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901主观题汇总】民间文学概论 (广东)
【1901主观题汇总】民间文学概论 (广东)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1.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含义及其表现【1501】☆☆☆
2.口头程式理论的理论内容及影响【1701】☆☆☆☆
3.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形成原因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1507】☆☆☆☆☆
4.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影响【1601】☆☆☆
5.民间文学个体传承人的特征【1507】☆☆☆
3.神话的文化史价值的体现【1601】☆☆☆
第 一 节
神
话
名词解释:神话【1707】☆☆
的 界
神话 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现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
定 与
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分
类
第 二 节中Fra bibliotek第 三 章
国 神
宇宙 名词解释:宇宙起源神话【1501】☆
话 起源 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
第 四 节
简述民间文学个体传承人的特征【1507】☆☆☆ 个体
(1)民间文学传承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
传
传承 (2)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承 人的
性
(3)有固定的传承渊源。 特征
(4)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
第三章 神话
1.名词解释:神话【1707】☆☆
2.名词解释:宇宙起源神话【1501】☆☆
的
神
基 神话 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
话
本
内
容
第
神话的文化史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601】☆☆☆
三
节
(1)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
神
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以及其他情况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
话 的 价
文化 (2)神话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解释,展示了远古先民对于自
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
变异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对民间文学有哪些影响?【1601】☆☆☆ 性对
(1)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获得 民间
充沛的生命力。 文学
(2)由于遗忘和误传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 有的
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 影响
简述口头程式理论,分析其理论内容及影响【1701】☆☆☆☆
口头 (1)口头程式理论是帕里一洛德提出的。
程式 (2)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 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
理论 (3)在口头史诗中,学习通过口头——听觉来完成,作品在口头现场创编中完成,并通
史价 然规律的探索成果。
值 值的
及 其 研
(3)神话作为人类最早最有影响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自然、生命与自 体现
民 间 文 学 概 论
说明
1、主观题汇总主要来源于历年真题。以教材章节逻辑进行梳理,真题中未曾考过的章、节不做赘述:例第一 章、第二章第一节,在历年真题中未曾考过,则此资料中不包含该部分试题。 2、试题后的四位数字代表该试题出现的年份和考期,例:【1804】表示该题在 2018 年 4 月的自学考试中考 察过。
第
试析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含义及其表现【1501】☆☆☆
二
(1)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
章
民 间 文 学
第 二 节
口头 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性的 (2)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不需要文字作中介,更不需要造纸、印刷等技术媒介
的内 过口头—听觉渠道即时完成传播,这几个方面是彼此交融的,构成了同一过程的不同侧
容及 面。
影响
(4)从这个意义上说.歌手同时是表演者、创作者和诗人,是一身而兼数职的,由此还 形成了高度程式化的艺术传统。
(5)口头程式奠定了口头传统的基础,影响了以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
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试问文学变异性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507】☆☆☆☆☆
民间文学是活的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
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
变异
又继续处于变化状态,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即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性的
(1)民间文学变异性形成的原因有:
形成
①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
第 三
原因 ②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是促使变异的外在因素。
及影
节
(2)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变
响 ①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
异
性
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获得充沛的生命力。
②可能是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民间文学【150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内容【1507】☆☆☆
3.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包括的内容【1601】☆☆☆ 第 一 节
民
间
文
名词解释:民间文学【1507】☆☆
学 民间
的 定 义
(1)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口头文学活动。 文学
口
含义 来传播,广大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没有过多条件限
的 基
头 性
及其 制。
本 特 征
(3)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诉诸于口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声绘 表现
色地表现出来,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地双向交流,整个创作与传承活动充满了生活意
蕴。
(4)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在口头程式理论和表演理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讨论。
(2)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与
范
围
第
一
章
第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方面?
绪 论
二 节
【1507】☆☆☆ 非物
(1)口头文学和语言。
中 国 民 间
质文 化遗 产
(2)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
文
(4)传统手工艺。
学 的
(5)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发 原始
生
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601】☆☆☆
与 形态
发 展
(1)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 的
(2)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
民间
(3)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