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解读
胆碱酯酶降低的意义
有机磷中毒:两种ChE活性均减低,一般以SchE活力 降低做诊断依据: 有急性接触史而无明显临床症状者,SchE常降至 正常均值的70% ; 急性轻度中毒,ChE活性在50%-70% ; 急性中度中毒ChE活力一般在30%-50% ; 急性重度中毒ChE活力一般在30%以下; 亚急性及慢性中毒,SchE可降至0,而症状体征不 明显或不严重,此时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 判断。
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
其它疾病 因ALT和AST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其 血清浓度增高还可见于肝病和心肌疾病以 外的其它疾病。如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 等骨骼肌疾病、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流感病毒感染时。 但上述疾病时转氨酶通常为轻度增高。
碱性磷酸酶测定
ALP主要分布于肝、骨、肾、小肠和胎盘中。 ALP在肝脏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血窦侧和毛 细胆管侧的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 胆汁排泄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升高时,可 诱发ALP、产生增多,因而ALP也是胆汁淤 滞的酶学指标。 ALP在骨组织中由造骨细胞产生,骨疾患 (尤新骨生成)时血ALP增高。
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见于 肝细胞损害影响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 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患 者出现严重浮肿和胸、腹水。 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 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恶 性肿瘤等。 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液。先 天性低蛋白血症较少见。
γ -GT增高意义
其它 胰腺癌、胰腺炎、前列腺癌、脂肪肝等时, 亦可有γ - GT轻度增高。
γ-GT在反映慢性肝细胞损伤及其病变活动时较转 氨酶敏感。γ-GT活性75%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 当慢性肝病有活动性病变时,诱导微粒体酶合成 增加。在急性肝炎恢复期ALT活性已正常,如发现 γ-GT活性持续升高,即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 炎即使 ALT 正常,如γ-GT 持续不降,在排除胆道 疾病情况下,提示病变仍在活动;慢性持续性肝 炎γ-GT 轻度增高;慢性活动性肝炎γ-GT 明显增 高;肝细胞严重损伤,微粒体破坏时,γ-GT合成 减少,故重症肝炎,晚期肝硬化时γ-GT反而降低。
52
100
Weeks after Exposure
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常可达参考 值上限的20 - 50倍以上(甚至达100倍),但以ALT升高 更明显,ALT/ AST﹥1。通常在肝炎病毒感染后1一2 周转氨酶达高峰,3一5周逐渐下降,ALT/AST比值恢 复正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ALT和AST仍不能 恢复正常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肝炎转为慢性。 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即表现出AST升高比ALT升 高更明显,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有线粒体损伤);急性 重症肝炎病情恶化时,可出现黄疸加重胆红素明显升 高,但转氨酶却减低,即“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 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胆碱酯酶测定
胆碱酯酶(ChE)分为两类 乙酰胆碱酯酶( AchE,),主要分布于红 细胞和脑灰质中; 酰基胆碱酰基水解酶( SchE,),主要分 布于肝、脑白质和血清中。
胆碱酯酶测定
参考值 SchE比色法为30000一80000u/L;连续 监测法为620一1370u/L. AchE比色法为80 000一120 000 u/L。 ChE参考值范围较大,但个体参考值较 恒定。
黄疸的鉴别诊断表
阻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肝癌
ALP BIL ALT
+++ +++ +
正常或+ ++ +++
正常 +--++ 正常
+++ +或正常 +
碱性磷酸酶测定
骨骼疾病 变形性骨炎、骨软化症、成骨不全、 骨肉瘤、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等, ALP升高。 佝偻病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ALP升高。 妊娠后期及儿童生长期,ALP也增高。
碱性磷酸酶测定
参考值 成人:40--110u/L; 儿童:<350u/L
碱性磷酸酶测定
临床意义 肝胆疾病 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ALP明显升 高,且ALP升高与胆红素升高平行; 肝炎等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ALP仅 轻度升高。
碱性磷酸酶测定
临床意义 ALP与ALT及胆红素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的 鉴别诊断
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
慢性病毒性肝炎 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ALT/AST ﹥1; AST升高较ALT明显,则提示慢性肝炎可 能转为活动期。
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
