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机械工程学院周延昌,今天我进行的是《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我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说课:1.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过程;
4.教学方法与手段;
5.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6.教学评价。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由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4门课整合而成。
内容:典型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相应的国标;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本课程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之一,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后续将要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普通机加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结构等的基础。
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典型机械插齿机的构造。
该机械中包含了齿轮传动,带传动、四杆机构、轴、螺栓等。
参照该机构本课程打破了以陈述性知识讲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整个课程分为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内容设计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编排,前6个学习情境组合在一起就是第7个学习情境——减速器设计。
整个过程基于工作过程模式进行课程设计,采用学做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采用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
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单独考核。
不再考核简单的背诵和记忆力,而是考核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7个学习情境中每个情境的知识内容与要求、技能内容与要求如图所示。
通过该图表明确了所学知识点。
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有一定的资源支撑,教学资源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硬件资源1)校内有CAD室4个,配有专门的绘图软件。
2)绘图室1个,图板、绘图工具若干,足够胜任设计任务。
3)校内有机械传动实验室,普车铣加工
车间,数控车铣加工车间,学生设计完之后可以进行实际加工。
软件资源:有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和自编的学习材料。
三、教学过程
在该图表中给出了各学习情境的课时分配,在理论教学讲解完之后,直接进行设计,真正实现“学、做”一体。
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是设计过程,所有知识都是为了设计为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做一体化”。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4步即: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点评,学生改进。
以减速器设计为例
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各部件设计过程,讲解减速器设计过程,指导学生设计,设计答辩,总结6个步骤。
其中各部件设计过程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过;讲解减速器设计过程,以够用为度;重点讲解各部件的相互关联设计,减速器由朵儿部件组成,前一个零部件设计的数据是后一个零部件设计的基础;指导学生设计,重点的查阅国标和相关技术资料;设计答辩,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总结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解,对优点进行表扬,缺点予以指出。
这几张照片是学生在进行减速器设计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是查阅资料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训练的重点在设计时正确的查阅资料。
在实际设计中查阅资料是往往是指导教师手把手的指导查阅数据,确定结构。
这是指导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因该课程研究的对象为机械,而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看多接触一些实物,有意识的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中的原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
如自行车、跑步机。
本课程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师示范法、小组竞赛法、头脑风暴法、PPT展示讲解法、文献检索法、教学录相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课程进行创新设计和零件选用两次专题讨论课,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分组演示讨论。
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指导。
上课时以组为单位就坐,每组成员通过PPT课件或者实验进行演讲。
这是部分学生做的课件,我们欣赏一下
变形金刚:涉及多种机械结构,如齿轮,轴,带、轴承等
这是组内成员介绍
塔吊简析:塔吊是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在其中主要运用了齿轮传动、轴、螺栓连接等
水稻脱谷机:运用了曲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
学生通过用实验的方法演示力的作用。
对讨论课中的优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是优胜组合影。
五.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了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深入了解。
学生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学生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制图和识图知识;动手能力比较强,模仿能力强;愿意参与到实际加工中。
学生的缺点:
理论知识薄弱;(一些基本定理掌握不牢)
不能很好的查阅资料;
没有足够的耐心;(对需要长时间完成的工作,往往不认真)
团队配合能力比较差。
(多以自我为中心)
针对学生耐心比较差,课堂上采用比较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实例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如讲解齿轮时,以生活中常用的手表为例。
“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多数学生而言,进行减速器设计,重点指导查阅资料的能力。
典型零部件的设计和选用,如螺栓,轴承等。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当前任务的之后,进一步加深学习,从兴趣角度出发可以自己尝试设计其他机构。
如尝试进行无碳小车设计:小车不适用任何动力,只依靠自身重物的重力势能驱使小车拐弯,从而实现S型轨迹
达芬奇密码筒设计:相信看过《达芬奇密码》的人,对其中的达芬奇密码锁都有印象,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设计出了该机构
火炮的设计:仿的虎门硝烟的大炮设计的大炮
六.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具有多元化,主要以项目考核为主要考核方法,同时兼顾学
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整个成绩由3部分组成,讨论课20%,过程考核40%,综合设计40%。
其中讨论课:该部分成绩由学生进行组间互评和组内自评给出。
整个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指导。
过程考核考核学生典型零部件的设计,根据设计情况给出成绩。
综合设计,综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设计减速器或其他机械,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成绩。
这是演示评价的标准。
这是课程设计答辩成绩单,给出了答辩的流程。
这就是我的说课全部内容,不成熟之处希望大家指正,谢谢。
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创新设计
零件选用讨论课
因材施教
多元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