排泄环节:尿酸碱度影响药物的排泄,碱性较强的药物与阿司匹林、胃酶合剂等酸性 药物合用,发生中和反应,而使两种药物排泄加快,疗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作用。
14
药物配伍的结果
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
配伍禁忌
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 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
变色、沉淀、混浊或降效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喹诺酮类物和氨基糖苷类、乳酸林格液、 沉淀或降效 2%利多卡因溶液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沐舒坦、维生素B6
白色混浊
26
夫西地酸钠
作用:具有甾体结构的有机酸 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较 好的抗菌作用,对青霉素、甲 氧西林等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对 本品仍敏感
结构:为弱碱性,当溶液的pH 值<7.4 时会产生沉淀。
糖酐等注射剂,禁与含有强电解质的注射剂配伍 ➢ 溶剂的选择
阿奇霉素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 再加入到0. 9% 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 糖注射液
16
三、影响药物配伍的因素
➢ pH 值的改变 一般输液都有其规定的pH 值范围, 常用的溶媒有5%或10%葡萄糖注
射液、0. 9% 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 它们的pH 值依次 为3. 2~ 5. 5, 3. 5~ 5. 5, 4. 5~ 7. 0。 ➢ 药物之间氧化还原反应
❖ 结构:大环内酯基团和糖衍 生物以苷键相连形成的大分 子抗生素。多为碱性亲脂性 化合物。
❖ 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 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 霉素 、螺旋霉素、乙酰螺旋 霉素、麦迪霉素、罗他霉素、 麦白霉素、交沙霉素、柱晶 白霉素、米欧卡霉素等。
红霉素
31
大环内酯类
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配伍,疗效降低
17
四、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举例
➢ 1 抗菌药物 ➢ 2 盐代谢平衡药物 ➢ 3 维生素类药物 ➢ 4 能量性药物 ➢ 5 消化系统药物 ➢ 6 呼吸系统药物
18
1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 硝基咪唑类 抗真菌药物
❖ 属静止期杀菌药。在碱 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 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 染。
❖ 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 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 抗生素。如卡那霉素、 核糖霉素、妥布霉素、 庆大霉素、大观霉素、 新霉素、巴龙霉素、链 霉素等 。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29
氨基糖苷类
配伍效应
与抗生素类尽量避免联合应 用
光、空气影响而引起,变色可影响药效,甚
至完全失效,易引起变色的药物有碱类、亚
硝酸盐类和高铁盐类。
8
2 化学性配伍禁忌
产气:指在配制过程中或配制后放出气体, 产生的气体可冲开瓶塞使药物喷出,药效会 发生改变等。
9
3 化学性配伍禁忌
沉淀:由2种或2种以上药物溶液配伍时,产 生1种或多种不溶性溶质。
15
三、影响药物配伍的因素
➢ 因溶剂性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不溶 尼莫地平注射液中加有25% 的乙醇和17% 的聚乙二醇 氯霉素注射剂为乙醇- 甘油溶液 (含25% 乙醇, 55% 甘油或80% 丙二醇) 地西泮注射液的溶剂含40% 的丙二醇, 10%乙醇
➢ 盐离子效应 注射用甘露醇加入电解质如氯化钾, 则甘露醇被盐析, 凡属于胶体溶液型的注射剂, 如两性霉素B、胰岛素、血浆蛋白和右旋
性、阴性细菌外,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支原体、螺旋体均有作用。广泛用于多种
细菌及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所
致之感染。
结构:均含并四苯基本骨架。在酸性和
碱性条件下均不稳定,含有许多羟基、烯
醇羟基及羰基,在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
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与钙或镁离子
形成不溶性的钙盐或镁盐,与铁离子形成
