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化与同化中的个体性格——浅析弗洛姆的性格取向学说

社会化与同化中的个体性格——浅析弗洛姆的性格取向学说

固定 的 ) 形式 ” 。在 弗 洛 姆 看 来 , 性 格 是 人 的观 念 和 价值 的 基
础。 大部分人认 为他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是 由他们本身 的思想和 判断来决 定的。弗洛姆指 出, 这些思想和判断实质上是性 格的
的“ 自我保存 的需要” ; 另外 , 人在具 有理性 、 想象 力 的基 础上 , 能够认识到 自己 “ 二律背反 ” 的困境 : “ 最基 本的存在之二律 背
第2 6卷
第 2期
山 西 青 年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C o l l e g e f o r Yo u t h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V0 1 . 26 No . 2

弗 洛姆强调 , 在社会 化过程 中 , 性格是人适 应社会 的基础 。
作者简介 : 刘博识 ( 1 9 8 3 一) , 女, 吉林梅河 1 2 1 人, 鞍 山广播 电视大学党委工作部职员 , 主要研究语 言学。
8 2
儿童 的性格模式是受其 父母 的影 响并 发展 的, 同时他 和他 的父 母又都受 到文化社会结 构的影响 。在 这种模式下 , 儿童首先适
程 。另外 , 在社会 中生活的人 , 总是属 于某 一个 群体 , 是这 个群
体 的组成 部分 , 他本人 不能单独孤立地生活 。为满足生活 的需
要, 他必 须与他人 和群体保 持并发 生关 系 , 这就是 人的社会 化
过程 。 在 同化 和社会化 的联系 中, 人会 表现出 自己的性格 , 也就 是在 人与世界 发生联 系的过程 中 , 产 生了人 的性格 , 因此弗 洛 姆将 性格定义 为“ 把 人之 能量引 向同化和社会 化过程 的( 相对
反是生 与死” 。人在这个 “ 二律 背反” 面前是 不可改 变的 , 是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1
产物 , 同时形成 的观念 和价值也反作用于性格 , “ 促使性格 结构 更稳 定 ,因为 它使 性格取 向结构 显示出其正确性 和合理性 ” l i ]
2 0 1 3年 6月
J u n . , 2 0 1 3
【 哲学・ 社会 ・ 文化 】
社会化 与同化 中的个体性格
浅析弗洛姆 的性格取 向学说
刘博识
( 鞍山广播电视大学 党委工作部 , 辽宁 鞍山 1 1 4 0 0 0 )

要: 埃利希 ・ 弗洛姆作为著名的哲 学家、 思想家、 精神分析 学家和社会 学家, 一直致力于通过 以性格 为起 点为现在 的人

无奈 的 , 但却要对 此做 出反应 , 使 自己的生命 具有意义和方 向。
在解决 这个“ 二律 背反” 过程 中 , 人 的需求就构成 了人 的外在需 要 。外在 需要 是人在适应社会环境 时产生 的 , 并伴随着社 会条 件 的变化 而变化。 弗洛姆认为人 的这两种需要是在人 与世界的 同化 和社会 化过程 中得到满足 的。“ 在生活过程 中, 人凭借 ( a )
获得 并同化事物 ; ( b ) 使 自己与他人 ( 及 自己 ) 有关 使 自己与世
界发 生着 联系” 【 。前 者为同化的过程 , 程
人 为满 足 自身的需要 , 有时是依靠 自身力量直接获得所需 要的
东西 , 有 时是从外 部接受所 需要 的东西 , 但大部分 情况是 为了 满足 真正的需要。 人要 先获取 , 之后进 行同化 , 也就是对外 在的 来源 和获得的事物必须 以某种方式获得 和同化 , 这就是 同化过
关键词 : 弗洛姆 ; 个体性格 ; 非生产性性格取 向; 生产性性格取向 ; 社会化性格取向 中图分 类号 : B 8 4 8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8 9 9 7 ( 2 0 1 3 ) 0 0 8 2 — 0 4
埃利希 ・ 弗 洛姆 ( 以下 简称 弗洛姆 ) 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哲 学
家、 思 想家 、 精神 分析学家和社会学家 , 也是法兰克福学 派早 期 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毕 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精 神分析学说 的综合 , 以期为现在 的人 找 回“ 失落 的 自我 ” , 成 为 “ 自为 的人” 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 。弗洛姆的性格取 向学说 在其
理论 系统 中 占有 重 要 的 地位 。
弗 洛姆认 为性格 与希波克 拉底所说 气质有 着本 质上 的区
别。气质是体质上 的 , 不可改变 的。而“ 性格本质上是 由人 的体 验、 尤 其是早期生活 的体 验构成 的” 。在 人认 识和体验 的发
展 中, 性格是可 以逐渐改变 的。弗 洛姆所说性格 的含义 与弗 洛 伊德的性格含义也是 不同的。弗洛伊德认为 , 性格是一种 内驱 动力系统 , 性格构成 了行 为的基础 , 但性格不 等于行为 。 弗洛姆 认为这是弗洛伊德 “ 最一贯 、 最深入 的性格理论 ” _ 1 】 。但对 于弗 洛伊德认为性格 的能量源泉是性驱动力 的观点 , 弗洛姆却有 不 同的看法 。他认 为性格 的基础并不是弗洛伊德所认 为的“ 里 比 多” , 而是在人 与世界特殊 的关系 中 , 产生于人 的需要 。弗 洛姆 认为这种需要分 为内在需 要和外在需要两个部分 。 内在需要 就 是人 的生理 需要 , 它是 人与动 物所共有 的 , 也就是 弗洛姆所 称
成为“ 自为的人” 而努力。在《 为 自己的人》 一书 中, 弗洛姆 以人性为基点 , 论述 了性格形成 的同化和社会化过程 , 阐述 了非
生 产性 性 格 和 生产 性 性 格 的含 义 , 强调 了混合 性 性 格 取 向对 人 生存 的 影 响 。 他 的 人 的 性 格 理 论 为我 们观 察和 了解现 代 社 会 中人 的性 格 的形 成 及 其 影 响提 供 了一 个 新 的 考 察 、 研 究 的 方 法和 路 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