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区位商分析
基于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区位商分析
区位商
0. 82
2. 40
0. 89
3. 32
0. 38
注: 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 ( 2018) 以及青海统计年鉴 ( 2018) 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从表 3 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和由其带动的住宿餐 饮行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但传统服务业如运输邮政业区位商行业都 不足 1。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旅游业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 带动了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
青海 2494. 29 244. 47 9. 80 1845. 78 74. 21 406. 93 16. 31 1245. 12 49. 91 0. 05 0. 01
区位商
1. 17
0. 96
2. 04
0. 89
0. 04
注: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 2018) 和青海省统计年鉴 ( 2018) 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 %)
卫生服务救助
产值
比例 ( %)
全国 427031. 5 37360. 4 8. 77 8. 56 41307 9. 67 2660889. 7 62. 31
青海 1224. 01 167. 60 7. 14 49. 96 4. 08 216. 29 7. 67 382 31. 20 29619. 1 24. 19
较劣势; 当 LQ > 1 时,表明产业部门具有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超过 全国水平; 如果 LQ = 1 时,说明研究的产业处于全国总体水平。[1]
二、青海省三大产业区位商的分析与计算
表 1 青海 2017 年农业内部结构区位商
农林牧渔 ( 总值 / 亿元)
农业( 种植业)
产值
比例 ( %)
林业 比例
有色资源大省。因 此,有 必 要 加 深 对 青 海 省 有 色 金 属 工 业 的 认 识,
进一步推动青海省有色金属工业的调整。
表 3 青海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表
工业各产业 ( 总值 / 亿元)
交通运输、 住宿与餐饮业
仓储与邮政业
比例
比例
产值
产值
( %)
( %)
教育
旅游业
比例
比例
产值
产值
( %)
采矿业
制造业
比例
比例
产值 ( %)
产值
( %)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开采辅助活动
比例
比例
比例
产值 ( % ) 产值 ( % ) 产值 ( % )
全国 1121910 93681 8. 35 863143 76. 94 213943. 56 33. 27 630181. 3 56. 17 2553. 60 0. 23
参考文献: [1] 刘全文,杨杰: 基于区位商理论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区位商
1. 16
0. 75
2. 58
12. 27
注: 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 ( 2018 ) 、青海省统计年鉴 ( 2018 )
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从表 1 可以看出,青海省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
均大于 1,其中,畜牧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
因为,青海省是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省围栏游乐场面积 1227. 2 万
关键词: 区位商;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一、区位商介绍
区位商 ( Location Quotient,即 LQ) 方法最早是由哈盖特 ( P.
Haggett) 提出的。该方法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于衡量
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规模水平。它是指全国该部门
的产值与全国总产值得的比率,以及一个地区某个部门的产值与该
地区的总产值的比率,其公式为
∑ Lij / Lij
∑ ∑∑ LQj =
j
Lij /
Lij
i
i
j
其中,LQij 为第 i 个地区第 j 个产业部门的区位商,Lij 为第 i 个地
区第 j 个产业部门的产业总值。区位商可以做为衡量某一区域工业部
门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指标。如果 LQ < 1 时,说明研究产业具有比
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 54. 8% ,所以畜牧业就成了青海省国民经济的重
要支柱。此外,该省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得到
很好利用,形成了一些可用于发展渔业的大型水库。从而使得水资源得 到良好的开发利用,使青海省渔业发展成为其优势产业。[2]
表 2 青海省工业内部结构区位商
工业各产业 ( 总值 / 亿元)
三、总结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青海省是一个资源大省,已探明矿产资源 125 种,其中,54 种 储量居全国前十位。[3] 通过对三大产业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出,青 海省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 所创造的国民 经 济 总 值 对 青 海 省 经 济 的 贡 献 率 可 以 忽 略 不 计, 第 二、三大产 业 发 挥 了 主 导 作 用。 所 以, 要 保 持 青 海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就需要保证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大力拉动青海省经济的发展。
基于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区位商分析
行军霞 姚红义
(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坐落于祖国的西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祥地,全省面积约 72. 1 万平方 公里,除西宁市与海东市之外,全省其他地区的平均海拔均为 3000 多米,青海省发展相对落后与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地理条件也 是分不开的。近年来,青海省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区位商的计算方法,对青海 省三大产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产值 ( %)
牧业
产值
比例 ( %)
渔业
产值
比例 ( %)
全国 109331. 70 58059. 80 53. 10 4980. 60 4. 56 29361. 20 26. 86 11577. 10 10. 59
青海 264. 10 162. 39 61. 49 9. 04 3. 42 182. 98 69. 28 3. 44 1. 30
表 2 显示,采矿业、建筑业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计算,目前,
盐湖化工 ( 1. 84) 、有色金属 ( 2. 73) 、生物产业 ( 1. 21) 等行业均
属于优势产业。有色金属仍属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与此
同时,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起来的盐湖化工业也初见成效。青海省有
大量的碘矿、锂矿、铟矿、锶矿、溴矿、镁矿、镁烟矿等资源,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