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分类练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类。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

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译文:(2)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解析:(1)“楚俗信巫不信医”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自三代以来为然”是“为”表判断的判断句。

(2)“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是用“……也”表判断的判断句。

参考答案:(1)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

(2)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

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

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

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

(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翻译成“被”的意思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译文:(2)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译文:(3)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译文:解析:(1)句中的“见……于”表被动。

(2)“前见贤而后获罪者”中的“见”表被动。

(3)“故有爱于主”中的“于”表被动,“见憎于主”中的“见……于”表被动。

参考答案:(1)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

(2)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贤能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3)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

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

[参考译文]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

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

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诈称君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

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

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

卫君说:“这个人曾经诈称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

”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贤能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

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

因此,劝谏游说的人,不能不察看君主的爱憎态度之后再游说他。

(三)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前置的宾语到动词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唐主立齐王景遂为皇太弟。

徙燕王景达为齐王,领诸道兵马元帅。

景遂尝与宫僚燕集,赞善大夫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玉杯,弗之顾。

易怒曰:“殿下重宝而轻士。

”取玉杯抵地碎之,众皆失色。

景遂敛容谢之,待易益厚。

景遂尝与宫僚燕集,赞善大夫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玉杯,弗之顾。

译文:解析:“弗之顾”是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正确的语序应为“弗顾之”。

参考答案:李景遂曾和宫中僚属聚会,赞善大夫张易有所劝谏,而李景遂正和客人们传看赏玩玉杯,不回头理会他。

[参考译文]南唐主立齐王李景遂为皇太弟。

改封燕王李景达为齐王,统领诸道兵马元帅。

李景遂曾和宫中僚属聚会,赞善大夫张易有所劝谏,而李景遂正和客人们传看赏玩玉杯,不回头理会他。

张易愤怒地说:“殿下看重宝物而轻视士人!”抓过玉杯来摔在地上砸碎了,众人都大惊失色。

而李景遂收起笑容向张易道歉,从此对张易更加重视。

四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译文:(2)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译文:(3)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译文:解析:(1)该句省略了主语“仲长统”,“游学”后省略介词“于”以及省略了“与(之)交友者多异之”的“之”。

(2)句中“干善待遇(之),(高干)访(之)以当时之事”省略了宾语、主语及动词宾语。

(3)“每州郡命召(之),(仲长统)辄称疾不就”省略了宾语及主语。

参考答案:(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2)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时势。

(3)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

[参考译文]仲长统字公理,是山阳高平人。

年少时爱好学习,广博涉猎书籍,擅长言辞。

20多岁时,(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高干)向来喜欢名士,招揽四方游士,四方游士多归附于他。

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时势。

仲长统对高干说:“你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做大事的才干,喜欢招揽士人却不善于选择人才,这就是您要十分戒备的事情。

”高干向来自视甚高,没有采纳他说的话,仲长统于是离开了高干。

没过多久,高干因为并州叛乱,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并州、冀州的士人因此都认为仲长统奇异。

仲长统生性洒脱,敢于直言,不拘小节,不大说话,与常人不同,因此当时有人称他为“狂生”。

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

常常认为凡是追求帝王业绩,想以此来立身扬名的人,他们的名声不可能长久存在,人的一生容易消亡,悠然自得,与世俗沉浮,可以自娱,想选择清静空旷的地方居住来使自己感到快乐。

(五)定语后置句——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