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溶出度试验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BCS)分类系统是根据药物的(水)溶解性和渗透性,将药物划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药物:高溶解性高渗透性
第二类药物:低溶解性高渗透性
第三类药物:高溶解性低渗透性
第四类药物:低溶解性低渗透性
高溶解性药物:最高剂量规格的制剂能在pH值1.0~8.0的250ml或更少体积的水溶液中溶解的药物。
高渗透性药物:是指绝对生物利用度超过85%的药物。
当根据质量平衡测定方法或者与静脉对照剂量相比,药物的人体吸收程度为85%或更高时,这样的活性药物成分被认为具有高渗透性。
BCS指南最初建议将吸收值≥90%作为高渗透性药物分类的判定条件。
然而,后来的科学研究和论文建议将高渗透性活性药物成分的吸收值判断标准放宽到85%。
一个可接受的测定活性药物成分渗透性的替代方法是进行人体内肠灌注试验(i)。
当该方法用于渗透性研究时,应证明方法的适用性,包括相对于已经证明剂量的吸收比例至少达85%的参比物物质的相对渗透性的测定,以及阴性对照药品的测定。
并可通过下列补充试验方法提供支持性的数据:(ii)采用用动物模型进行体内或原位肠灌注试验;或(iii)采用渗透性已知的活性药物成分及经过验证的方法,在培养的上皮细胞单层(例如,Caco-2)进行体外渗透性研究。
需指出的是:方法(ii)或方法(iii)的测定结果不能被单独考虑。
综上所述,以高渗透性或吸收比例已知的药物活性成分为参照,通过以上各项实验,可对药物的渗透性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采用Caco-2细胞膜模型时,其透过性应大于酒石酸美托洛尔。
影响药物透膜性的主要因素有分子质量、亲脂性和分子中的氢键。
根据“rule of 5”规则,若药物分子(转运载体底物除外)满足下列任两个条件,往往预示该药物具有较差的透膜性,这对新药设计和合成及早期筛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含5个以上氢键供体(-OH 或-NH);
②分子质量超过500;
③logP>5【P 为正辛醇/水(在pH7.4中测定结果)分配系数】;
④含10 个以上氢键受体(N 或O)。
以下为部分药物渗透性一览表
中文名英文名渗透性水溶性
α- 甲基多巴α- Methyldopa 低略溶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低微溶
安替比林Antipyrine 高
阿替洛尔Atenolol 低微溶
咖啡因Caffeine 高微溶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高几乎不溶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 低几乎不溶
氟伐他汀Fluvastatin 高
呋塞米Furosemide 低几乎不溶
酮洛芬Ketoprofen 高几乎不溶
甘露醇Mannitol 高~低易溶
酒石酸美托洛尔Metoprolol Tartrate 高极易溶解
萘普生Naproxen 高几乎不溶
聚乙二醇Macrogol 低易溶
盐酸普萘洛尔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 高溶解
雷尼替丁Ranitidine 低易溶
茶碱Theophylline 高极微溶解
盐酸维拉帕米Verapamil Hydrochloride 高溶解
无论何类药物的固体制剂都应进行溶出度试验研究。
因为即便原料药是第一类药物,但其制剂工艺的优良仍然决定着该制剂在体内吸收释放的特性。
对于第一类药物(如磷酸氯喹、盐酸氯喹、硫酸氯喹),如果该药品的普通制剂在进行溶出度研究时,在转篮法/100转或桨板法/50转的条件下,可在多pH值溶出介质中(至少四种以上)具有15分钟溶出量均不低于85%的特性,则可考虑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且在质量标准中仅考虑进行崩解时限的控制。
同时,若申请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还应考虑:
该制剂中的辅料量与主药量相比,不能过大;
且辅料中不能加入表面活性剂;
活性成分应为宽治疗指数药物;
同一制剂不同规格的速释制剂;
对于第二至第四类药物,在研究了溶出度试验基础之上,一般均应考虑在质量标准中拟定溶出度检查项。
谢沐风写于二〇〇八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