非病毒性肝病 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癌等非病毒性肝 病时,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ALT/AST﹤1。 酒精性肝病时因酒精有线粒体毒性使线粒 体破坏及酒精能抑制吡哆醛活性,使AST升 高明显,ALT可能正常。
γ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主要分布于肾、肝、胰腺,存在于细胞膜 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肽代谢。 血清中γ -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肝脏 中的 γ -G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毛细胆管 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肝内γ -GT合成 增多或胆管系统病变胆汁排泄受阻时,均 可引起血清γ -GT增高。
γ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肝脏的代谢功能
肝脏能使血糖保持恒定。餐后血糖浓度升高 (﹥8.2mmol/L)时,肝细胞迅速摄取葡萄糖, 并将其合成为肝糖原储存起来;空腹时,血糖 浓度降低(﹤3.9 mmol/L)时,肝糖原迅速分 解生成葡萄糖补充血糖,肝脏还能将非糖物质 转化为糖原或葡萄糖,参与血糖调节。
肝脏的代谢功能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ith Recovery
Typical Serologic Course
Symptoms HBeAg anti-HBe
Total anti-HBc
Titre
HBsAg IgM anti-HBc anti-HBs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正常参考值范围: 总蛋白 60--82g/L 白蛋白 35---55g/L 球蛋白 20--30g/L, A/G 1.5—2.5:1
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 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 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 增加,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严 重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肾上腺 皮质功能减退等。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 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脏分泌的胆汁 促进脂肪乳化及脂类的消化吸收,利用脂肪酸、 糖及某些氨基酸合成脂肪、胆固醇及磷脂; 肝脏在维生素及激素的代谢中也起重要作用; 参与胆红素、铁、铜及其它金属的代谢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血清酶检测(ALT、AST、ALP、ChE、GGT)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胆红素代谢检查 尿内胆红素、尿胆原检查 血氨检测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甲胎蛋白测定
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
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见于 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 剂; 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胆碱酯酶降低的意义
肝实质损害: 肝脏具有合成胆碱脂酶的功能。 肝实质性损伤时,ChE合成减低; 当肝功能恢复后,ChE合成亦随之逐渐 转为正常。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 肿等肝功能不全时,ChE明显减低。
胆碱酯酶降低的意义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性贫血、进行 性播散性硬化症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 ChE减低。
转氨酶测定 (ALT、AST)
参考值:连续监测法: ALT 5-40U/L AST8-40U/L ALT/AST≦1
Transaminases
Mild elevations – more to come Marked elevations
Acute
toxic injury- ie tylenol, ischemia Acute viral disease Alcoholic hepatitis
参考值<50U/L
γ -GT增高意义
胆道阻塞性疾病 胆汁淤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 炎等)、肝癌(肝内阻塞),诱发肝细胞生成 γ -GT增多,同时癌细胞也会合成γ -GT, γ - GT明显增高,并且γ - GT增高与ALP, BIL, 5-核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增高相平 行。
γ -GT增高意义
血清酶检测
转氨酶测定 (ALT、AST) 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γ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γ -GT或GGT) 胆碱酯酶测定(ChE)
转氨酶测定 (ALT、AST)
ALT和AST均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 时它们的血清含量很低,当肝细胞等损伤时, 它们的血清浓度会发生变化。 在轻、中度肝损伤时,由于肝细胞膜通透性增 高,胞浆内的ALT和AST释放入血,导致血液 中ALT和AST升高,此时以ALT升高为明显, ALT升高远大于AST升高; 当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受损,可导致线 粒体内的酶被释放入血,此时以AST升高更明 显,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
肝功能异常解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消化内科 谢春娥
前 言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