红色络合物,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与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庆 大霉素、利巴韦林、培氟沙星配伍
与维生素C、维生素B、罗红霉素、Vc多聚磷酸 酯、磺胺类、氨茶碱、高锰酸钾、盐酸氯丙嗪、 B族维生素、过氧化氢等配伍
沉淀、 分解、 失败
21
药物
配伍药物
配伍结果
氨茶碱
青霉素失活、降效
碳酸氢纳
青霉素失活、降效
磺胺嘧啶钠
青霉素失活、降效
阿托品、氯丙嗪
青霉素降效
维生素B1
青霉素失活、降效
阿拉明、新福林
起化学反应
青霉素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氧氟沙星
庆大或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混浊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土霉素
有配伍禁忌
葡萄糖
分解快
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 降效
氢化可的松
青霉素降效
黄岑注射液
沉淀
黄连注射液
沉淀
22
药物 氨苄西林-舒巴 坦 阿洛西林 阿洛西林
维生素C含量下降、沉淀或降效
头孢拉啶
止血敏、莪术油葡萄糖、氨茶碱
混浊、变色、分解失效
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 培氟沙星
白色混浊
头孢匹胺纳
培氟沙星
白色混浊、沉淀
头孢呋辛钠
氨基糖甙类
有理化配伍禁忌
头孢哌酮钠
5%碳酸氢钠、 0.5%甲硝唑、奋乃静、哌 替啶、环丙沙星、西米替丁、拉贝洛尔、 氨基糖甙类、止血敏、氟哌酸、葡萄糖酸 钙、氧氟沙星、莪术油葡萄糖、培氟沙星
19
青霉素类
作用:主要用于G+菌、G-球菌、 螺旋体,放线菌感染,对G-杆菌不 敏感。 结构:分为半合成青霉素、天然 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是在中间体 6-氨基青霉烷酸(6-APA)侧链上 加入不同基团。 药物:青霉素钠、钾盐;氨苄西 林类;阿莫西林类
20
青霉素类
配伍效应:
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除外)、多黏菌类 配伍
肌苷注射液+盐酸多巴胺变色 ➢ 络和作用
四环素类、B- 内酰胺类抗生素能与多价金属离子( A l3+ 、Ca2 + 、 Mg2+ 、Fe2+ 等)络合而失效 ➢ 水解作用
一些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易水解的酰胺(如氯霉素)、酯(如普鲁卡因 等)、亚胺(如地西泮、利眠宁等)、内酰胺(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 一些不稳定的键,水解
配伍禁忌:不能与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噻 啶或羟苄青霉素等注射液混合, 亦不可与全血、氨基酸溶液或 含钙溶液混合。
27
夫西地酸钠
配伍药物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帕珠沙星
配伍使用结果 白色混浊沉淀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
维生素B6、维生素C
奥硝唑
淀沉、分解、 失败
与强利尿药、含钙制剂配伍
毒副作用增加
25
药物
头孢噻肟钠 头孢曲松钠
配伍药物
碳酸氢钠、甲硝唑、氟康唑、5%GS
氨茶碱、氟康唑、万古霉素、莪术油葡萄 糖、复方氯化钠、氨基糖甙类、速尿、葡 萄糖酸钙
配伍结果
变色、混浊、相互增加毒性 PH变化、变色、混浊、沉淀、 降效
头孢他定
维生素C、氟康唑、5%碳酸氢钠
庆大霉素 5%或10% GS液、氨茶碱 0.5%甲硝唑、小诺米星 环丙沙星、甘利欣 5%或10%GS、 5%GNS 氨茶碱
有配伍禁忌 降效、沉淀分解失效 降效 混浊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沉淀分解失效
23
头孢菌素类
临床上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 及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 的严重感染,如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败血症、脑膜炎 及心内膜炎等。
分离: 常见于水溶剂与油容剂2种液体物质配合时出现,是由于2种溶剂比重 不同而出现配伍时分层的现象,因此在临床配伍用药时,应该注意药 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
沉淀
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 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
潮解:
含结晶水的药物,在相互配跟由于条件的改变使其中的结晶水被 析出,而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成糊状,如碳酸钠与醋酸铅共 同研磨
分布环节:硼砂与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同时应用能使这些抗生素排 泄减少、疗效增加,但同时又可增加脑组织的药物浓度,产生前庭紊乱的毒性反应,形成 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