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设备

核电设备


20
四.主要核电设备结构特点
1 压水堆核电站流程示意图 2 三环路核蒸汽供应系统流程图 3 反应堆压力容器 4 蒸汽发生器 5 主泵 6 主泵轴封 7 稳压器 8 堆内构件 9 控制棒驱动机构 10 主管道
21
11 安全壳喷淋热交换器 12 水泵机组 13 上充泵 14 主蒸汽隔离阀 15 安全阀 16 汽水分离再热器 17 除氧器 18 凝汽器 19 高压加热器
RCC-P RCC-M RCC-E 关于安全和抗震分级 关于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分级 关于电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分级
10
3.安全分级
(1)机械设备的安全分级 ①承压机械设备-构成压力边界和执行安全功能 的流体系统的机械设备 -安全1级 -安全2级 -安全3级 -非安全级(NC) ②非承压机械设备 若是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其安全等级列为LS级
6
⑥起吊运输设备: 环吊、380/65/5t龙门吊、设备闸门起吊装置、电 梯、乏燃料容器吊、人桥吊、辅助吊、40t以下 小吊车(410台)等。 ⑦材料(管子及管件) ⑧其他 螺栓拉伸机、电锅炉等
7
3.常规岛部分
(1)热机 汽轮机及其配套设备,发电机及其配套设备,汽 水分离再热器,高加,低加,凝汽器,除氧器, 除氧器给水箱,给水泵组,凝结水泵,冷凝给 水泵,除氧器循环泵,真空泵,水-水冷却器, 蒸汽转换器,海水升压泵,滤水器,循环水二 次滤网,起重机,储气罐及电梯等。 (2)化水 主要包括: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化学添加剂注入 系统,水汽取样监测系统等设备。 (3)暖通 主要包括:风机、风阀,散热器,水箱,冷水机 组等
4
②核燃料运输系统设备有: 装卸料机、燃料转运装置、在、离线啜吸装置、 人桥吊、辅助吊、新燃料升降机、新燃料检查 装置、乏燃料检查装置、新燃料格架、乏燃料 格架、破损燃料组件储存小室、乏燃料组件抓 具、水下照明装置等。 ③供电系统及设备: 干式变压器、开关柜、断路器柜、熔断器、接触 器柜、电压互感器柜、配电柜、配电和仪控柜、 蓄电池充电器、逆变器、调压变压器、电气贯 穿件、应急柴油发电机、K1、K3电缆等。
11
(2)电气设备的安全分级 若电气设备和部件涉及安全功能和事故后保护公 众的系统,则定为IE级。 未列入IE级的设备用NC表示 四种电气设备鉴定程序 -标准鉴定程序 -K3鉴定程序 -K2鉴定程序 -K1鉴定程序
12
4.抗震分级
(1)所有与安全有关的机械和电气设备,包括 安全1、2、3级和LS级机械设备及IE级电气设 备都有抗震要求,定为抗震1类设备 (2)部分设备和部件虽无核安全要求,但按其 重要性必须验证其抗震能力的也可定为抗震1 类 (3)抗震1类的机械设备和部件分三类: -1I类:在安全停堆地震(SSE)下必须保持结 构完整性和密闭性 -1F类:在安全停堆地震(SSE)下要求保持功 能的专设安全设施及其支承系统的非能动部件 -1A类:在安全停堆地震下要求完成动作确保事 故后安全功能的能动设备
(5)焊接装配件的对正 ①双面焊或单面全焊透的接头对正公差 -相同厚度时δ <12最大错边量为 δ /4,当 δ ≥12时则为δ /10+2最大值为8mm,对3级设 备最大值为10mm -不同厚度时,把中心线错开,内表面最大错边 按上述要求。如为纵焊缝,把薄零件置于厚零 件两个表面之间。 ②单面不焊透的焊接头 -内表最大错边量不超过δ /20+1mm,1级和2级 设备最大值为3mm,3级设备为3.75mm -外表最大错边量不超过δ
47
③管子和管道 -对于由镗过孔的管子对接焊成的构件,内表错 边量不超过δ /20+1,局部最大值为1.5mm -对焊接管的纵焊缝,内表错边量不超过1mm (δ ≤20),或δ /20(20<δ ≤40)或2mm (δ >40mm ),TIG焊时适当减小此值 (6)胀管及除应力操作 制定胀管工艺,全深度液压胀,及二次侧过度胀 消除应力 (7)表面处理 ①镀Cr ②磷化处理
2.核承压设备的范围
核安全法规HAF601《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规定》
3.核承压设备制造文件
-设备技术规格书、图纸、技术条件、订货合同、 技术协议 -规范标准:RCC-M、国标、专业标准等 -质保大纲,质保程序等 42
4.对设备制造厂的选择和要求
(1)资格证书:核承压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 质量认证等 (2)业绩、经验 (3)人员水平:人数及其组成,人员资格评定, 质量保证 (4)加工能力:制造手段及设施 (5)技术因素:标准和技术要求的程序,专利 和许可证 (6)财经因素:资金投入、年营业额 通过招标、评标,最终确定设备供应商
5
