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练习题(4)1.第1题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A.农民起义传说B.起义英雄传说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2.第2题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答案:B3.第3题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造人。
A.泥土B.树木C.空气D.血液答案:A4.第4题盘古神话是一个()母题。
A.太极图B.人鱼互生C.宇宙卵D.世界末日答案:A5.第5题水浒故事在()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A.明末清初B.唐初C.魏晋南北朝D.宋末元初答案:D7.第23题民间文学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的语气语调是()。
A.低沉的语调B.高而平静的语调C.强音、假嗓D.最后几个音加快答案:C8.第24题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
A.LiteratureB.AnthropologyC.HistoryD.Folklore答案:D9.第25题“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
A.《蛇郎》B.《灰姑娘》C.《一千零一夜》D.《田螺姑娘》答案:C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A.鬼话B.仙话C.神话D.道教故事答案:B11.第35题在中国神话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A.女娲神话B.盘古神话C.洪水神话D.射日神话答案:D12.第40题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
A.专项调查B.专题调查C.专访调查D.随机调查答案:B13.第44题机智人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很发达,汉族以()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广。
A.徐文长B.陈梦吉C.庞振坤D.杜老幺答案:A“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体现的是民间文艺的()的审美特征。
A.文本形态的多元性B.天籁之音的率真性C.缘事而发的原生性D.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答案:C15.第46题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
A.皮影戏B.秧歌戏C.花灯戏D.采茶戏答案:A16.第9题鲁迅说,(),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绞死它。
A.歌B.诗C.词D.画E.曲答案:A,B,C,E17.第10题唱故事中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并具有一定音乐性的称为韵诵体,如()。
A.山东快书B.金钱板C.弹词D.天津快板E.渔鼓答案:A,B,D18.第11题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
A.讲瞎话B.讲经C.摆龙门阵D.说白话E.讲古答案:A,B,C,D,E19.第12题民间故事在反映生活的本质时,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因而其内容具有广泛的()。
A.概括性B.写实性C.象征性D.虚幻性E.时代性答案:A,C20.第13题关于农业种子的来历,中国各民族流传的神话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
A.神赐说B.窃取说C.尸体化生说D.洪水灾难说E.大禹发明说答案:A,B,C21.第27题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和表演形式的差异,相声可以分为()等种类。
A.单口B.对口C.群活D.群口E.垫话答案:A,B,C23.第29题属于长江流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A.吴歌B.梁祝传说C.白蛇传传说D.孟姜女传说E.江南丝竹答案:A,B,C,E24.第30题以超人的神佛仙道为重要角色介入人间生活而构成的故事,有()。
A.求好运B.请穷神C.灰姑娘D.烂柯山E.渔人遇仙答案:A,B,D,E25.第32题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中著名的歌墟有()。
A.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B.瑶族的“盘王节”C.仫佬族的“走坡”D.春节E.彝族的“跳弓节”答案:A,B,C,E26.第36题民间小戏中的“二小”指的是()。
A.小生B.小旦C.小净D.小末E.小丑答案:B,C27.第47题属于生活谚语的有()。
A.烧火要空心,为人要真心B.穷人的汗,富人的饭C.酒多人癫,书多人贤D.树大分丫,儿大分家E.月亮打伞,晒破石板答案:A,C,D28.第48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言小说粗具规模,分为(),合称为笔记小说。
A.笑话专集B.志怪小说C.民间传说D.短篇小说E.轶事小说答案:B,E29.第49题歌谣按照歌唱者职业与生活内容可分为:()。
A.山歌B.革命歌谣C.渔歌D.樵歌E.采茶歌答案:A,C,D,E30.第50题包袱的组成过程有()。
A.铺B.系C.解D.结E.抖答案:B,C,D,E31.第1题古代希腊神话中执掌宇宙大秩序的众神之王是。
答案:宙斯32.第8题民间的狂欢节文化与“长工斗地主”故事的“嘴会转”、“铁算盘”之类的母题,相对于社会生活现实,其实是民众在文本中建构出来的想象的“”。
答案:颠倒的世界33.第16题是相声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
答案:包袱34.第17题以顾颉刚、杨宽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他们提出了层累的历史观和民族的神话史观,对中国古典神话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神话人物进行扎实细致的考证和辨析,因而形成了著名的神话学派。
答案:古史辨派35.第18题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答案:通俗文学36.第19题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分野,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之别。
答案:俗、雅37.第20题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前方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
答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38.第21题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了汉代一件,说明我国的民间说唱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答案:说书俑39.第22题《江格尔》是流传在我国民族的英雄史诗。
答案:蒙古40.第37题史事传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答案:历史事件的全过程41.第38题“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河水淘沙渐渐深。
”这首民歌非常贴切地表述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答案:一人传三三传九42.第39题包袱是相声特有的艺术手段,由、解、结、抖等过程组成。
答案:系43.第41题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同一首歌谣,同一首故事,表述的语言千差万别,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特征。
答案:变异性44.第42题“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力作”指的是《》一书。
答案:中国民间故事类型45.第43题“全部世界(在崇高的声调中)的叙述叫做史诗,私人世界在私人声调中的叙述叫。
”(沃尔夫冈.凯塞尔)答案:长篇小说46.第14题采茶戏答案:主要流传地是江西和两广(广东、广西)。
它是歌舞性很浓的民间小戏,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主要是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的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表演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伴随着有趣的舞蹈动作,小丑要走“矮子步”,小旦要表演“扇子花”,增加了视觉艺术成分。
代表性的剧目有《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等。
47.第15题语境答案:“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于此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48.第31题生活故事答案: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50.第34题史诗答案: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51.第51题史事传说答案: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
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这类传说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人物传说重在记人。
52.第52题口头性答案: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53.第53题在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日益普遍的情况下,民间文艺将不再具有原有的审美功能了。
答案:错。
民间文艺之所以千百年来久传不衰,根源在于民间文艺具有其他艺术样式不可替代的审美功能。
民间文艺与民众生活更直接地融为一体,人们可以通过十分便捷的方式,借助民间文艺的演述,实现情感的宣泄和情绪的表达,展示人的成就感和自尊心理,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社会道德习惯,给生活增添乐趣,变得“富有意味”。
有些少年儿童非要听完故事才能入睡;有些歌手不唱歌就孤寂寡欢,闷闷不乐。
假设没有民间故事,人类童年的生活就会失去想象的翅膀,人生的历程就会缺少乐趣。
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日益普遍的情况下,很多民间传统艺术面临生存危机,甚至逐渐消失。
但是,现代科技带来了民族民间文化载体的更新,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激活族群记忆,加强文化认同。
民间艺术固有的愉悦身心、宣泄情感、传承文化的功能,并不见得一定因为现代电子传媒的普及而失落,有时是恰恰相反,电子载体拓宽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途径,提高了传播的效果,促使地方民族文化在现代转型中走向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