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地域特征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地域特征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的地域特征【摘要】探讨建筑风格与地域特征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必然性、合理性,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特色与中华传统的缺失。

【关键词】建筑风格;高层住宅;地域特征
1.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形成的因素
可以理解为群体、平面、立面等特征的集合。

建筑群体特征如行列式、院落式、对称式、自由式布局。

美国高层住宅的高度、样式都曾经领导世界潮流。

芝加哥、纽约分别成为高层办公楼和高层住宅的发源地。

细高、退台与尖顶一直是纽约高层住宅的主要特征。

芝加哥高层住宅仍然带有沙利文机能主义遗风,形体方正、檐口平直、极少装饰。

与纽约芝加哥强烈反差,迈阿密高层住宅形态丰富,色彩热烈,与其海滨风光和休闲城市氛围非常吻合。

如果说美国高层住宅阳刚气十足,那么加拿大高层住宅则尽显阴柔之美。

多伦多、温哥华的高层住宅常用柔美曲线、丰富色彩和生动细节,形成生动、典雅的外观。

建筑平面特征(户型、楼型)如板式、塔式,一字形、十字形等,如美国住宅平面方正、香港住宅凸凹、荷兰住宅几何化、澳大利亚住宅自由。

建筑立面特征反映在体形、表面、细部等方面,如美国住宅多为三段式板楼、退台式尖塔,香港住宅大量采用凸窗,澳大利亚住宅喜用波浪形阳台。

高层住宅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地域风格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城市、社会等环境条件;主观因素包括建筑师、开发商、政府官员、大众的喜好与追求等。

1)地理位置
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

如寒冷地区住宅,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

日本住宅形体简单、敦实有利于抗震;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杨经文设计槟榔市mbf 大厦(1993 年建成,31 层,办公住宅综合体)内部设置多个两层高的空中庭院,遮阳和通风效果好(图10)。

印度气候干热,柯里亚设计的高层住宅立面厚重,遮阳而保湿作用。

2)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

住宅地域特征的思想根源。

道、儒、释思想相互融合。

如道家崇尚自然,表现为建筑与自然共生,儒家强调伦理,表现为建筑的等级层次,佛教主张节制修行,表现为建筑上朴素、空灵。

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也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

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历史建筑众多,高层建筑发展受到一定约束,而荷兰鹿特丹在二战中城市被炸为平地,高层建筑设计反倒没有了历史的羁绊。

阿联酋首都迪拜位于沙漠和大海边缘,高层住宅呈现了人造绿洲和岛屿奇观。

3) 借鉴历史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可作为凸显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表现手段。

中式建筑院落空间布局、木结构材料、斗拱飞檐样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此外,不同时期的风格逐渐演变,如唐宋大气、明清的华丽;不同地区建筑样式差异明显:如北京合院、客家土楼、徽州民居、西藏庙宇等;皇家与私家级别分明,如皇家宫殿别院、私家民宅园林等。

4)尊重自然环境
由于城市土地的缺乏,在一些大中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变化大,东南西北各地建筑外观也应表现出气候上的差别。

北方寒冷,板式楼更合理;南方闷热,塔式楼更适宜;西部高原日照强烈,住宅宜小窗厚墙;东部沿海多雨潮湿,住宅宜大窗透空。

5) 大胆创新
建筑地域特征具有稳定性,但不等于因循守旧、一成不变。

当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特征形成的基础发生变化时,建筑特征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无法延续。

简单照搬传统可能造成虚假和经济浪费后果。

此外,对于众多新兴城市而言,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可能尚未形成,更需要创新。

应该鼓励建筑师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尊重建筑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造新的地域建筑特色。

6) 关心居民需求
近20年来,中国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当下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地域特征模糊,由此削弱了城市特色,加剧了“千城一面”状况。

更有甚者,许多楼盘钟情异国情调,照搬港式、美式、欧式样式风格,出现了虚假与错位的地域特征。

此外,由于城市大规模拆旧建新,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造成居民对城市记忆的缺失。

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处在现代化初期,中低收入家庭占最大比例,高层住宅的主体应该是中小户型、经济实用型住宅。

建筑外观设计应该满足内部的自然通风、采光、节能要求,避免繁琐装饰;增加阳台或露台改善居住品质;精心布置园林绿化营造良好的公共居住氛围。

2.在高层住宅的这种发展中,延伸到建筑风格的传统与创新的框架中加以判断,似乎高层住宅乃西方泊来的“现代”品,大众的喜好决定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

大众往往无意识地选择洋风而轻视传统。

此外,中国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浮躁,建筑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讨地域特色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为中国高层住宅的地域特色抛砖引玉。

1) 道、儒、释思想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作为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想根源。

2) 生活习惯
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

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
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

内廊式和中庭式住宅对管理和公共秩序要求较高,在日本比较常见,而在其它地区很难被接受。

3)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满争议和困难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建筑师李祖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等高层住宅,从总体布局、户型到外观细部,力图表达建筑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4)建筑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欧美高层建筑以钢结构为主,而香港和中国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前者外观轻巧、光洁,后者厚重、坚实。

各国建筑法规不尽相同,高层住宅设计受到的限制也不一样。

美国1916 年颁布的分区规划法对街道的开放率作了限定,因而高层建筑多为退台式塔楼。

香港建筑法就规定住宅厨房、卫生间必须自然通风采光,从而划清了港式与美式住宅的界线。

依据我国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国高层住宅出现了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不同样式和概念。

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凸窗实用而不计入建筑面积,因而十分流行。

5)设计师因素
尽管建筑地域特征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但不能忽视个人推动作用。

这种个人因素除了建筑师外,还包括工程师、开发商、官员等。

在高层住宅发展历程中,地域特征时而鲜明、时而微弱。

二次世界大战后,高层住宅在欧美流行,由于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一统天下,地域特征难觅踪迹。

80年代以后,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建筑风格出现了“后现代”多元化倾向,并形成欧亚两大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高层住宅平面紧凑、形体简洁;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高层住宅平面凸凹,形体复杂。

各地高层住宅,因受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地域特征逐渐显现。

由于建筑地域特征是当地自然、经济、文化、技术的综合反映,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

在高层住宅风格设计中发掘地域特征对节能环保、文化传承、城市记忆、建筑艺术创作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