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及皮疹起病。可伴咽痛、轻咳和流涕。浅 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伴轻度触痛。皮疹于发 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 面部及躯干部位。 • 预防:同其它呼吸道传染病一样,做到 患者隔离治疗,易感人群注射风疹疫苗, 无条件可口服抗病毒冲剂。环境进行紫外 线或消毒剂消毒。
2021
• 六、猩红热 •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
2021
• 预防: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症 状的延长到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儿隔 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到公共场 所,无并发症的患儿应在家中隔离。未患 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疫苗。年幼体 弱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天内注射人血丙 种球蛋白。
2021
• 五、风疹 •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在儿童,病 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
2021
•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分为前驱期和
出疹期,发病较急,前驱期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 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 持续1—2天进入皮疹期。皮疹初为红斑疹,数小时 后变为深红色的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 疱疹直径3—5mm,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瘙痒。 1—2天后疱疹从中间开始结痂,数日后脱落,一般 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 部,四肢远端较少。
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 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至40摄氏度。一侧腮 腺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以耳垂为中心, 向前后下发展,疼痛明显。腮腺肿大2—3天 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2021
• 预防:患者应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众集会。易感人群 可服用抗病毒冲剂进行预防,应用疫苗对 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
• 流行病学依据: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
肤粘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 出体外,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 (患水痘学生应在结痂脱落后才返校上课)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 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患病学生 较集中时可采取该班级停课)
2021
• 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流行病学依据:
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 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行情况: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 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2021
•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部分病例有
2021
•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 儿童患者全身症状较轻,成人及婴儿病情 较重。重症水痘可发生水痘肺炎,水痘脑 炎,水痘肝炎,间质香心肌炎及肾炎。
2021
• 预防:一般水痘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 水痘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注意通风换气, 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消毒病人呼吸道 分泌物和污染物品,托儿机构应紫外线消 毒。接种水痘疫苗,效果可持续10年以上。 肌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接触 后12小时内使用有效。
2021
• 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较强, 多发生于冬季。 流行病学依据:
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 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对变 异后的病毒无效。
2021
• 临床表现: 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 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 流行病学依据: •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带菌者。 •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 伤口传播。 •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2021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通常2—3天,典型病例起病急,发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2021
• 此次培训主要就几种较常见的传染病的 防治知识进行讲解,目的不在于诊断疾病, 而在于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异常,第一时 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021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
病,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 生,以冬春季节多见。
2021
2021
• 四、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多。 流行病学依据: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 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 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 力。
2021
潜伏期1—3天,症状通常较普通感冒重, 主要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战、头痛、肌 痛、全身不适,干咳。少数病例可有腹泻 水样便。年幼及老年患者,病情可更重, 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血 痰,呼吸急促,紫绀等。
2021
• 预防: 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 老年、儿童、免疫受抑制者是流感疫苗最 适合的接种对象。在流感流行季节,应尽 可能隔离患者,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众 集会。对易感人群及尚未发病者预防服药。
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 流行病学依据: • 传染源:病人为传染源,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
含有大量病毒,出诊前后传染性最强。 •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 • 人群易感性:幼龄儿童多见,在易感人群较集中、
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有较持久 地免疫力。以低热、全身不适
• 临床症状: 潜伏期约10天,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
病急,主要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 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等症状。 发热后3—4天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 腹及四肢,2—5日出齐。皮疹初为红色斑 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疹间皮肤正常。出疹后3—5天,发热开始 减退,皮疹按出疹先后消退,留浅褐色色 素斑,伴糠麸样脱屑,持续约1—2周。无 并发症者病程10—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