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ohn O‘Keefe May-Britt Moser Edvard I. Moser
爱因斯坦大脑的秘密:死亡之谜
关于神经系统,老师说:是这样的!
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神经系统主要疾病类型 常做检查 常见危重症状 常用药物 目录
2 3
4
5
1 6 神经系统功能结构与疾病的关系 常见症状及护理
掌握 熟悉 了解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
神经系统常见危急重症的护理
肌力分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正常脑脊液压力值及术后护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意义
神经系统解剖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评估内容
学习目标objectives
本章节学习目标
•各疾病概念、病因、诱因、护理要点
•病人护理问题——措施——结果
•熟悉治疗要点(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作用、副作用) •危急重症?如何抢救?护理要点?
•健康宣教内容
•护理要点:吃、喝、拉、撒、动、说、皮肤、心理状态等 •主要评估内容:病人意识、吞咽、肌力、主要症状、排泄 、发病情况、全身状况、社会关系、病人态度等
PART ONE 神经系统功能结
构与疾病的关系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按解剖位置分类 按功能分类
神经系统功能结构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1.1 脑
大脑 间脑 脑干 小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
1.1.1 大脑
大脑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边缘
叶
内囊
基底
节
1.1.1 大脑
大脑外侧面观
1.1.1 大脑
主要功能
•额叶:精神、语言、随意运动
•顶叶:感觉、运用、视觉性语言中枢 •颞叶:语言、听觉、嗅觉、高级神经活动 •枕叶:视觉
1.1.1 大脑 岛叶:
内脏感觉和运动
1.1.1 大脑
边缘叶:
•参与高级神经、精神
(情绪和记忆等)和
内脏的活动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观
1.1.1 大脑
内囊:
①宽厚的白质层
②“三偏”综合征
内囊损害时,病灶对侧
出现偏盲、偏瘫和偏身
感觉障碍,多见于脑出
血及脑梗死等。
1.1.1 大脑
基底节:
①不自主运动
②肌张力改变
基底节结构
1.1.1 大脑
大脑
额叶
皮质 运动
区 顶叶
皮质
感觉
区
颞叶 枕叶 岛叶
边缘
叶
内囊
“三偏”
综合征
基底
节
1.1.2 间脑
间脑
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1.1.3 脑干
•交叉性瘫痪,即病
灶侧脑神经周围性
瘫痪和对侧肢体中
枢性瘫痪及感觉障
碍。
1.1.4 小脑
•维持躯体平衡,控
制姿势和步态,调
节肌张力和协调随
意运动的准确性
1.2 脊髓
灰质:神经元 白质:
•感觉传导束 •运动传导束
1.3 脑神经
•名称、记忆方法
•分类
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
感觉神经:Ⅰ、Ⅱ、Ⅷ
混合神经:Ⅴ、Ⅶ、Ⅸ、Ⅹ
脑神经
脑神经 连接脑部位 功能
嗅神经 端脑 嗅球 司嗅觉
视神经 间脑 视交叉 司视觉
动眼神经 中脑 脑间窝 支配上睑提肌、上/下/内直肌、下斜肌及瞳孔括
约肌
滑车神经 中脑 前髓帆 支配上斜肌
三叉神经 脑桥 脑桥臂 司面、鼻及口腔皮肤黏膜感觉,支配咀嚼肌
展神经 脑桥延髓沟 中部 支配外直肌
面神经 脑桥延髓沟 外侧部 支配面部表情肌、泪腺、唾液腺,司舌前2/3味觉
及外耳道感觉
前庭蜗神经 脑桥延髓沟 外侧端 司听觉及平衡觉
舌咽神经 延髓 橄榄后沟上部 司舌后1/3味觉、咽部感觉,支配咽肌和唾液分泌
迷走神经 延髓 橄榄后沟中部 支配咽、喉肌和胸腹内脏运动
副神经 延髓 橄榄后沟下部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神经 延髓 前外侧沟 延髓
1.4 脊神经
•反射功能 •传导功能 •节段
PART TWO 神经系统主要 疾病类型
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 神经 疾病 脊髓
疾病
脑血
管疾
病
中枢
神经
系统
感染
性疾
病
中枢
神经
系统
脱髓
鞘疾
病
运动
障碍
疾病
发作
性疾
病
神经-
肌肉
接头
和肌
肉疾
病
神经
系统
变性
疾病
PART THREE 常做检查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定义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通过穿刺第3-4
腰椎或第4-5腰椎间隙进入蛛
网膜下腔放出脑脊液的技术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正常脑脊液循环
•性状:无色透明
•总量:130ml
•血脑屏障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适应症
n协助诊断
n测量颅内压 n动态观察病情 n检查
n治疗 禁忌症
n颅内压明显增高
n穿刺部位病变
n出血倾向/病情危急 n临界状态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 留取标本 n正常颅内压
80~180mmH
2
O n颅内压升高
>200mmH
2
O
n低颅压
<80mmH
2
O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方法
n体位
n穿刺点选择
n消毒
n穿刺
n测压
n留取标本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护理 n术前 n术中 n术后 (1)用物准备 (2)病人准备 n术前综合评估 n健康宣教
n心理护理
n知情同意
n过敏试验
n术前准备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护理 n术前 n术中 n术后 (1)体位摆放
(2)病情观察
(3)标本留取与送检
3.1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护理 n术前 n术中 n术后 n体位
去枕平卧4-6小时
n并发症观察
头痛、腰背痛、脑疝、感染 n
穿刺部位护理
3.2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① CT
3.2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② MRI
•告知检查经过
•移除金属物和易受磁化物品 •体内有金属置入者不能接受
MRI
3.2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③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3.2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适应症
•脑血管病
•自发性颅内血肿或蛛网膜 下腔出血的病因检查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 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 瘤的定性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 病
•造影剂过敏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或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 者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