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应该怎么学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欣赏)
逛步行街,重要在一个“逛”字。
所谓“逛”,就是白相,就是看,就是欣赏。
我们可以到街上看看广告牌,上电梯的时候看看广告……但在语文的步行街上,最要逛的是书店,而且是精品书店。
我要说的是,
要引导我们的孩子,要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去读书,读好书。
我们要读书,但是不能拿到书就读。
什么是真正的书?英国哲学
家培根在他的《论学习》里面提过,他是这样说的:有些书只要尝
一尝,另外一些可以吞下,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书是需要咀嚼和消
化的。
他接着说:尝一尝的书只需要读它的章节。
另外一些你可以读,但是不要太认真。
他说极少数的一部分书,需要这样去读。
他讲了
三个条件。
第一,要readwholly,就是要通读。
就是要从第一个字读到最
后一个字,通读,完整地读。
这个条件非常重要。
我们在读一部好
的作品的时候,不能说我们跳着读吧,读三、五段。
不行,必须从
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
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是值得你读的,这篇
文章是值得读的,请你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这就叫通读。
第二,要苦读,要勤奋地读——readwithdiligence。
凡是好的书,都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都是磨脑子的书,需要你花费脑筋
去啃去思考。
第三,还要细读——readwithattention。
凡是好的书好的文章,都是有几层意思的。
我们粗粗看去只有一层,但是只有你潜心思索,才能读到字里行间的意思。
学好语文就是让你欣赏到妙,学会欣赏到语言之妙、文章之妙、哲理之妙。
要欣赏这种妙,我们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
孩子们,
这次的阅读练习一共四道题,大家赶紧做一下,我来看大家做得好
不好。
每次为了把这四道题做好,我才来读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四
道题,我不读这个文章。
这就不对了。
应该是先有好文章,读,消化,感动,然后答。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采购)
在步行街上逛,欣赏是第一位的。
要抱着一颗单纯的、敏感的心,去接触语言文字中的瑰宝,去欣赏。
但是仅仅如此是学不好语文的。
就像我们去逛步行街一样,看了一圈,这也不错,那也不错,最后回来一团缤纷杂乱的印象,但是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发生,空手而归,这是一个遗憾,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看到好的语句,一定要把它出手采购下来。
01约取而实得
怎么采购呢?我们看一个古人的例子。
清代作家梁章钜有篇散文《强记法》,其文章大意是,山东历城人叶奕绳,人家都夸他记性好,强记。
他曾经自我介绍,说我有什么强记的办法呢?其实我小时
候很笨,每次读一本书,遇到我喜欢的内容,我就用小纸片把它抄
下来。
抄完了以后,我就读它个十来遍,然后把它贴到墙上。
每天
要抄十几段,最少也抄六七段,书合上以后就到墙上,看自己贴上
去的小纸条,每天要看三到五遍。
要读到什么程度呢?精熟。
精就是懂得这个小纸条的意思,熟就
是熟记在心,一个字都忘不掉。
如果这一面墙小纸条都贴满了,这时候才把第一天所贴的收起来。
这样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一年之中,大概能记得一千段左右的文字;这样辛苦几年以后,肚子里面那个书箱,渐渐地快堆满了。
看看
那些读书只求贪多的人,一本又一本,匆匆读过,隔了几天以后,
那些读过的书,又从他肚子里面跑掉了,不如我读得少但是收获得
实在。
02做个文抄公
我想这句话切中肯綮。
我建议家长们给孩子买本笔记本,不仅解决他内容的问题,还解决他写字好不好的问题。
给孩子个20分钟,定定神,凝神屏气,抄这个100字。
但是这100字请你屏气凝神,工工整整,用心地把它抄下来,我们经常是
等到孩子字差了,再叫他练字,不行,来不及的,要培养他从容不
迫地写字,写自己喜欢的字,要培养他珍惜自己写下的内容的这种
感情。
当一个孩子在乎自己的字,在乎自己送上去的东西是不是干
净漂亮的时候,他已经对文字发生了感情。
我们不叫他写字,他也
知道写字是好事,写字是体面的事了。
学生写作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最低级的问题是没有话可说,因为他肚子里空空如也。
高级的问题是这样的,这个孩子抄了一个本子
以后,他觉得对任何事情他都想说两句,这儿引用点儿,那儿引用
点儿,因此他的文章里面到处都是古人的意见,别人的意见。
时间
长了这个孩子会觉得很苦恼,为什么我的作文里都是别人的话?为什
么糅不进我的意思?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先学会抄的努力和说别人话的
痛苦,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话。
当然,对于记录什么样的语言,要让自己去自由地阅读,别怕自己的鉴赏力低,没关系,要找那个自然打动你的,从心灵里面打动
你的句子,不是因为老师叫我们把第二段抄下来,所以这一段是好
字好句。
要自己去感受。
如果坚持读书你就会发现,你的眼光会变化。
你会对原来抄的这100字不满意,觉得这个好像不是太好。
当
你的眼光发生变化的时候,你抄写的100字也在发生变化。
虽然数
量是100字,但是你抄的内容越来越精。
你的眼光提高了,你的鉴
赏能力提高了,眼高才能手高。
所以,我要说的是,逛步行街要采购。
要让采购成为一种习惯,要让摘抄成为一种习惯,要让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参与)
我想说的第三点是,在步行街上也会有很多活动,什么业余歌手、投篮比赛。
在语文的步行街上也有很多活动:听说读写。
今天我们
校园招聘校广播台主持人,这就是语文的活动。
马上“五四”了,
我们要搞“五四”朗诵大比赛,语文活动。
我们搞戏剧节,语文活动。
让我们的孩子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书本,要在实践中运用我们
的语文。
1.朗读
高中一篇课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怀念他的一位国文老师而作的,这个老师是徐锦澄先生。
课文片段如下:
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
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
的意义好象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象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
义的一半了。
朗读就是鉴赏。
当一个孩子能够字正腔圆、神完气足地把一篇陌生的文章读给你听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讲太多了。
如果他读得结
结巴巴、磕磕绊绊,先别给他讲,先让他读好。
2.对对子
对对子有很多好处。
当年陈寅恪先生给清华大学出大学入学试题,其中就有一道对联题。
上联是:孙行者。
而且为这个对子,写了很
长的信给他们系主任。
系主任叫刘叔雅,这一封长信《与刘叔雅论
国文试题书》,其中提到了对子测试有四点好处。
能不能知道字有
虚实,能不能分别平仄声,还能知道你读书多少,还能知道你思想
有无条理。
所以简单的“孙行者”三个字,就有这么多的考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