④仪控设备: 核测仪表,分析仪表,温度、湿度、流量、压差、 压力、液位等控制、测量仪表,硼伴热系统, 阀位指示器,气动调节阀,主控室,应急停堆 盘,电站计算机,启动监测及试验仪表,报警 信号处理系统,逻辑控制继电器机架,模拟机 柜,就地控制柜,接线盒,IE级记录仪,地震 仪,放射性监测仪等。 ⑤土建设备: 设备闸门、人员闸门、应急闸门、应急闸门防护 门、设备闸门生物防护门、燃料厂房翻转门、 装卸口平拉门、防火门、密闭门、屏蔽门、机 械贯穿件等。
18
③各有关专业按RCC要求编制的专用通用技术条 件。如安全壳钢衬里用6mm厚20HR钢板技术 条件,IE级电气设备抗震鉴定试验技术条件 ④根据RCC-M编制的安装技术要求
19
3.不同标准的处理情况
(1)问题的由来: -多国采购 -部分外商只能执行ASME (2)解决办法:
- RCC-M与ASME作比较,主要区别在:材料, 检验,焊接,制造,试验 -ASME+△模式
16
三.规范标准
1.采用规范标准的原则
-中国的法规、条例和规定必须遵照执行 -结合国情,参照大亚湾核电站使用的法国RCC 系列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 -适当采用中国国家标准和核工业标准
2.实际规范标准应用情况
(1)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如环 境保护法、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核安全法规和导则等。 (2)法国规范标准 ① RCC系列 RCC-P、 RCC-M、 RCC-E、 RCC-G、 RCC-I、 17 RCC-C、
13
5.设计和制造等级(RCC-M规范等级)
(1)承压设备的分级 ①按安全功能分级 -安全1级设备选用RCC-M1级 -安全2级设备选用RCC-M2级或1级 -安全3级设备选用RCC-M3级或2级 ②按运行参数的设计压力、温度、循环载荷分级 (2)承压设备支承件的分级 支承件属LS级,在RCC-M的H卷中的分为S1和S2 级,1级设备的支承件为S1级,2和3级设备的 支承件为S2级
(4)承压设备的形位公差 ①容器园筒节和锥形筒节 -椭圆度小于(D+1250)/200或D/100中的较小值 (D公称直径) -直筒段的圆心偏差:当壁厚小于10mm时,不 应超过钢板厚度5%再加3mm ②容器封头的形位公差:最大与最小的内径之差 应小于(D+1250)/200或(D+300)/100 (取两 式中较小值) ③成形或弯管后的管件公差: -椭圆度(D最大-D最小)/Do<8% -壁厚减薄不得超过※10%当弯曲半径R≥5D时 ※50D/R%当弯曲半径R≥5D时 46
核电设备介绍
1
一.核电设备概况
1.核电站的组成与设备
一座2*600MW的压水堆核电站约有290个系统, 分别归属核岛(NI)、常规岛(CI)和电站辅 助设施(BOP)。 各系统的设备约有48000多套件,其中机械设备 约6000套件,电器设备5000多套件,仪器仪表 25000余套件,总重约6.7万吨。
43
5.承压设备的制造
(1)标记 ①使用既不污染材料又不产生冷作硬化和应力集 中的方法作标记 ②禁用电弧笔,但允许电介蚀刻 ③可用墨水标戳、油漆作临时标记,但对不锈钢 要求不含污染物 (2)切割 可用剪切、氧气切割、等离子切割和惰性气体保 护电弧切割和碳弧气刨切割等方法进行
44
(3)成形和尺寸公差 ①成形包括加热、变形和成形后热处理 要制订成形工艺卡、制造工艺卡和建立相应的评 定报告以及成形后的检验报告 ②奥氏体不锈钢成形的注意点 -工具需清洗除油 -热成形应在低燃油炉、电炉或燃气炉内在中性 或氧化气氛中加热 -避免与碳钢接触 -在热弯前或弯后、热处理前应按规定洗涤除油 ③2级和3级热交换器管的弯管尺寸公差 -壁厚减薄不应大于直径最小壁厚10% -弯曲部分椭圆度不超过(d最大-d最小)/dN×100计 算值的7% 45
14
6.质量保证等级
(1)质量保证等级分为:Q1、Q2和Q3级,无质 量保证要求的为QNC级。 (2)各级要求: Q1-遵照HAF003和相应导则中的全部要求,制 定实施质保大纲,满足合同等采购文件中的质 保要求。 Q2-遵照HAF003和相应导则中的绝大部分要求, 制定和实施质保大纲程序(质保手册),并满 足合同等采购文件中的质保要求。 Q3-制定和实施质保工作程序和细则,并满足合 同等采购文件中的质保要求。
2
2.核岛设备
(1)反应堆本体及其辅助设备: 反应堆压力容器、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包括 可燃毒物、中子源、阻流塞)、堆内构件、控 制棒驱动机构 (2)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 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稳压器、卸压箱、 安全1、2级阀门
3
(3)核辅助系统和设备 ①液体系统和通风系统,包含设备的约有45个系 统,主要设备有: -容器类:约有126台,其中核级72台 -热交换器类:约92台,其中核级78台 -泵类:约196台,其中核级64台 -风机类:约179台 -冷水机组: -通风阀门:1400台 -通风过滤器:450台 -水过滤器:40台 -阀门类:约12000台
22
23
24
25
26
272829源自03132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五.核承压设备制造的特殊要求
相关主题