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中毒性肝炎、肝癌
肝硬化 肝脓疡 脂肪肝 梗阻性黄疸
肝内胆汁淤积 胆囊炎 胆管炎
2 心血管疾病:急性心梗 心肌炎 左心衰 3 其它:骨骼肌疾病 胰腺炎 肾脏疾病
毒物药物性肝炎 溶血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谷草转氨酶) 作用:催化天冬氨酸与α -酮戊二酸间氨基转移反
临床意义
1 肝炎、肝硬化时Γ -GT升高。一般与转 氨酶平衡,但上升时间较晚,幅度也较 低,恢复也慢。重症肝炎时Γ -GT持续 升高,而GPT进行性降低呈Γ -GT—GPT 分离现象,是预后不良标志。 Γ -GT活 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程度有良好的一致性。 2 肝癌:不论原发或继发多呈中度、重度 升高。 3 梗阻性黄疸时:此酶显著升高,数值与梗阻速 度和程度平行,且不受年龄、妊娠、骨病影响。
临床意义:
1 血清ALP升高常见于肝胆及骨病,在肿瘤时由于胎盘型ALP升高,故血清总ALP亦显
著升高。不管 是肝外还是肝内阻塞,血清ALP常明显升高。肝炎、肝硬化升高不明明显,加热至 56℃,肝型ALP , , , , 半衰期5 20s,骨型1 30 ,胎盘型影响不大, 56℃加热10 ,若活力仅 剩17%,说 明来源于骨, 没影响可能是恶性肿瘤,介于中间是肝。 2 变形性骨炎、成骨细胞癌、骨软化症佝偻病。 3 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4 骨折愈合期,生长期儿童,高于常人1.5-2倍。 5 骨质疏松时ALP正常。 影响因素: 1 饮食,高脂餐后或高糖饮食,血清ALP升高,高蛋白饮食测定血清ALP活性下降。 2 运动,剧烈运动后,血清ALP略上升。 3 妊娠,妊娠可使ALP升高,9月可高出2-3倍。
临床意义: 1 肝炎、肝硬化、肝癌,胆碱酯酶活性下降。
降低程度和病情一致,可估计预后。 2 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Ⅱ活力明显下降。 3 胆碱酯酶测定应避免溶血,因红细胞中含量 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分布:ALP同工酶按基因不同分3型 胎盘型ALP 小肠型ALP 肝、骨、肾型ALP 正常成人血清中ALP主要来源于肝及骨组织,仅 1/4为小肠型,胎盘型极少,待恶性肿瘤时, 胎盘型显著升高。 病机: 肝组织表达的ALP正常是分泌入胆汁经胆道系统 排出体外,肝胆疾病时,由于胆汁排泄阻塞,即 可引起血清ALP活性大量升高。
常见升高原因
1 心肌疾病: 特别是心梗,峰值与梗死灶大小、 成正比。 2 各种肝病: 随AST升高而上升。 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 、胰 腺炎、肌肉挫伤 、坏疽 、溶血。
乳酸脱氢酶 LDH
作用: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 分布:广泛存在于各脏器组织的细胞浆中骨骼肌最多,其次是肝脏、 心脏 、肾 、红细胞,大约比血清中的浓度高15倍。 LDH有五种同工酶,在组织分布比率各不同。骨骼肌、肝中 以LDHs为主,心 肌、肾、红细胞以LDH1为主。 病机:各脏器病变即可引起血清中LDH显著增高,比色 法PH8.8条件下,测定正相反应的LDH主要是LDH1和LDH2, 逆向反应速率法PH7.4,测定是LDHs。故前者对心肌受损诊
应形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
分布:心肌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骨骼肌、肾
胰腺 脾 肺 红细胞少量,无 的尿液中不能检 出。
病机:AST有两型同工酶:线粒体AST(m-AST)和胞
液AST(c-AST)。两者为不同基因决定,故有不 同一级结构和理化特性。正常血清中主要为 c-AST,但当大块肝组织发生坏死,m-AST亦 释放入血,可使血清AST总活性明显升高。
胆碱脂酶
作用:水解乙酰胆碱。 分布:此酶有两类:其一,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胆 碱酯酶或胆碱酯酶Ⅰ,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肺、 脾、神经末梢及大脑灰质。另一类,酰基胆碱 酸基水解酶,又称假胆碱酯酶或胆碱酯酶Ⅱ, 存在于肝、脾、心、大脑白质、血清中。 通常测定的是血清中胆碱脂酶即胆碱 酯酶2。两种酶均可被新斯的明、有机 磷抑制。 病机:主要在肝合成且和白蛋白合成代谢相平衡, 因此任何引起合成功能下降者均可使活性降低。 任何抑制胆碱脂酸的物质均能使其活性下降。
断敏感 ,后者则对肝脏损害敏感。
LDH常见升高原因:
1 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肌炎、休克、缺氧 2 溶血性疾病:任何原因引起的溶血 3 肝病:肝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硬 化 、阻塞性黄疸 4 肾脏疾病:肾盂肾炎 肾梗死 肾小管坏死 5 恶性肿瘤:肝肿瘤、肿瘤肝转移、淋巴瘤、 白血病
影响因素:
1草酸EDTA对LDH有抑制:故用草酸EDTA做抗凝剂的 血液样本不能测定。 2 溶血样本不能用于血清LDH测定。
Γ -谷酰转移酶 Γ -GT
作用:催化谷胱甘肽的谷氨酰基转移到合适的 受体上。 分布:血清中的Γ -GT主要来自肝脏,肝中此酶 大部分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上,小部分在 肝细胞与毛细胆管的细胞膜上,另一小部 分在胞液。 病机:肝脏病变时。病灶临近的肝细胞受到刺激 或再生的肝细胞其肝细胞含Γ -GT亢进,有 胆道梗阻时更易流入血。肝癌时,癌细胞逆分化 而产生多量的Γ -GT,以及损伤肝细胞中Γ -GT 直接释放入血。
腺苷脱氨酶 ADA
作用:催化腺苷水解脱氨生成次黄嘌呤核苷。 分布:广泛分布于多数组织中,小肠粘膜、脾 最高,其次是肝、骨骼肌、肾、血清。 肝细胞内的ADA90%分布在细胞浆中, 血清中ADA实际由不同组织来源ADA 病机:肝细胞炎症坏死时ADA释放入血,急肝 时血清ADA活性恢复较GDT迟,阻黄时 血清ADA活性正常或轻度升高,肝细胞 性黄疸时ADA活性升高。 临床意义:肺结核病及肝病患者血清ADA显著升高
精品医学课件
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及治疗
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教授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意义
一 丙氨酸转移酶 ALT GPT 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
作用:催化丙氨酸于α -酮戊二酸间氨基转化反应 分布: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中,其它组织含量少,属于 高度血管特异性酶。以血清ALT的活性计算,其它 组织中ALT的相对活性:肝 2850 肾 1200 心 450 骨骼肌 300 胰 130 脾 80 肺 47 红细胞 7 病机:由于肝细胞内ALT与血清之间存在巨大浓度差,故 只要有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增 加,ALT从细胞中释放增加,血清内酶活性急骤升 高,ALT是反应肝细胞损害最灵敏指标,活性越高 说明受影响的肝细胞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